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教育技术素养的诉求

时间:2022-06-24 08:35:29

提高学生教育技术素养的诉求

引言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技术标准》指出:“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新的教育观念的确立、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育体制的变革,都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参与。一切参与教育过程的人,包括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以及教育技术职业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教育技术素养,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事实上,任何人都是社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主体,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素养,因为教育技术是信息社会中人的基本学习技能。理性地应用技术,有效促进人的学习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然而,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大、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虽然有显著提高,但是,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也接踵而至——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从而荒废学业者大有人在;游戏、聊天、看电影、听音乐,信息技术装备成了部分学生名副其实的娱乐设施,其学习功能、教育功能无法得到体现;多媒体对多感官刺激所带来的愉悦、网络虚拟世界营造的无限空间所带来的遐想让不少学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有人形象地说“电脑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成了男生的游戏机、女生的电视机”,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对教育界来说是一种警示,必须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认真进行反思。

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由人、教育信息和教育信息环境组成,其中人是主体,包括教育者(含教师、教育管理者以及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和学生。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关注教育者(包括在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培训,却很少关注普通学生的教育技术素养培育问题。事实上,教育技术不只是教育者应该掌握的教学技术,也是受教育者应该掌握的基本学习技能,是一种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技术,因为,只有当学生能够自觉地、正确地、理性地利用教育技术促进自己的学习时,教育技术应用才有意义。根据木桶效应,如果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学生主体没有得到进化,教师主体和其他所有环境因子的进化都失去了意义,因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教育者(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中坚种群)和受教育者(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核心种群)应该合作共生、协同进化才是教育的本义。

一、目前学生教育技术素养培育问题

《中国教育技术标准》分别给出了学生教育技术标准、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教育管理者教育技术标准、教育技术职业人员教育技术标准。学生教育技术标准中的“学生”指从学前至高等学校的在校生,共分为5个学段:第一学段(学前~小学2年级)、第二学段(小学3~6年级)、第三学段(初中7~9年级)、第四学段(高中10~12年级)和第五学段(高等教育阶段)。

学生教育技术标准包括5项基本要求和5个学段的绩效指标。5个学段的绩效指标明确了每个年龄阶段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5项基本要求描述的就是学生教育技术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①掌握相关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②运用技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③运用技术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④运用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⑤具有信息意识,懂得与技术相关的社会责任。

对照标准,不难发现,目前,学生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与发展教育技术素养脱节

促进学习是教育技术的最高目标,通过对技术的设计促进学习,是对教育技术在现阶段任务和使命的最贴切描述。[1] 但是,目前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和大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甚至包括大学师范类专业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重点大都放在计算机操作、软件使用、程序设计和上网技巧等方面,往往忽视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进行学术交流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放松了信息意识和相关社会责任的教育。另一方面,各类计算机等级考试(包括信息技术知识竞赛),其内容也只涉及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学生只知道要通过等级考试,拿一个等级证书是找工作的需要,却不知道学习计算机究竟有何用。学生普遍缺乏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提高绩效的意识和动力,没有养成理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与教育技术素养的发展相互脱节,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协调关系。

2.教育信息人文环境建设滞后

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包含教学思想层、教学实践层和社会支持环境层。[2] 其中社会支持环境是教育生态系统的支柱,包括经济、技术、组织和人文等方面。在经济、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文环境就是现阶段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主导因子。朱永海等认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众多困惑与问题表现为教育信息生态失调,亟待加强教育信息政策与法规、标准与规范、信息伦理道德等人文环境的建设”。[3] 由于信息人文环境建设滞后,信息技术教育过程缺乏相关的信息法律、法规和使用规范等的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缺失。所以,学生一旦具备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学会了上网,接触了五彩缤纷的虚拟世界,很容易迷失方向、无所适从,以至于误入歧途。

3.教师群体的教育技术素养发育不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紧缺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大多数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都定位在知识与技能上,其它三个方面大都被忽视了。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信息技术教师紧缺也是不争的事实。有调查表明:华中地区农村,校均生机比高达68.8∶1、校均微机室只有0.91间、校均电子阅览室只有0.05间。更可惜的是,由于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紧缺(有91. 7%的村小没有信息技术教师),这些有限的设施也没能得到有效应用。[4]如果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中坚种群——教师数量不足或其教育技术素养发育不全,如何提高学生的教育技术素养呢?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关键是人——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管理者的进化。正是由于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主体(人)的教育技术素养培育不到位,整体水平不高,无法适应教育信息环境的变化,引发了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失衡。目前,教师、教育管理者和教育技术职业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关键是抓落实。为此我们提出关注学生教育技术素养培育的诉求。

二、提高学生教育技术素养的对策

教育信息生态失调是指主体(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者等)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不相适应的现象,是人在利用教育信息资源及其技术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5] 由上述分析可知,主体的教育技术素养不能满足教育信息环境变化的需要是教育信息生态失调的根源。因此,为确保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持续进化,必须在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培训的同时,加强学生教育技术素养的培育,全面提高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所有主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落实“标准”,规范各级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中国教育技术标准》分别给出了学生教育技术标准、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教育管理者教育技术标准、教育技术职业人员教育技术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分别对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也有具体指标。可是,时至今日,所有《标准》似乎形同虚设,广大农村中小学仍然很少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城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也只教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上网,而对于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意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社会责任的教育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众所周知,技术是双刃剑,如何让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正面得到发扬,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负面得到抑制,是教育的学问,也是教育者的一份责任。

