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观察作文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6-23 05:25:32

小学生观察作文的实践研究

现在,由于家长过于繁忙,整日将孩子放在封闭空间内,因此,学生写作文时最感苦恼的是“无米下炊”。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真无“米”,一方面是没有观察的机会,一方面则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九年声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观察作文,就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中心的作文训练,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

我在教学中结合学校周边可观察物体的特点,同时结合运用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写观察作文,充分发挥农村与大自然亲密关系以及多媒体组合的整体优势,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一、利用不同媒体的表现力,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媒体的表现力,指媒体在表现客观事物时的能力。不同媒体的适当组合,可以增强其表现力,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小动物时,考虑到小动物本身的生动、活泼,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于是便以实物为媒体。在作文课上,我告诉学生,带给大家一个惊喜,然后把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花猫放在了讲台上。这时学生的确惊喜万分,观察的兴趣也十分浓烈。然而活泼可爱的小猫不可能老老实实地蹲着。为了保持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小动物,我又以录相为媒体,以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来展现小花猫的外形和生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有了观察兴趣后,才可以有观察的主动性,才可能逐渐形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二、利用现代媒体的可控性,教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媒体的可控性,指媒体可在人的控制下,有选择地再现所需要的内容。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感知就越清晰。然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东张西望,抓不住事物的特征。现代媒体中的录相,电脑等都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就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比如,我在指导学生观察故乡的杨树时,就以录相为媒体,分步明确观察目的――杨树的干、枝、叶、花、种子。在引导学生观察杨树的叶时,画面上就出现了杨树叶的特写镜头,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观察杨树叶上。然后采用定镜和反复播放的手段,让学生看清老叶和新叶的不同,叶形和叶脉的特点,。然后,再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实地观察杨树,什么时候抽芽,什么时候播撒种子。反复经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小学生克服观察中的无意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的能力。

三、按季节变化结合农村特有动植物,教学生写景状物

看见了,才会心中有所想。心中有所想,下笔才会有东西可写。因此,我经常根据季节变化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自己家的菜园,田间,路边,这里到处都有丰富的可观察素材。我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观察题目以及习作要求,构建了按季节写景状物的生活化作文。渐渐的,班里的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经常有新发现。

通过以上我这样的针对性训练,基本上解决了孩子没有素材可以写,避免了学生空想乱抄袭的现象,他们的观察能力逐步提高,作文写的也越来越精彩。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曙光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高职实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