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学习后进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6-23 12:08:44

高职院校英语学习后进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以及高考录取分数线的不断降低,英语学习后进生在全体学生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提高后进生的英语成绩是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学习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便帮助后进生“脱贫”,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英语学习后进生问题对策

1.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录取分数线与本科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也呈下降趋势。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学习后进生的英语水平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有些高职院校已采取了一些措施,要求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必须通过相关的考试(如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或B级),这一规定对英语学习一般和较好的学生有一定的激励效果,但是对后进生的影响甚微。有的院校采取了一些弥补措施帮助英语学习后进生提高英语水平,比如将学习较差的学生集中起来组班,讲授基本的语言技巧、复习或者巩固已学的知识,这一做法受到英语学习后进生的欢迎。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教师资源有限,而且其它专业课程学习任务重,实施有点困难。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因材施教。虽然这种分层教学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后进生的学习压力,但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班级太大(绝大多数班级人数都超过50人),教师无法给需要辅导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课时有限,每周仅有两节课,学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寻找有效的途径,让学生在课外能够尽可能地接触英语、学习英语。

2.高职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学习现状

2.1具有自卑心理,学习目的不明确。

现在的高职院校里的英语学习后进生绝大部分在中学学习成绩很差,未能达到高中毕业生应该达到基本要求,有的甚至更差。如果高中的英语学习是为了高考,那大学里的英语学习应该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然而,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适应不了新的学习生活,一时找不到方向,对未来比较茫然,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同学,具有自卑心理,在英语学习方面,有的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有的自暴自弃,最终放弃英语学习。

2.2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许多学者都试图通过仔细对比英语学习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习者之间的差异,寻找后进生所面临的问题。研究表明,这两类学习者在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学习信念和学习行为上存在差异。如学习态度方面:英语学习后进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强、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作业拖沓、经常旷课或迟到、上课睡觉、迟交或不交家庭作业;学习策略使用方面:英语学习后进生使用的学习策略频率远远低于学业好的学习者;学习行为方面:英语学习后进生认为他们自身缺乏学习语言的天赋,认为英语很难学,通常借助于翻译法理解文章,不能和别人用英语交流。英语后进生过于重视英语单词和英语语法,忽略了其它技能的培养,因而陷入了学习的泥潭,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2.3缺乏使用语言学习策略的能力。

经笔者与所教班级里的数个学习后进生个别访谈得知,绝大多数英语学习后进生不能正确使用多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只是较多地使用记忆策略,依然沿袭中学里学习方法――死记硬背,缺乏对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补偿策略和社交策略等各种策略的理解。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好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其元认知的发展差异上,因为在元认知策略中,学生是主动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且它还是一种计划,是规范和监控学习过程的高级管理技能。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规范他们的认知,并关注、计划及评估自己学习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语言能力。

3.提高高职英语学习后进生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3.1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思想。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教师应当在思想观念上突出社会需求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设计、制作、处理教学信息;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体现“协作学习”方式,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设计。也就是说教师要充当组织者、控制者、协调者和指导者等多种角色。教师还需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除了要精通专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美术、音乐、心理学等领域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3.2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和维持两个方面。学习动机决定了学习者在某一活动中所投入的努力、热情的多少。学习动机越强,付出的努力越大,学习的热情越高,学习效果越好。教师帮助学习后进生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是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Ellis(1994)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强烈的学习动机、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带来学习成绩的进步;反过来,学习成绩的进步又可以强化学习动机,令学习者信心倍增。

3.3加强课外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许多研究表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对语言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其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Fisher(1983)认为,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方面,学习后进生取得的进步比学习优秀生更大。网络为英语学习后进生提供了更多可以选择的、多样的学习资源;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良好的网上课程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网络信息技术也帮助他们提高了学习效率,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起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从而达到最快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发现者、建构者,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认知助手和培养研发能力的工具,成为辅助英语学习的助手。

3.4加强学习策略指导,提高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学习效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加强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指导,特别是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这样学习后进生可以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等过程对认知进行调整。此外,教师还应该让英语学习后进生更多地了解语言学习策略,以及语言学习策略与英语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各种具体的语言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尽可能了解学生的特点,确定具体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的长处和短处,使之取长补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语言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注重日常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培养后进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语言就是学文化。学习英语语言,就要学习西方文化。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了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内涵,而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障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交流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地位更加明显,这就要求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从而决定了文化教育是英语教学目标的关键。要培养英语学习后进生的英语对外交流能力,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不能仅限于对课文中的词汇、语法和句法的讲解,还要注重相关文化知识的传授,这样才能激发后进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从而激起他们对英语语言的兴趣,使后进生不仅学到应掌握的知识,而且逐步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进而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

3.6同学间建立互帮、互学小组。

英语教师可以动员学生成立互帮、互学小组,让学业好的学生和学业差的学生结成学习对子,最好能按照宿舍组合。学生之间相处的时间比较长,课后同学之间可以随时互相学习,而且同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加强监督,随时向学业好的学生了解互帮、互学情况。通过同学间互帮、互学,能够促进班级班风、学风建设。随着后进生成绩普遍提高,后进生数量的减少,优等生增多,所有学生都可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4.结语

提高高职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学习成绩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关心,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又是这门艺术中的艺术,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华.大学英语学习后进生成因分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2]曲淑霞.促进英语后进生学习的五种措施.考试周刊,2009,(21).

上一篇:谈愉悦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转变教学方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