多年的观察表明,有相当部分欠发达农村学生进入大学前从来没有使用过计算机,也从来没有上过网,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开始接触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会产生强烈的新鲜感、好奇感,而恰在这个时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于是很容易被计算机、网络世界的新奇所吸引。所以,农村来的大学生沉溺于电脑、网络虚拟世界的比例较大。而城市长大的学生,如果从小就在学校或父母的指导下使用过电脑,进入大学后,已经对电脑有了较正确的认识,一般都能理性地使用电脑。因此,普及计算机必须从每一个娃娃抓起,有关部门应该为农村中小学创造条件,尽快开设、开好《信息技术》课程。同时,要坚决制止城镇中小学由于急功近利而忽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象的继续存在,这是教育的担当。

有不少普通高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存在问题,这是进一步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理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直接原因。我们认为,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更应注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意识,关注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促进“信息技能”向“教育技术素养”转变,不要再停留在软件使用、上网技巧等浅层次信息知识技能的传授上。

目前,学生手中的信息产品很多,但是他们只知道并使用了它们的娱乐功能,而忽视、甚至完全不使用其教育功能,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实,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认为,过分注重技术本身的教学、而忽视对技术的应用及应用的社会责任的教育,就是问题的关键。

事实上,上述三个“标准”都强调综合素养的教育,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本来就应该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个人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技术的意识、态度, 以及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理解,是教育技术素养的核心内容。信息素养是信息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综合体现,所以,在进行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活动中,应该遵循《标准》的要求,注重综合信息素养的教育,并设法促进学生的“信息技能”向“教育技术素养”转化,从而使信息技能真正成为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技能,有效激发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内在动力。

2.重视信息人文环境建设,强化教育技术素养教育

众所周知,不会使用信息技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滥用信息技术。所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必须全面认真地贯彻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强化学以致用意识,引领学生在掌握技术本身的同时,有意识地运用技术来促进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学习绩效。

有学者说:“信息人态度的变化是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思想先导, 是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先决条件”、“主导因子的变化是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事实先导, 是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真正起点”。[6] 我们可以通过强化信息人文环境的建设,有效促进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主体(教师和学生)的态度转变,从而创设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先决条件。事实上,在目前情况下,教育信息人文环境已经成为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主导因子,不断改善信息人文环境,引导、激发主体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技术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是推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永恒动力。

提高全体师生的教育技术素养需要经费的支助、政策的引导、标准的规范和道德的约束,各地应该针对已有标准,因地制宜,增加资金投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加强信息法规和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确保信息技术普及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有效促进“信息技能”向“教育技术素养”的转化。

3.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尊重个性、激发潜能、提高信息素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是开放的、多元的,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但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是建立在充分的学习准备、恰当的学习动机和科学组织的教学内容基础上的,只有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时,学习才会变成一种自发、自觉的过程,学习才会转化成一件有意义的和令人兴奋的事情,此时,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不仅仅是认知成分的参与了,还调动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

所以,学生教育技术素养培育应该重点强调学习技术的掌握,尤其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技术,包括信息的获取、甄别、加工、整理、运用、生产等知识和能力。目前,更应该强调信息的甄别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理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习惯。

4.强化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最新的基础教育统计数据(2008年)显示, 全国中小学校37万余所,农村34万余所,占总量的91.7%(含县镇,农村占76.6%),在校学生人数达1.16亿(含县镇,农村为6867多万人),占全国中小学生总数的79.5%(含县镇,农村占46.8%)。[7] 所以,农村教育信息化对整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系统是整个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教育信息化的直接推动者是教师,直接受益者应该是学生。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对促进学生学习有绝对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意识和态度对学生有很强的潜移默化作用。所以,教师不但要学好教育技术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更应该以身垂范,理性地、规范地使用教育技术。

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数量明显不足,且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其教育技术素养也不高,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尚有困难。其它学科教师大多数缺乏必要的教育技术素养,几乎没有教育技术应用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对农村中小学来说,首要的任务是要强化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他们尽快成为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并逐步培养成为校本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指导和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改革的主角。当所有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都得到了提高,并能在教学中自觉地、自如地运用时,必定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结 语

教育技术素养不等于信息技术,但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且具有比信息技术更宽广的内涵,它是应用技术(目前主要是指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提高教育绩效的方法和艺术,是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每一个主体(人)都应该掌握的技术。所以,必须尽快扭转目前只注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培训,而忽视学生教育技术素养形成的被动局面。在此,我们倡议:认真贯彻执行《中国教育技术标准》,落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革新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既注重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本身的教学,更要强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技能训练,引导学生理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努力促进“信息技能”向“教育技术素养”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余青兰,郑旭东,严莉.格局的变更与研究的深化——2010年《教育媒体与技术年鉴》解读与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1, (4): 11-17.

[2]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生态,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5):19-24.

[3]朱永海,王传旭.教育信息化人文环境建设现状、问题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0,(1):23-32.

[4]邢志芳,解月光.校长需求视野下欠发达农村教育信息化策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3):30-33.

[5]李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 2007,(5):73-78.

[6]娄策群,杨小溪,王薇波.信息生态系统进化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8):26-29.

[7]基础教育统计数据[ EB/OL].www.省略/jcjy_9453/index_1.shtml.

上一篇:课内外互补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下一篇:构建iClass数字课堂,让教学“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