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与数学游戏结合的探讨

时间:2022-06-23 11:59:18

初中数学教学与数学游戏结合的探讨

大多数初中学生都感觉数学枯燥乏味,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增加数学的兴趣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如何将数学游戏有机地结合于数学教学展开讨论,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数学教学的目的.数学游戏既是数学问题又是一种游戏,而且具有理论性与趣味性.在数学游戏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应用知识.实践证明,数学游戏对于数学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游戏是在游戏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数学游戏必须既是数学问题又是游戏, 同时具备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

1.有助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

数学游戏可以照顾到学生的差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如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做折纸游戏,折叠正方形的纸片,折叠过的痕迹会揭示出大量的几何知识,如全等、四边形的性质、对称等.一直折叠下去,会得出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集体评价和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通俗化.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观察、鉴别、分析能力,根据直觉用笔画出自己的感觉,用自己的方式来研究世界,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嘴表达、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2.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

由于数学游戏具有趣味性强、令人兴奋和具有挑战性等特点, 因此,通过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未知问题的强烈好奇心, 而兴趣和好奇心为学习数学和探索数学现象的奥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这就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高级的心理追求和精神享受, 充满了乐趣.另外,游戏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勇于创新的研究态度.数学游戏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游戏的直接兴趣,更要培养学生通过游戏对数学产生兴趣.

3.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

数学游戏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的精神.如某些棋类或数字游戏提供了公理系统的体验,从而使游戏成为学生从具体过渡到抽象数学证明的桥梁;计算机游戏可以发展几何的空间感觉和意识等.事实上,数学游戏作为智力游戏的一种,在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有许多游戏看似复杂,用常规方法也许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但若能放开思路,打破常规,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就可能事半功倍,得到一种简洁而优美的解法.这种思维方式是解决数学游戏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数学游戏也锻炼了人的这种思维能力.

4.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初中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很多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困难,甚至产生一定的畏难心理,影响了初中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使得很多抽象性的数学概念显得更加具体,便于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二、初中数学教学与数学游戏相结合的路径

1.在绪论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

对于教科书的第一节课,每个学期的开始、每一章的开始,一般都可以安排一节绪论课,来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七巧板游戏:它是我们祖先运用面积的分割和拼补的方法,以及有相同组成成分的平面图形等积的原理研究并创造出来的.

例如,七巧板作为一种平面拼图游戏,它还可用于学生启蒙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识别图形的能力,因此它可作为平面图形一课的引例.

2.在定理教学时应用数学游戏

在数学定理教学中巧妙引入数学游戏.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到基本的数学公式、定理、性质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逐渐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然而,在数学定理教学过程中,由于抽象性比较强,而初中生理性思维能力较弱,数学逻辑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时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数学定理的记忆力,可以巧妙设计数学游戏.

例如,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个“三角形裁剪”的游戏,教师让学生任意裁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用三角板测量三个角之和,或者让学生将裁剪下来的两个角拼到第三个角旁边组成一个平角,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的原理了,而且不容易忘记,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也最容易被初中生所接受.

三、在例题、习题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

在例题、习题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设计成富有趣味性的游戏,通过数学游戏轻而易举地解决例题与习题.

总之,教学游戏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师在数学游戏过程中,要把握好游戏的方向,设计出更贴切教学和学生兴趣的游戏,从而推进数学游戏与教学的结合与发展.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 下一篇: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