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议

时间:2022-06-24 06:30:14

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议

【摘要】教育教学资源库共享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实现优质数学化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之上的创新。具有难度大、起点高、无先例等特点。从现有的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基本内涵出发,介绍了当前资源建设与共享中存在的误区,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因此,高职教育教学应积极顺应信息化时展的潮流,进一步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大幅提升。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误区

探析近年来,我国先后启动了“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等项目。截至2014年底,已建成的教育教学资源主要有:精品课程达到6500多门、资源数达10万余条、用户数达5万人、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单位达1200多所,资源内容涵盖了交通运输、法律等近20个大类,100余个小类,基本实现专业的全覆盖。尽管如此,但其应用效果没有达到预期。[3]鉴如此,本文介绍了当前资源建设与共享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基本内涵

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根据标准将各种媒体素材进行收集并整合形成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是用以为教育教学提供支持的多媒体材料和教学系统。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也是切实推行网络教育实现终身制学习的前提。其基本内涵包含四个方面内容:(1)基于素材类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如课件库、试题库等;(2)基于网络的专业库/课程库建设,如开放型精品课程等;(3)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如OA办公系统、在线教务系统等;(4)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系统的开发,如名师讲堂、远程援教等。[4]

二、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误区

近年来,在国家几个大项目(如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的引领下,在资源建设与共享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面对当前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要求,还存在诸多不足,仍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教育教学中的需求。主要存在如下误区:

(一)重建设,轻应用其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资源建设过程中为“建设”而“建设”,缺乏对建设资源内容的实用性与可用性进行关注;二是在资源建成后就万事大吉,缺乏对资源的目录及内容持续更新与有效宣传,结果虽然资源丰富,但内容成旧,或者教师根本不知晓该学科有哪些教学资源、哪些已更新,这样教师就无形之中被关在了资源库的门外,势必导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缺乏对建成教学资源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尽管借助政策与项目的引领,我国已建成了很多非常优秀的教学资源,但很少有人来关注与研究这些资源建成后的应用状况,自然不会发现教育教学资源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就难以从本质上了解信息资源环境下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变革,更不会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进行应用跟踪以及反思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致使教育教学资源建设难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重数量,轻质量其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育教学资源缺乏审核、筛选,久而久之,资源总数虽然不少,但大都是重复的、质量不高的,真正可用于实际教学的资源不多;二是很多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定位是“素材中心”,严重偏离“学习中心”,即虽然经过网络下载、购买等多种途径与渠道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但缺乏对他们进行有效加工、整理、转化,结果虽然资源总数多,但有关学生的学习心得、错题集锦、经验交流、心理健康等方面便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优质教学资源不多,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用或不用,这直接影响了高职的提升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很多学校对教育教学资源缺乏组织与管理,结果资源非常丰富,但没有分类或注释,出现混乱与不精当,不利用师生查询与应用;四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虽然加强了与行业企业合作,但由于合作深度广度不够,致使资源库尽管有丰富的行业企业案例、场景、操作视频等一手资料,但真正涉及行业企业高技术、高技能知识点比重偏低,故最终建成的资源中尽管有大量的行业企业资源,但高质量可用的资源不多,这就不能很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五是重视网络取材、缺乏一手教学资料的整理,当前,高校校园网与宽带接入给网络资料的收集提供了方便之门,但也引出了一些问题,如忽视对现有一手、原创资源(在资源库中原有一些教学录像(音)带等)进行采集、整理、存储与备份,导致宝贵的教学录像带、录音带受潮霉变,造成极大浪费等。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质量,因此,在进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时,必须提升建设的资源质量。

(三)重拥有,轻共享其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长期以来的“围墙办学”理念,决定了各高校重视建设及拥有的资源,而缺乏共享意识;二是长期以来的政府部门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中的运行、协调、维护工作的组织承担主体不明,资金来源渠道不稳定,数据资源共享的规则与流程没有统一,决定教育教学资源公共服务体制需要完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有难度;三是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深层次、全方面共建共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统一的整体规划、完善的运行机制、健全的配套政策和可行的共享制度,这些一定程度上涉及我国职业教育的体制和制度上的问题,也恰恰就是它们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深入发展。

三、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共享误区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起步晚,加上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资源库建设与共享还存在上述诸多误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思想观念保守、信息技术水平、政策机制缺失等。

(一)思想观念保守是首要因素。长期以来,“封闭式办学”观念决定了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是一个独立行政主体,为了利益与声誉,片面追求资源多而全,结果投入大量的精力建成的教育教学资源中内容相近或雷同所占比例高,这势必增加了各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二是很多高职院校领导者认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是该校长期办学成果的结晶,是不能与他人共享,即使共享,也只能是一些非核心的教育教学资源,否则学校在竞争中将失去优势等。这种保守的思想观念大大阻碍了高职院校间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实现。[5]

