地方高校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与走向

时间:2022-06-25 12:21:19

地方高校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与走向

摘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地方高校肩负着发展区域公共文化的使命。大学发展的历史线索证明,在高校众多的服务职能中.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处于优先位置。地方高校需要突出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覆盖城市与乡村两个区域.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关键词:地方高校: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1)10-0026-0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执政能力的五大任务,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主要执政能力,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逐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内在包涵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中高校参与的力度较弱,迫切需要强化高校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一、地方高校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背景

公共文化是公民素养的基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公共文化发展程度决定着一个民族或地区核心竞争力大小。从其内涵来看,所谓公共文化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因而,发展公共文化水平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其他相关主体的义务,公共文化水平不仅体现了政府的管理取向与管理能力,也体现了参与者的价值取向与实施能力。当前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注重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提高社会的和谐度与幸福感。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要试图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政治方面,体现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妥善协调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维护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在人际关系上,实现全社会互帮互助、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体现在社会管理上,健全社会组织机制,社会秩序运行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而,和谐社会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而离开了公共文化发展就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谐社会也难以实现。

事实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为了全面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就业结构以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等措施。这些措施既有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也有加大反腐力度,优化政治环境,并特别关注主体因素,提升人口素质,如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提出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通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提高高等学历的人口比例,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重申了人力资源的价值与人力资源建设目标,把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作为各项工作的重心,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的文化素养是前提,关系到领导者施政的理念。涉及到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取向,也是完善教育体系,提升个人学习的自主性,进而全面提高职业伦理、提升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基础。

公共文化是政府及其相关参与者提供的公共服务,既是政府及相关参与者的职责,也是社会发展提出的内在要求。对于管理者来说.随着信息社会内涵不断丰富,传统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有的金字格式等级分明的官僚组织结构不再有效,需要富于柔性的扁平型、网络型组织结构.以及建立的网络技术基础上的虚拟的组织形式,从而在决策、控制、组织、协调等各个环节中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与此同时,管理手段也日益复杂.对管理者使用现代管理工具的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处理问题的技术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增加危机管理能力与技术.这些都向新时期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管理者不断增强学习意识,丰富文化素养,提高学习能力,合理调控工作、生活与学习时间。对于个人来说,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职业竞争不断加剧,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尤其需要每一个人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发展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不急不燥,敬业乐群,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积极投入岗位工作。这就需要提高个人的主动性,把握发展方向,正确处理个人生活与岗位工作关系、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关系以及专业知识与实践知识关系。其中,个人的文化素养至关重要,深刻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有新的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二、地方高校公共文化服务的历史线索

19世纪中期以来,基于高等教育机构所受到的经费资助及其自身资源的垄断性,高校为社会提供服务成为不证自明的真理。19世纪60年代,根据《莫里尔法案》,作为赠地学院之一的威斯康星大学注重大学为农业和工艺教育,坚持为本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1904年范・海斯校长把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发扬光大,指出大学应成为灯塔,积极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公众服务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学除了培养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之外,还应该给大众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以及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满足社会对于大学的社会需求。服务社会成为威斯康星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以威斯康星思想为代表,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开始确立并得以彰显。正如阿什比所言,威斯康星改革壮举已得到了历史证明,“这是一次正确的改革,其他国家现在已开始纷纷效仿这种美国模式。”

不过,美国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并不是仅为了获取经济报酬,如果这样,就“把社会服务职能狭隘化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是面向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要的,服务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政治、文化、教育、科技方面。”美国大学的公共服务面向群体多元,涉及到社区、州和当地政府、商业和工业界,其职能内涵也丰富多样,包括价值观推广、社会批评、解决社会问题、开展社会活动以及技术转让与项目评估等。从威斯康星大学社会服务实际行动来看,其实施的主要途径体现在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两大方面。在传播知识过程中,威斯康星大学成立了知识推广部,

