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时间:2022-06-24 11:31:12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育社会学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的现实因素。于是,“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走进数学课堂。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却使小组合作学习偏离了正确轨道,走入了误区。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构建一个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的合作学习式教学模式时应该如何提高它的有效性呢?

一、先自主,后合作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认知能力,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而合作学习则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操之过急,往往是在呈现问题情境后,没有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还没有对文本或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就开始了,这样无法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譬如,《圆的周长》一课中,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是课堂研究的主要问题。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放手让学生测量、计算,然后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由于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并体验了探索的过程,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因此应该先自主,后合作。

二、把握时机,形式多样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并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对所学内容进行筛选、分类,简单明了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解决,兼顾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模糊的问题或者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能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一节课中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合理,不能让有效的学习流于形式,应该将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三种基本的课堂组织方式有机结合,让课堂生动活泼而富有实效。例如,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商中间有0的除法这一课时,我事先布置了预习作业:1.你会计算这道例题吗?请尝试完成。2.它与以前学的知识有什么不同?你是怎样解决的?3.还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在上课时,我先出示了例题,请学生解答并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同学们已经做了尝试,所以都争着说答案。至于为什么这样做,有一部分同学说不准。到这里就可让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讨论了,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使他们加深了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整了计算法则,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

三、明确职责,积极引导

教师无疑是一个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同时扮演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教师的有效调控、积极参与是成功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条件。我们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走”,又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师要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中,因势利导,使师生在互动交流、教学相长中一起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一次课堂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老师的话刚出口,只听“叭”的一声,前排的同学立即转向后排,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或若无其事地东瞧西看,或忙于在各小组之间巡视、赶场,但很难看见教师参与合作与引导,浮于表面,未能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际上这是放任自由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当明确职责,积极引导。

四、落实到位,勿搞形式

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刻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把握好合作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给足学生在探讨时可能需要的时间,不可过多,不可过少,过多浪费时间,少了则是一种表象,流于形式。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正当学生积极性正浓、劲头正足的时候,中断了学生的合作讨论。很明显,合作并没有结束,学生仍然处于积极探索中。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仍然没有解放,要说合作也是在传统教学观念覆盖下的合作学习。笔者记了一下时间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足3分钟,显然这是一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这样的合作不但不能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反而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刚刚体会到自主、合作学习的成功感便被熄灭了。而且在合作学习中没有学生合作后的汇报和组际间的交流、没有学生的成果展示,而是教师先入为主、依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试想按这样的教学,先前的合作学习还有什么意义?与其这样不如不合作。譬如,某老师在上《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在课前学生已备好了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剪刀和三角形纸板数张。在老师引导学生经过猜想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验证结论……于是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非常高。只见学生在剪剪,画画,拼拼,好像非要弄一个明白不可。不一会儿,老师示意学生停止了验证、探索,接着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上的拼剪方法验证。很明显,这样的合作在当前课改的前提下有“追星”之嫌,追求一种形式上的表面合作,是一种没有任何价值的形式合作。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虽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小组合作学习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关于SSL?VPN技术用于校园网的探索 下一篇:状态检修在电力系统设备维修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