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师生的浅阅读

时间:2022-06-23 09:11:20

谈谈师生的浅阅读

摘 要:如何让学生走出“浅”阅读,进入“潜”阅读,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一方面教师自身要走出对文本的浅阅读,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上做文章。

关键词:师生;阅读;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77-1

相对而言,识别和记忆的内容比较容易掌握,而分解剖析、归纳整理、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以及对材料的赏析和评说等方面则出现明显的问题。这就说明学生的阅读能力仅处于初级阶段(即浅阅读状态),在识记、理解、分析、运用和欣赏五种能力中,只有识记和理解这两种基本层级还可以,而分析、运用和欣赏等较高层级的能力则需要提高。如何让学生走出“浅”阅读,进入“潜”阅读,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一方面教师自身要走出对文本的浅阅读,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上做文章。

让学生走出“浅”阅读,它要求我们教师自身首先要走出“浅”阅读。我们经常说教师的语文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而对文本正确深刻的解读也是对话教学的根本。作为老师,要想在课堂上成为一个谙熟一切的向导,能较好地引领、提示、点拔学生,必须反复读教材。不要企图读一两遍就能进入文本,即使是悟性再好的人。吴立岗教授指出:“教一篇课文,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如此往复回旋,辩证地发展。”教师的阅读,不仅是“写了什么”的阅读,还要读出“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的探究。

但现在很多时候,教师对文本的精读被看教参、上网查资料、下载课件(抛开了文本)等代替。教师预设了太多的东西,却独独淡化了最根本的“文本”。因为缺乏对文本的深入、个性化的解读,自然人云亦云,有关于文本的话题单一、枯燥。以教学《孔乙己》一文为例,一般情况下,教师总要在上课之初作些铺垫,即介绍晚清世风背景、作者写作缘由等,然后才进入课文的朗读(其实许多的语文课文都是这么教的)。课课如此,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何况是对较为艰深的鲁迅作品的学习?而有一位教师能处理却独具匠心。我们来看他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大家知道老师的姓名吗?

生(齐声):老师叫沈伟。(“你爸爸希望你成为伟人。”一个学生在座位上随意地说。)

师:对。老师有名字,你们每个同学也都有姓名。那么,昨天老师让你们预习的《孔乙己》这一课,你们有没有找到孔乙己叫什么呀?

生(齐声):叫孔乙己!(“不对,孔乙己是别人从描红纸‘上大人孔乙己’中替他取的一个绰号,他的真实姓名找不到。”一位学生大声纠正。)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仔细。大家只知道孔乙己的绰号,却不知道他的爹妈给他取的名字,这说明了什么?

生1:说明大家不关心他。

生2:说明别人瞧不起他。

生3:说明孔乙己地位低。

我们认为学生参与对话的积极性关系到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如将对话的形式变成了纯粹的问答式,那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等共同碰撞出来(碰撞不起来)的火花被淹没了,也就失去了对话的意义,自然谈不上有效课堂教学。这个老师从师生的姓名导入,唤起了学生共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很自然地领悟了一个人连真实姓名都不为大家知道意味着什么,从而促使学生去深入研读孔乙己及所处的社会,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思考与讨论探究的欲望。上课老师这个问题的设计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它避免了教学环节的松散繁杂,紧扣了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重点。没有对教材的精读深研(而非浅阅读),没有对教法的仔细研究(教学艺术),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说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的阅读与一般的阅读大不同,它不仅是为了得“鱼”的阅读,而且还是为了授学生以得“渔”的阅读。他的目光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本身的理解,还要关注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这重大使命如何是教师的“浅”阅读所能胜任的?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必经之路。变“浅”阅读为“潜”阅读就是要变“浮游”(写了什么)为“潜泳”,即潜入文本进行思维训练、语言训练。把阅读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探讨“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吗”、“还可以怎样写”等能够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层次的问题上来。那么,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文本的对话由“浅”而为“潜”呢?笔者以为,要在“读”与“思”上做文章,既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过程,又要启发他们的独立思考。

无论阅读何种文本,无论采用何种阅读方法,无论阅读到何种层面,都不能忽略一个“读”字。一定得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把书读熟;一定要培养学生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读书的习惯。惟有如此,才能避免“阅读时的浮躁”。关于这一点,古人早有所言,像朱熹所说的“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道理似乎谁都懂,可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不仅很少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即使听到,也常常是数遍机械地重复,见不着一点提升的朗读。新课改下的课堂上,我们看到或听到太多的依然是师生的问答、学生间交流、小组间的交流、全班交流,甚至是辩论性的阐述(缺少独立思考的成分)。课堂气氛热烈得很,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在许多教师的心目中,似乎新课改的课堂就是讨论、交流、辩论。曾有一位教师,听课后感慨道:这堂课听不到什么声音。言外之意就是这堂课缺少讨论、交流等热烈气氛。试问:听课真的是只为“听”吗?我们就不能看吗?学生在课堂上有关于阅读内容的思考是你能用耳朵听到的吗?现在的课堂缺少的就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因为缺乏独立思考,阅读能不“浅”吗?

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有这样一则教学警语:“一切阅读教学艺术的手法的运用,都是为了引领学生深深地进入课文之中。”走出浅阅读的教师带领学生在课文中潜泳:或吟诵、或推敲、或联想、或想象、或反思、或质疑、或解惑、或批判、或赞叹、或感慨……诸如此类的思维品质得以训练,阅读能力能不提高吗?

上一篇:食品安全治理新思路探析 下一篇:热点透析论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机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