设立了四个服务项目,即函授、学术讲座、辩论与公开研讨、提供一般信息服务。专家服务有两个层次:一是指大学与州政府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大学指派专家服务于州政府,提供信息服务与决策咨询:二是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把学校知名教授选作巡回教师。深入到农村、商店和工厂中进行现场指导。由此可见,从大学形成社会服务职能之日起,大学所倡导的服务理念是借助大学优势资源,为区域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提供益的帮助。面对日益多样的社会需求,大学不可能四面出击.疲于应付.选准工作重心至关重要。在帕森斯看来,“在社会组织的四种类型中,即模式维持组织、经济组织、生产组织、政治组织及整合组织中,大学是模式维持组织中的一种,以解决文化的维持和更新问题。”换言之,大学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应以公益性内容为主,以知识传播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处于优先位置。

改革开放以后,基于中世纪大学以来形成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主要职能,我国高等学校也确立了相应的职能体系。在服务职能的理论探索方面,其根据主要在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决定了高等学校应主动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现有的经济不可能大幅度提高教育经费,高等学校应在积极为社会服务中创收,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改善教职工待遇;我国高等学校具有服务社会的潜在力量。从中西大学服务社会的观念及理论基础来看,获取经济报酬成为我国高校服务社会的理论基础,这种思想在实践中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尤其是部分高校借助产学研名义,以经济收益为主导,挖掘大学的科技成果与专利技术,期望为社会提供原创性成果,服务于经济发展主战场。特别一些地方性高校刻意效仿研究型大学的做法,放弃自身的文化优势,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较弱,有偿服务思想较浓。“高校服务社会与教育教学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焦点问题和公众话语。教授亲临一线授课的正日趋减少,大批高水平的教师长期置教学而不顾,专门从事科研或科技有偿服务,教学的主力军变成了一批毕业不久的年轻人”。针对这一问题,母国光教授旗帜鲜明地提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即使是国家重点大学,也应当把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其实,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拓展与延伸,如果把产学研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主要途径,不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就严重背离了大学本质,大学也因此会迈入歧途。

面对大学服务职能的诸多争论,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利益机制驱动下,需要大学树立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以赢利为目的,着力于文化服务职能,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全社会的人文素养,始终保持着一种批判质疑的精神.不断引领社会发展。正如龚克所言.“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是真正有道德、有文化的人,在走出校园后,是能够真正引领社会文化的人,当出现道德失范的时候,不仅能洁身自守而且能够发警世之言,还能提出建设性的解决之道”。地方性高校也不例外,不过,不同类型的院校由于所处环境及办学定位,需要区分院校各自的学科专业优势与区域特点,一方面突出大学学术组织属性,将大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共同体,不能期待它回应每个人的兴趣,也不就只偏向于贫穷、犯罪、失业和城乡差距等问题的解决,虽然大学为社会提供着独具特色的服务,但是不应要求它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上。另一方面突出工作重心.发挥大学的学科专业知识优势,彰显大学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发挥区域文化知识传承与文化引领作用。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就是要以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和谐社会构建宏大主题,主动面向区域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增进人的公民意识,发展公益行为,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以及促进非物质遗产保护等。涉及到文化创作、文化传播、文化维护、文化教育等.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增强高校服务能力部分中提出,高校除了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外,还要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张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提供信息与决策咨询服务。

三、地方高校公共文化服务的走向

基于文化价值的公益性,结合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主题,地方高校文化服务的价值开始突显,服务主体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不断延伸,服务职能日益多元,推动文化服务成为高校服务职能的首要职能。

1.突出两个主体

从高校的服务职能确立之初,其服务内容主要是面向社会提供有关课程与科研资源。如美国19世纪60年代所颁布的《莫里尔法案》,要求政府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扩大高校办学自,丰富高校的课程资源,向所在社区提供适宜的大众化课程,同时把高校科技资源向引向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㈣这就决定了高校的服务职能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延伸,也就意味着教师在社会服务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技术成果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20世纪以来,伴随知识经济兴起,科技的重要性更为明显,企业对技术的依赖逐渐增强,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始形成产学研联盟,高校的科技贡献度与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高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了难以割舍的利益共同体,经济取向成为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与此同时,建立在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基础上的合作,成就了一批主要从事社会服务的教师与科研工作者,学生被排除在高校社会服务之外。

