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维修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3 07:00:46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维修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选取“主板电源MOS开关管损坏…”案例,对计算机维修技术课程展开案例教学,以达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实现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计算机维修技术;应用;民族预科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08-01

在常规的计算机维修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一般按照教程章节,将理论知识单向地传授给学生,但对理论水平较差的民族预科学生来说,这通常是难以理解的,因此会影响后面内容的掌握,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本文针对计算机维修技术教学中“填鸭式”和“满堂灌”的缺点,提出案例教学法,使学生能轻松地学好计算机维修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

一、案例的选取

主板故障分类繁多,选取案例应先对市场情况进行调查,本着与用户主板实际发生故障概率大、实施取材较为便捷的原则。本文选取“主板电源MOS开关管损坏,导致运行大型程序容易死机”为例进行说明。

1、故障现象。计算机开机能启动,进入WINDOWS系统,可玩游戏,但不能玩大型3D游戏,一玩就蓝屏死机。

2、故障处理。据维修经验,考虑CPU供电电路故障,特别是滤波电容。拿下主板,发现才用了一年多。检查CPU周围的滤波电容,外观完好,随机取下一只电容测试,也没发现问题。用放大镜观察主板上的元件和铜箔,无烧坏和短裂痕迹。检查CPU旁边的开关电源电路及相应的反馈支路元件均正常。开机后,无意接触到主板DC-DC电路中一只MOS开关管,发现开关管表面无工作温度,关机后,将开关管焊下测量,发现工作正常。考虑到开关管工作在高频电压下,普通万用表无法测量。检查开关管型号为8DN03S,更换一个同型号的开关管后,故障消除。

3、经验总结。主板上的电源一般采用DC-DC开关电源电路,这类电路效率高,发热少,但是由于开关电源的固有特性,必须有大容量电容滤波,以防止尖峰电压。因此,主板电源电路是一个故障多发点,常常引起系统不稳定等现象。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1、展示案例。启发思考。教师将计算机实验室维护过程中发现的部分故障主板作为案例留存,在课程开始时展示给学生,这种案例教学方式比起常规讲授教学方式对学生更有吸引力,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去寻找理论知识,避免枯燥乏味的单一教学模式。

(1)教师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研究透案例与理论知识点的联系,设计好案例的展示方式,确定案例的重点或关键点,方便在分析案例时重点分析故障的关键维修环节。(2)教师课前要处理好案例和教材内容之间关系,设置能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案例,所设置的案例既要接近实际又不脱离教材内容,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去探索课本理论知识,尝试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案例问题。(3)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理论基础水平和操作实际能力。设置问题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由案例到教材内容,难度适中,有针对性。

2、探究讨论案例。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这种方法就在新课前教师精选一些典型案例,然后根据教学目的。提出若干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运用教材中刚学的或是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概念或其他的课外知识对案例展开自主探究、分析、讨论。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小组讨论、分组比拼等。然后学生或教师对案例讨论作总结,针对学生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全班讨论或辩论,教师加以引导启发,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讨论中互相启迪,从中得到启发教育或产生新的知识,培养能力,达到以“例”明“理”,以“理”释“例”的目的。

3、总结点评。案例式教学进行到最后一步,是由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作为教师应该仔细分析各小组的解决方案,讲解该案例中涉及的故障切入点,对准确或接近判断故障关键点的小组给以肯定和表扬。对分析错误的小组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点拨,教师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方法来探究解决案例问题,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排除故障的最佳方案,教会学生有效地运用书本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案例中涉及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总结点评中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维修操作技能提升的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效果

根据上述案例进行教学,可实现以下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传统的计算机维修技术教学只按照章节顺序逐一讲解维修流程,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常常不具备典型性,有些故障出现几率极低,且讲解过程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往往不佳。但案例教学法体现并不是一味逐个章节讲解,而是利用已有典型案例,通过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尝试,使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如果教师不采用事先设计好的案例,而是花大量时间分析电路图,课堂教学将难以达到良好效果。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各个小组的学生都要就自己本小组方案发表见解,:与其他小组的方案进行辩论,通过这样的经验交流,一来可取长补短、促进每个学生能力的共同提高;二来起到激励的效果,营造出互相比拼,人人争先,不甘落后的良好教学氛围。

2、引导理工科类的民族预科学生更注重实际操作技能。计算机维修技术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生一味地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其以后去的企业也不会直接受益。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3、实现双向互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言堂,学生究竟在课堂上收获了多少知识和能力,只有到了最后的阶段考核时才知道。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分析,然后查阅各种相关理论知识与各类文献,达到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如案例中,学生需要学习DC-DC开关电源电路等理论知识和查询相关的维修技巧,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后,学生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同时根据学生的各类处理方案要求教师不断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自身提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开设此门课程希望能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更多有用的理工型人才作一点贡献。

上一篇: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培养农村高中艺术生自信心的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