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运动 第11期

时间:2022-06-23 08:58:15

贵族运动 第11期

首先我们要肯定观众的热情,他们本身没有错,他们只是用了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方式来看网球。

“网球是一项贵族运动”至少被数百篇网球宣传文案或者俱乐部招生指南借用过,这种“贵族”气息不单是指网球可追寻的贵族溯源、击球动作本身的优雅度,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指网球选手比赛和观众观赛中的特殊礼仪要求。但在中国,这句话其实并不成立,这项在中国明显缺乏底蕴和积淀的“贵族运动”犹如空中楼阁,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在职业观赛礼仪方面中国观众还处于“暴发户”阶段,目前人们得到了观看世界级网球赛事的契机并具备了看球的经济实力,但仍不明白网球观赛礼仪的精髓所在。中网与上海大师赛宛如两尊远赴重洋舶来的古董瓷瓶,我们只会浅薄地称其“极美”,却品不出它的内涵,道不出个所以然来。

所以当国内的WTA/ATP顶级巡回赛赛场上出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之时,做为网球媒体从业者的本人颇感尴尬,同时又深感无奈。例如有小孩子和大人公然在赛场里玩起了追逐游戏: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让我们产生身处10086话务台的错觉;还有一群人无论主裁如何重复“Take your seat,pleaee(请各位就坐),他们总是淡定从容、不畏千山万水地寻求美白之道――定要在比赛进行期间挪到阳光晒不到的位子上。此番行径难免成为欣赏高水平赛事中的“瑕疵污点”,令人产生些许不悦。中国籍的国际裁判张娟曾在几场比赛中,愤怒地向难以控制的现场观众用中文喊出了“快坐下!”“现在不是换边,别走动!”美国新星哈里森曾在上海数度向主裁抱怨,甚至用出了“Unbelievable”(难以置信)来形容观众的肆无忌惮,他在换边时对主裁表示:“现场的观众几乎不在乎场上的选手,我们在发球,我们在击球,似乎这都跟他们无关。”

各种观赛的“症状”在新晋法网女单冠军、中国头号球星李娜的中网首轮比赛中来了个大汇总,那场面绝对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领导莅临、赞助商老总驾到,湖北老乡背着鼓长途跋涉来了,广东球迷穿差夏装来了,甚至连国际友人苍井空老师也来了,首先我们要肯定观众的热情,他们本身没有错,他们只是用了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方式来看网球,只是中国人已经听了几百年的相声,看了几十年的小品,但他们大多数的“观球龄”至多只是个位数。无论这分是否结束,我们都能在李娜每打出一记好球之后,聆听到等同于赵本山在春晚抛出一个大包袱后的雷鸣掌声与叫好声。我们从大叔大妈在李娜准备发球前憋足中气喊出的“顶住!”和“抽!”之中,深切地感受到了百姓对本国选手的至臻热情与支持。我相信他们不止青睐大众笑星赵本山,支持一姐李娜的人数绝对不低于国民女笑匠宋丹丹。所以在李娜出现低级失误之时(常看网球的人深知李娜的比赛风格),现场观众又会像猛然得知邻居家女儿屈嫁给无房无车的赵二狗一样发出叹息:“哎哟!”“咳!”只是网球比赛并非春晚,更不是与街坊间的唠嗑场合,这种嘈杂的加油氛围并不能帮助球员的发挥,反而会影响球员的击球判断和思路,所以李娜的对手尼库莱斯库也在这种“逢年过节”的观赛气氛当中馈赠给李娜一枚鸭蛋,为她和现场所有中国观众拜上一个尴尬的早年。

最终李娜爆冷出局,大家其实也过足7‘网球瘾”,嗓子也吼哑了,青筋也爆了,一哄而散了。观众们也不忘给赛场留下了些“纪念品”:散落一地的报纸、喝到一半的饮料瓶、用过的餐巾纸……倒是颇有几分上世纪90年代露天电影放映完毕的萧索景象。李娜输也好,赢也罢,最终在饭桌酒局、邻里邻居间撂上一句“嘿,我去看过李娜打网球了。”仿佛自己也离网球这项“贵族运动”更近一步了。

上一篇:What’s Hot 下一篇:李娜的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