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国贵族与大革命的关系

时间:2022-10-02 11:10:09

浅析法国贵族与大革命的关系

摘 要: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起因,有很多种说法,作者认为贵族在大革命爆发前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当时国家的改革,与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对抗政府,然而在三级会议召开以后对局面失去控制,第三等级顺势发动了全国范围内的运动,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灭亡。

关键词: 法国大革命 贵族 改革 资产阶级

法国大革命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通常认为它是由资产阶级发起并领导的。对此,法国历史学家米涅在《法国革命史》中说:“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体系,开辟了一个资本主义更加广泛发展的时期。”“法国大革命就是一场阶级斗争。是第三等级和贵族阶级的斗争。”①但是,乔治・勒费弗尔在其著作《法国大革命》中认为:“法国革命最初是在贵族领导下胜利地进行的。”②当时统治阶级的贵族是封建制度的受益者,为什么要联合第三等级一起封建统治呢?

一、大革命之前的贵族

在中世纪中后期的法兰西王国,形成了政治、经济地位差别分明的僧侣、贵族和平民三个等级,前两个享有特权。国家的权力由国王和僧侣、贵族共同掌握。革命爆发前,各类贵族共有35万人,其中多数人是乡居贵族,其主要生活来源只能是向农民收取封建租税。

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巩固专制制度,国王建立了两条可以互相制约的管理体系。行政官员由国王任命,他们拥有很大的权力,却驾驭不了贵族;而贵族拥有指挥军队的权力却没有行政权。“从那时起,真正的地方生活没有了;贵族只剩下头衔与特权,对周围事物不再起任何影响”。可以说,旧制度后期王权和中央政权的加强剥夺了贵族的自由。

18世纪,法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乡居贵族的租税数额在几个世纪前农奴制废止时就已经是一个固定数额,随着物价的上涨,租税的价值由于通货膨胀就越来越少了;而宫廷贵族生活的日益奢侈,于是在贵族内部产生了财产和生活条件的极端不平衡,冲突不断,1781年爆发的“剑袍之乱”,就是因为小贵族对大贵族不满,势力弱小的佩剑贵族仇视金钱、仇视暴发户、仇视社会变迁、仇视君主制组成的领导阶层。

二、改革与贵族

经历了多次战争,法国债务累累,再加上宫廷的浪费,在路易十五统治的末年,国家濒临破产。路易十六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任命了一批才能出众的大臣,试图通过改革缓解危机。他先后任命了四任财政总监,改革矛头都直指纳税制度,试图对特权阶层死守不放的赋税征收制度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这极大地损害了贵族阶层的利益,因此这些努力都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于是路易十六在1787年2月22日召开了“显贵会议”,这一次贵族的反抗比以往更加广泛和强烈。领导权在司法界的贵族手中,他们向各省通信人发出同样的命令:阻止势力新的上诉庭及大司法区,实行法庭罢工,必要时可制造纷乱,要求召集三级会议及旧省三级会议。法院中的人之所以要求召开三级会议,是想借此使僧侣及穿袍或佩剑贵族不成为财政改革的牺牲品。

1787年开始的这场斗争被称为“贵族革命”。面对声势浩大的反对浪潮,路易十六不得不让步,同意在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三级会议跟1614年一样,由三个等级组成,每个等级占有名额相等的代表,分别讨论议案,并对其他等级拥有否定权。因此,贵族和僧侣将主宰三级会议,这是贵族的胜利。

三、联合与分裂

一些自由派大贵族与大资产阶级因为有共同目的――反对国王,联合组成了爱国党。大贵族们维护贵族特权,并不仅仅是为了税收豁免权,更是为了维护他们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有钱的资产者和贵族、教士同样要求限制巴黎的权力,限制官僚化了的绝对王权。

但是,这两者的分裂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们的地位不同,革命所要寻求的目标也不同。贵族不久被称为贵族派,他们所希望的国家改革是恢复以往的封建制度,希望保证第一二等级在外表上及实际上的特权;爱国派所主张的恰恰相反,他们想把过去的残余统统清除干净,包括贵族在内的封建专制。

从1789年春开始,爱国派就和贵族分裂开来,爱国派认为只有迅速把贵族从社会中排除出去,才能让新的民族契约变得合法。

四、三级会议与大革命

在三级会议上,所有的陈情书都一致谴责专制制度。僧侣、贵族及平民都要求要有一个宪法来限制国王及其大臣的权力,根据宪法产生一个定期集会的国会,只有国会才有权决定税收和制定法律。“从僧侣和贵族的陈情书中不难看出,他们并不怎么想改变。他们想保住已有的荣誉特权”。而第三等级则认为,权利平等同自由是不可分割的。

1789年5月28日,路易十六下令三个等级的代表与大臣们一起开会商讨当时的财政总监提出一项协议草案:每个等级将各自审查本等级代表的资格,把审查结果通报其他两个等级,并听取其他两个等级的不同意见,在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条件下,由国王进行裁决。第三等级再次处于尴尬境地。可是,贵族却坚持,除了对整个代表团由三个等级共同选出的多菲内和少数司法区以外,他们拒绝国王的裁决,这就反而帮助了第三等级摆脱困境。这是革命行动开始的信号。

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召开,奢华的宫殿、笨拙的演讲和不公正的待遇激怒了第三等级的代表。6月17日,第三等级组成的下院改称国民议会。6月19日,僧侣等级在经过激烈辩论之后议决加入第三等级。6月25日,四十七名贵族在奥尔良公爵领导下也加入了国民议会。这个举动惹怒了国王。他暗中调动雇佣军,想用武力解散国民议会。7月13日,人民武装起来。7月14日巴黎民军占领巴士底狱,大革命爆发了。

五、结语

国家开支增加,赤字严重,由于不能宣布国家破产或缩减必要的开支,就必须增加收入。然而路易十六所有的改革都因遭到贵族和法院的反抗而以失败告终,国王和大臣没有能力自我改革。如果没有这种提前的瓦解,革命就不可能那么早就爆发。

贵族,是旧制度“差别”的象征,它为价值的扭转付出代价。然而它并没有把革命引向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与它的脆弱有关:政治方面,贵族被剥夺地方政权;经济方面,宫廷贵族沉迷于奢侈的生活,乡居贵族则因通货膨胀,并且不能从事商业而过着贫困的生活。贵族自身也有问题,他们互相不信任,互相排挤,小贵族憎恨大贵族,自由派贵族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而倒向人民。领导阶层内部混乱,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贵族在大革命的道路上只能是初期的开拓者,而不是最终的受益者。

注释:

①米涅.法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89,序言.

②Georges Lefebvre,La Révolution fran?aise,Presse Universitaire de France,1968:113.

③Alexis de Tocqueville,L’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Flammarion Paris,1988,Introduction.

④Edgar Quinet,La Révolution,Librairie Belin,1987:84.

参考文献:

[1]米涅.法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89.

[2]马迪厄.法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73.

[3]Alexis de Tocqueville,L’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Flammarion Paris,1988.

[4]Edgar Quinet,La Révolution,Librairie Belin,1987.

上一篇:社区音乐教育初探 下一篇:利用钢琴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