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题常见错因分析

时间:2022-06-22 04:57:33

高中生物选择题常见错因分析

分析近年来考生在生物选择题的得分情况,发现丢分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共性,失分的主要原因表现在:概念混淆、审题不清、思维定势、无法提炼有效信息、选项干扰等.本文就学生解答生物选择题时常见的错因归纳如下.

1.概念混淆

教材中有很多组概念,它们在形式上、内涵上、过程上相似,只有从本质上把握、区分这些概念、原理及规律,透彻理解,才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例1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O”内符号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分析 部分学生会错选B或C.学生对ATP、DNA、RNA和核苷酸组成的概念理解不透彻.虽然这些物质中均有“A”,也均与腺嘌呤有密切关系,但具体含义却各不相同.ATP中的“A”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核苷酸中的“A”是腺嘌呤;DNA和RNA中都含有腺嘌呤,但在链状结构示意图上,如果圈定的范围包括骨架部分,则为脱氧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如果只圈定“A”,则为腺嘌呤.正确答案:D

例2 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清除自身的损伤细胞,在这一个生理过程中,损伤细胞相当于( ).

A.病原体 B.抗体

C.抗原性物质 D.始终是自身物质

分析 这道题很容易错选A,原因在于没有辨明“病原体”和“抗原”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病原体是指入侵人体引发人致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等生物,抗原性物质是指会被免疫系统识别为“非己”类的物质.正确答案:C.

2.审题不清

学生解题时,不重视试题所提供的背景资料信息,不能全面细致地挖掘该题的限制条件、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审题不清,答题草率,从而导致错误.

例3 由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粉培育而成的植株是( ).

A.单倍体 B.二倍体

C.三倍体 D.六倍体

分析 有大量学生错选C,原因在于这些学生忽视了关键词“花粉培育而成”.正确答案:A

例4 下图表示细胞中的5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形代表一种有机物,下面列出这5种化合物名称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A.①-⑤:维生素、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①-⑤:酶、蛋白质、激素、脂质、维生素

C.①-⑤: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酶

D.①-⑤:激素、脂质、维生素、蛋白质、酶

分析 部分学生错选B.学生阅读完B项时,发现B项所列物质与①-⑤相对应,故会误选B项,但却忽视了题干中“最合适”这一限定词,因为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故酶⑤大部分被蛋白质④所包围,且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在五类物质中所占比例应该最大.正确答案:C

例5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至休克.该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分析 有些学生错选A, 原因是解题时忽视了关键词“休克”,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等字样,就马上肯定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正确答案:C

3.思维定势

是指学生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去思考问题,想当然地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习题、权威等“似曾相识”的答案或问题去解题.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错解.

例6 下列不同光谱,在同一光强度照射下,植物产生氧气最多的是( ).

A.白光照射 B.红光照射

C.黄光照射 D.绿光照射

分析 很多学生易凭借经验错选A,而忽视了本题的特定条件“在同一光强度下”,即同一强度的红光能全部被吸收,而白光只能部分被吸收.正确答案:B.

例7 牛胰岛素基因的编码序列共有306个碱基组成(不包含终止密码),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牛胰岛素有2条肽链组成,那么该胰岛素中至多含有多少种氨基酸( ).

A.20 B.49 C.51 D.153

分析 有部分学生错选C,是因为受思维定势的束缚,题目表面上好象考的是基因碱基数与氨基酸数量关系,但实际上本题考查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总共只有20种.正确答案:A.

例8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结果复制出来的绝大多数子代噬菌体( ).

A.含32P和35P B.不含32P和35P

C.含32P 、不含35P D.不含32P、含35P

分析 对本题学生很容易错选成C,而忽视了题干中“绝大多数子代噬菌体”这一重要条件.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所以子代噬菌体应含32P,而不含35P,但绝大多数噬菌体则是不含32P和35P .正确答案B.

4.无法提炼有效信息

是指学生在解题时,不能把试题中的文字资料、图形、图表、各种数据等有效信息提炼出来.

图1例9 (2014上海高考)如图1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和②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 ).

A.交换、缺失 B.倒位、缺失

C.倒位、易位 D.交换、易位

分析 有很多学生错选 B,原因是这些学生一看到过程②只有F没有m,就误以为过程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而实际情况是过程②还多出了一段原来没有过的染色体片段,表示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易位.正确答案是:C

例10 下表中P和p表示某地区某种生物的一对等位基因,表中数据能说明( ).

.1930年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数目接近

B.1970年杂合子的比例为18%

C.1970年后的较短时间内P的频率为0

D.显性纯合子更能适应该地区变化的环境

分析 有部分学生错选A,原因是把表格中显性基因P和隐性基因p的频率理解成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的频率,提炼信息有误.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由遗传平衡定律公式计算,1930年隐性个体的比例为0.51×0.51=26%,显性个体的比例为1-26%=74%,A错误;1970杂合子的比例为2×0.10×0.90=18%.正确答案:B

例11 将酵母菌培养在由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分析 常见错误是选C.有些学生根本未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分看待,或认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物繁殖,不能排除题中无关信息的干扰,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有机物养料,则酵母菌数量肯定越来越少,直至死亡.正确答案为B.

5.选项干扰

不少选择题的选项通常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干扰题支,似是而非,有较强的相似性、迷惑性,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例12 作物种植过密会导致减产,用生态学的观点可以解释为( ).

A.种植过密,使同种作物个体之间种内斗争加剧

B.种植过密,会导致害虫大量繁殖

C.种植过密,容易造成大面积倒伏

D.种植过密,会阻碍叶片采光和空气流通

分析 有很多学生错选B、C、D.本题的四个答案从理论上都是正确的,具有较强的似真性,学生在解题时不能排除与题干无关的干扰项,但B、C、D

答案都是从植物生理方面进行解释,而非生态学观点.正确答案:A.

例13 某男子因缺乏某种激素而导致身材矮小,智力发展阻滞,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他可能是缺乏:

A.甲状腺激素 B.雄性激素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分析 本题容易错选B或D.题目的干扰因素一是“身材矮小”,易理解为缺乏生长激素,干扰因素二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易理解为缺乏雄性激素.而综合各种表现症状,应该为呆小症的表现,是缺乏甲状腺激素所致.正确答案:A.

例14 一种鱼的雄性个体不但生长快,而且肉质好,具有比雌鱼高得多的经济价值.科学家发现这种鱼X染色体上存一对等位基因D-d,含有D的失去受精能力.若要使杂交子代全是雄鱼,可以选择的杂交组合为( ).

A.XDXD×XDY B.XDXD×XdY

C.XDXd×XdY D.XdXd×XDY

分析 很多学生错选A,原因在于忽视了含有D的失去受精能力,所以不存在XDXD的个体, 命题者设计了一个陷阱.正确答案:D

(收稿日期:2015-11-10)

上一篇:例析化学试题中对高锰酸钾强氧化性的考查 下一篇: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