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时间:2022-06-24 04:40:50

浅谈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85-0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人口老龄正在增加,我国也正在成为老龄化国家。目前65岁以上的人口已占20%,随之而来的老年患者比例也在逐年增加。由于年龄的增加、各类生理状况也在发生变化,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也会有所改变,手术本身对病人而言就是一个刺激,可引起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和伤口的愈合,因此首先要改善病人接受手术时原来的心理状况,以获得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随着现代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模式也由功能制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模式,因此在护理老年手术患者过程中,护士要做好心理护理,以科学理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最佳作用。

1老年患者的特征

1.1生理特征

1.1.1精神活动能力减弱:由于大脑功能衰退,导致病人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围缩小,联想缓慢,对事物的反应减慢,记忆力下降。

1.1.2感知觉减退、视觉、听觉、皮肤感觉退化,病人表现为耳聋、眼花、视力下降、对冷热刺激不敏感。

1.2心理特征:情感变化尤为重要,固执、偏见、猜疑、急躁、自卑感,尤其是即将手术时,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绝望等消极情绪。

1.2.1紧张:某些病人往往在来医院就诊时,就不免产生紧

张心理,特别是在明确诊断为需要手术治疗时,就会特别害怕,有的老年病人还会有严重的心理失衡,情绪低落,沉默寡言。

1.2.2焦虑:由于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差,住院后饮食起居、休息睡眠等生活常规受到干扰,加上环境的陌生都可产生焦虑不安。

1.2.3恐惧:老年人由于身体各方面功能的退化,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容易受到死亡的威胁,所以往往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1.2.4自尊心理:有的老年人平常就性格固执,患病后更是坚持己见,常常会拒绝配合治疗或护理,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意识,表现为自怜、抑郁等。

1.2.5绝望:由于疾病的原因,手术可能造成的并发症或带来生活上的改变,而造成精神打击,悲观失望;另一种则由于经济拮据,子女不能陪伴在床边而表现得忧伤、绝望。

1.2.6自卑:在许多老年患者中,一旦得知疾病需要手术治疗,就认为自己在世不长。另外在农村更会因为自己的年龄已大,心有余而力不足,手术将造成亲人的负担,而产生不安内疚感和自卑心理。

2心理护理

2.1尊重: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论学说,心理护理及与其交流中尤其要注意满足老年人的自尊。

自尊是指一个人需要独立、自由、成就和荣誉,它包括自我尊重和受他人尊重。由于老年人社会交往降低,心理障碍增加,甚至失去家庭的帮助,会经常感到不被尊重的威胁,因而老年人对尊重的需要更为迫切。为帮助老年人术后尽快恢复,从术前起就要多与其交流,细心听取意见,恰当地称呼老人,言行礼貌,耐心倾听老人的主诉,切不可表现厌烦,对老人的健忘、唠叨要谅解,能办到的事尽量按他的要求去办,术后也要尊重老人的决定,在护理时,尤其不可因其年老,护理工作量大而表现出厌烦、逃避行为。例如有一位双下肢静脉曲张行静脉剥脱术后病人,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护理中都是用尿壶在床上小便,可这位老人坚持不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和家属共同协助老人下床,在确保老人的安全下,也尊重满足了他的需要。

2.2关心住院环境、人员的陌生加上平常生活常规的改变,特别是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上的改变,都需要护士多在生活上与护理中多加关心和留意。术前要了解患者的家庭、职业、文化程度,通过语言来启发安慰老人,并用通俗、朴实、恰当的语言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讲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介绍经手术治疗而痊愈的患者情况,引导病人从心理上自我调节,摆脱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术后更应主动接近老人,以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在护理中给予其心理上的安慰,使病人得到温暖,帮助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我科曾收住过多例老年骨折即:股骨颈骨折复位固定术的患者,由于在护理过程中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帮助,术后及时告诉病人立注意的事项或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护理,这些病人都能很快适应术后生理上的变化,积极配合治疗,经过尽早、足量的功能锻炼,缩短了恢复时间。

2.3疏导:老年病人往往面对手术,会过度伤心,影响食欲与睡眠。在护理时应鼓励病人尽情的发泄、诉说,待情绪稳定后主动帮助病人分析病情及预后,告知其如何配合治疗,以增强病人对术后生活的信心。在围手术期内,要根据不同的手术阶段,及时了解病人的紧张源,在护理中以宣泄、疏导为主,改善病人的情绪。

2.4情感:人到老年,由于生理、社会关系的变化,情感会发生诸多的改变。特别是住院后更以孤独感、失落感为显著。首先在手术前后要联系其亲友来探视、陪床;其次护士也应多与老年患者交流,增加老年人谈话的兴趣,帮助老人调节情绪,鼓励老人在可能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术前在护士协助下处理生活,术后多与老人沟通,帮助老人进行功能锻炼,尤其是在术后疼痛时,更应陪伴老人,可以握住老人的手或帮老人擦汗,这些细致的动作都会让老人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从心理上振作起来。

2.5护理:要取得良好的心理护理效果,还应从护理上对老年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照料,术前做好健康宣教、备皮,术后由于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尤其要注意基础护理,如皮肤护理、饮食指导、指导,活动休息指导,以期从全方位让老年人得到温馨的护理服务,良好的精神蔚藉。

总之,对于老年手术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时,一定要从言行上尊重,情感上支持,生理上关心,让他们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保持最佳89心理状态。

上一篇:实行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的调查...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6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