(二)信息技术水平是制约因素。信息技术水平制约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高职教育的特殊内涵要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就使高职教育不仅要重视基础专业课,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训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决定了在建设与共享教育教学资源时其内容及功能均要加强实用性、实践性、增值性内容,而目前一般教育教学资源没有达到上述要求,很多资源纯属充数、重复率高,有的甚至教学资源与课程教学严重脱节。二是师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从教师层面讲显得开发主体力量单薄,高职教育教学信息化要求一线教师在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时必须融入新媒体、互联网络等信息技术,而高职教师因教育程度、专业水平、年龄及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呈现参差不齐,会大大影响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共享与推广。从学生层面讲其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高职生源来源复杂多元,有普高毕业生、职高毕业生、五年一贯制等多种形式,这一特殊情况决定了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接受能力彼此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在使用教育教学资源时对那些界面不够友好、使用步骤繁复、格式转换多样等内容存在着巨大的应用困难,结果是不用、少用或粗浅应用等。[6]三是开发流程和技术标准不够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缺乏整体的规划与设计、系统的开发流程与标准,致使资源建设者们在资源开发时各自为政、天马行空,结果出现项目对接、项目验收、资源评审等方面的问题,致使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被迫中止、返工甚至终止的情况发生。另外,从当前已建设的教育教学资源来看,技术标准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行其是,这样,彼此间真正意义上共享很难实现。

(三)机制缺失是关键因素。一是政策法规不完善,尽管从法律层面对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有一些规定,但对其他产权问题没有详细涉及;二是各高职院校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长期处于分散、分割、分离的状态,彼此间的竞争与排斥,很难达成切实可行的有效共享、监督和评价机制,致使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存在低水平重复、使用率低下等问题;三是保障性管理评价机制缺乏,当前很多高职在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初步建成后就万事大吉了,缺乏后期对资源使用情况的跟踪与沟通、补充与维护,更没有进行应用推广。因此,资源开发建设者要认识到资源建设与共享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地更新并补充、维护,才能做到健康、持续的发展。[7]

(四)实际操作困难是又一重要因素。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初衷是为了互惠互利、均衡发展,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真正操作起来会有很大的困难,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来自不同学校,教师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约束,二是学生到外校上课存在交通不便、自身课业相对较重等困难;三是因各高校在制定本校的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时,各自为政,并没有考虑到与其他高校的课程衔接与融合问题,致使校际间课程互选互通、学分互认互换面临着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四是校际共享课程的管理也存在实际操作困难,如课堂出勤率、学籍管理、学生管理等;这些都使得高校的相关管理者们因实际操作难度大而影响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积极性,学生也会因校际共享资源使用过于烦锁的程序与手续而失去耐心与热情,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四、推进高职院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树立共享意识是条件保障。长久以来,封闭式的办学理念制约着高职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能对资源共享的项目中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还能对那些真正进行资源共享的高校或部门给予表彰与奖励,这些有利于调动内各方面开展资源共享的积极性,推动资源共享的进程;另一方面还能对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分步实施方案,避免资源重复建设;二是深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层次,提升资源共享的内涵,如区域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三是做好资源共享中的利益分配。区域内各高校在利益上具有独立性,故在资源共享时不仅要解决好校间的学分互通互认问题,还要制定的相应政策来解决彼此间的学分互通互认办法和结算办法。只有在保证独立地位和利益的前提下,以平等的身份进行资源的共享,才能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实现双赢或多赢。

(二)完善共享机制,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机制保障。首先,政府需要从政策层面来协调,给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提供良性的运行机制;其次。政府需要通过管理手段不断优化组织结构、管理职能、运行模式、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加快资源共建共享步伐,提高利用当地教育教学资源来解决问题,实现各部门,各行业相互协作与合作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市场机制,以向公众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中心,来最大限度服务公众;加强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到资源建设与共享中来,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和宣传指导。

(三)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技术保障。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他们必须能熟练地将信息技术与日常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全方位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纳入到学校师资培养之中,选派资源建设专业教师到资源建设比较成功的高校进行针对性的进修学习,真正领会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并“学以致用”;二是通过社会招聘、行业企业引进等方式来引进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能工巧匠,由其带领团队成员开展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资源整合工作,并在资源实际建设过程来全面提高团队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三是开展多层次、多阶段、多形式的培训与交流,来为全体师生提供全方位的理念和技术支持。

(四)树立“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多赢”的理念。校企双方必须突破原有的思想禁锢和思维定式,树立“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多赢”的理念,重新认识和理解合作方式、合作内容与合作目标。职业院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企业实质性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人才质量不可缺少的要素;企业要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高层次的企业价值观,意识到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同时充分认识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认识到开展校企合作也是提升企业形象、进行人才储备、提高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也是企业的生产性投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多赢的目的。

1.校企“互培、共用”师资队伍,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校企合作的关键问题。职业院校可以通过“请、聘、引”等方式对相关企、行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形成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对本校的教师通过外出送培、鼓励学历提高、定期到企业锻炼等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与企业骨干和能工巧匠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企业人员主动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产学合作机制,参与教学改革,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在校是兼职教师,承担专业实践教学,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中担任指导老师,参与实习管理和成绩评定;专业教师在校是专任教师,在企业参与技术改造和项目研发,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校企共享人才资源。2.校企“共建、共享、共用”实训基地,实现物力资源优化配置。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立足点。实训教学过程中,校企双方在先进设备、先进工艺、生产环境和创新机制等物力资源方面的共享,是实现学生角色(学生―学徒)转变的关键。学校方面在现有的实习实训条件基础上,很好地利用企业设备、工艺等优势资源来弥补经费不足实训条件急需的现状;企业利用学院场地和师资优势,培养、储备所急需的各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双赢的目的。

作者:邵迎春

上一篇:生活教育与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下一篇:农村教学点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