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参与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时机与阶段研究

时间:2022-06-22 07:17:45

供应商参与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时机与阶段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3.6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阐明了制造商新产品开发的分类,将产品创新分为源头式新产品开发和过程式新产品开发。基于产品创新的类型,文章将供应商参与划分为供应商前期参与和供应商后期参与两种类型,并探讨了不同的供应商参与阶段对制造商产品创新的影响。

关键词:新产品开发 供应商参与 时机 阶段

相关研究概述

开发及改进新产品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制造企业的成功与否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其能否将正确的产品在恰当的时机推向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只有快速响应客户的要求,不断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设计制造成本,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作为产品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制造商有效地利用供应商的经验和专门知识,可以弥补企业的某些不足。供应商在新产品开发中的介入,对降低产品的成本和开发风险,提高原料采购的质量,缩短产品开发的时间以及提高新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研究的是,同为供应链模式,供应商参与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方式与程度的不同会对其成功率和竞争力产生怎样的影响。

很多学者对供应商参与进行了研究。如Liker等将供应商参与定义为“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赋予供应商适当的责任,让供应商可以提供其技术与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Brown和Eisenhardt(1995)指出,供应商应在何时介入制造商的产品创新项目是需要认真进行研究的问题。Fredrik von Corswant 和 ClaesTuna.lv(2002)指出供应商参与的时机是影响制造商产品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已经有学者对供应商参与时机进行了研究,但他们并没有考虑供应商参与的不同阶段会对制造商的产品创新产生怎样的不同影响。许多供应商参与的实例表明,如果供应商参与的时机不对,将导致供应商管理难度和费用的增加,难以发挥其在产品创新中应有的作用,更谈不上产品创新的成功了。因此,本文通过对不同新产品开发方式的分析,对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的时机和过程进行研究,并提出供应商参与产品研发过程的管理模型。

供应商过早参与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分析

(一)制造商受制于供应商的技术

在技术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供应商的早期参与会使制造商产生一种过度依赖。当供应商掌握了更多的技术和知识后可能会有机会主义的倾向,会以一种不合作的方式削弱企业对产品开发过程的控制。制造商很可能失去改善产品设计的自由并受制于供应商。

(二)关系成本提升

随着供应商参与程度加深,关系成本也会增加。那些在产品开发过程早期引入供应商的企业或是在技术发展中与供应商合作的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不同管理风格的融合和讨价还价过程中。这对合作双方来说意味着要在协调工作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在组织中就需要在双方的战略和操作层面建立正确的信息交换机制,这种关系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成本来发展和维护。

综上所述,供应商参与制造商的产品创新并不一定能带来产品成本降低、质量提高、开发成本和时间减少等效益。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的时机取决于产品创新的类型。在不同类型的产品创新中,供应商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作用。

新产品开发类型

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活动按新产品创新类型进行划分,可分为以下四种:

结构性创新指与当前生产系统相去甚远的新技术,其突出的特征就是新产业的创造以及老产业的重塑。

根本性创新指企业首次向市场引入的,能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产品或技术。根本性创新包括全新的产品或采用与原产品完全不同技术的产品。

空缺性创新指用现有技术来打开新的市场机会。这类创新建立在现有的技术能力之上,不断提高原有技术在新兴细分市场中的可应用性是空缺性创新的核心。

渐进性创新是通过持续的累积对产品特性产生显著效果。渐进性创新所涉及的变化都是建立在现有技术、生产能力和现有市场的变化之上。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是对现有产品和技术的明显突破,往往能塑造产品、市场、企业和用户之间新的连接方式,从而彻底改变竞争的性质和基础。空缺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则是对产品进行稳定、细腻的细化,通常只涉及较小的技术变化,对生产系统和技术知识的影响是渐进性的,建立在现有技术和生产能力之上。本文将上述四种产品开发类型归纳为两大类:源头式新产品开发(包括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和过程式新产品开发(包括空缺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其特点如表1所示。

不同产品开发类型的供应商参与时机分析

(一)供应商可能的参与时机

概括而言,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意的产生和概念设计。即技术开发阶段,指把新思想、新构思转变为新的产品原型或样品的过程。具体而言,它是企业为开发新产品而组织技术研究人员进行的构思创意,研制产品原型或样品,对产品原型或样品进行测试、评价及筛选等工作的总称。

第二阶段:定义和确定。

第三阶段: 产品开发和成型;生产开发,指企业把新的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它是企业在技术开发完成以后,到新产品正式投入批量生产以前,而进行的工艺流程设计、产品标准制定、工器具的设计与制造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第四阶段:商业化,指企业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新商品的过程。企业从事新产品开发需要经历技术开发阶段、生产开发阶段和市场开发阶段。它应该包括企业从构思开始,到新产品正式投放市场之前所作的市场调研、市场测试与评价等各项工作。

(二)源头式新产品开发与供应商前期参与

源头式新产品指制造商需要开发出和以往截然不同的产品,这通常意味着采用突破性的新技术、新材料。供应商的参与不仅能够分担开发成本以及开发风险,而且可以共享知识和经验,能够共同解决在开发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对制造商来说,通过对供应商资源的利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用较小的努力开发出更具创新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极大的提高了产品开发的成功率。

此时的供应商参与应从概念设计阶段开始。概念设计阶段所做出的决策对最终产品质量、周期时间和成本有重要影响,几乎决定了产品80%的总成本。供应商的前期参与可以提高知识的深度沟通,使企业能快速获得对产品创新可行性的识别,有效降低产品工程更改频率,同时有利于企业发现产品生产的新方法、新技术,进一步促进源头式新产品开发的实现。因此在概念设计和研发早期阶段提供技术支持的供应商参与显得尤为关键,供应商前期参与更有利于制造商源头式产品创新的实现。

(三)过程式新产品开发与供应商后期参与

过程式产品创新主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完成, 主要是针对现有的顾客市场并依赖企业现有的基础开展,创新程度低,相对风险较小, 资源和技术需求都较低。因此,制造商没有必要让供应商在产品创新的规划设计等前期阶段参与,更倾向于选择供应商后期参与,即在生产制造阶段参与。制造商根据收集的顾客意见提出对产品具体特征和功能的需求,供应商在此阶段可以根据制造商的反馈对某一零部件进行改进,降低其生产成本。

这种供应商后期参与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是制造商获得产品的市场信息并发现其不足后,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双方需要通过不断的信息沟通来对不同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达成共识,以明确哪些选择是可能实现并能使产品开发进行下去。

综上所述,制造商借助供应商互补的核心技术,能够缩短研发时间。同时,供应商的介入还能够减少产品创新过程的反复性,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提高产品创新效率和效益。制造商应根据产品创新的类型,在产品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引入供应商参与,从而以最有效率且最经济的方式发挥供应商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采用何种供应商参与模式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Walter,Achim. Relationship-specific factors influencing supplier involvement in custome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3, 56(9)

2.Finn Wynstra, Eric ten Pierick. Managing supplier involvement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 portfolio approach.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 2000(6)

3.Liker JK, Kamath R R, Watsi S N,et al. Supplier involvement in automotive component design:Are there really largeUS Japan differences [J].Research Policy, 1996, 25

4.Brown,Shona.L., Eisenhardt, Kathleen.M. Product development: Past research, present findings, and future direct ions[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5,20(2)

5.von Corswant, Fredrik. , Tunalv,Claes. Coordinating customers and proactive suppliers: A case study of supplier collaboration in product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2, 19(3-4)

上一篇: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性分析 下一篇:基于资源和能力的连锁企业竞争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