随着高校服务职能的重心发生转移,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由松散型走向紧密型,文化服务的主体不再局限在教师身上,学生成为继教师之后的主要群体。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学生的文明素养不断提高。从文明的生成与传递来看,高等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顶端.大学生所吸纳的高层次文化具有被模仿的特性,学生所具有专业素养、语言风格及文明习惯,受到大众化文化追慕,其向外的文化辐射力较强。二是学生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把先进文化渗透关系群体.扩散范围较广,公共影响力不亚于教师群体,并且由边缘群体逐渐成为文化的主要提供者。三是学生受到的世俗影响较小。学生缺乏社会团体所积累的既得利益,其生存与发展的理想性成份较浓,因而,学生不仅有较高的发展愿望,而且有较强的行为示范。这就需要高校发挥两个团队的影响力,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促使教师在公共文化教育中发挥着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公共文化教育中起着主力军作用,共同服务于地方公共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2.覆盖城乡社区

一是立足于城市社区。一座城市是其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其外在形象与职能大小标志着所在区域的发展程度,也反映了区域社会的文明进程。城市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用区域内的所有资源,调动多方积极

性参与其中。由于高校多数生存于城市,在城市文明进程中,高校以其较高素质的文化群体对城市社区发挥着示范与引领作用。鉴于当前高校与地方存在的二元管理体制,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学生发展指标上存在着不科学的方案设计与不合理的评价体系,高校仍然保持着较为封闭的性格特点,教师与学生深入社区的观念不浓,机会较少,内容单一,迫切需要高校参与到城市社区之中,针对社区的文明行为、青少年校外活动、社区居民终身教育、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特殊人员的生存与发展等提供相应文化帮助。

二是立足于农村社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有的发展模式城市化取向较浓,沿着“乡改镇”、“县改区”、“县改市”、“撤地建市”的路线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这种发展模式存在着重硬件建设和眼前利益,轻环境培育和长期发展的误区.一些地方“被城镇化”现象严重。同时,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乡村传统文化不断消解,甚至出现断裂的危险。新农村建设既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也要推进政治民主与文化进步,尤其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动员区域内人力、物力与财力,营造农村文化建设的氛围。特别是区域内的高等教育资源,一方面具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其教学的专业性、学科的广泛性、教学的自由性、研究的学术性以及实践的义务性,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高校资源介入下,通过政策宣讲、文化启蒙以及法律援助等手段,努力在干群关系、民工子女辍学、婆媳关系、邻里矛盾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重建良好的生活秩序与乡村文明。

3.拓展服务领域

高校提供文化服务需要打破单一的文化传承观,充分发挥高校现有资源的力量,体现多种文化服务职能。一是文化普及。区域高校以其多学科专业优势,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知识体系,有专科、本科与研究生不同层次,有的以理为主,有的以工见长,有的文理交融。所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在目前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存在着多学科并进的态势,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通识知识,如科学知识普及、地方文化宣传以及先进文化教育等,整体提升社区的文化水平。二是知识创新。大学以专业为基本单元,受到较为严格的科研训练,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在职称晋升以及科研激励机制导向下,依托科研平台和国家基金项目,一批骨干教师从事着基础研究,立足学术前沿,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文化知识体系。尤其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高校近年来创作了更多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相统一的精神文化产品,通过优秀的文化产品感染群众、陶冶群众、赢得群众。三是文明引领。大学以其所拥有的高素养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较高的专业伦理与道德理想,他们不仅处于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前沿,而且站在文明的至高点上,具有较强的行为示范性,发挥着文明的引领者作用。

这就需要高校在文化服务的理念下.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包括:面向不同区域的群众需求,开放图书资源和信息网络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图书服务和网络信息服务;利用科研优势,加大地方文化研究,梳理地方文化资源,成为地方志研究以及区域文化挖掘的主力军,以及面对公众质疑,从道德维度探讨社会公平与正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形成有效激励机制,调动师生积极性,经常深入城乡社区,拓宽文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群体,传播先进文化,提供文化帮助,发挥文明示范与引领作用。

上一篇:教育行政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 下一篇:高校法语专业基础教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