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现存问题及其发展战略研究

时间:2022-06-22 05:33:12

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现存问题及其发展战略研究

一、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特别迅速,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既有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也有企业自身发展策略的问题。

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看,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准入、工商管理、税收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方面,面临许多困难和限制,这是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二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关的社会支持服务体系尚不够健全。这些机构的运作都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难。由于商业银行风险约束机制的加强, 许多商业银行不愿贷款给那些处于形成初期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尽管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了一些鼓励措施, 甚至提供一些担保, 但这主要针对那些有一定实力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企业风险较高, 且大多是民营企业。传统银行体制在资金的配置上存在着“逆向选择”, 即最需资金、资金生产率最高的项目往往因为风险较高, 得不到贷款, 而发展成熟、收入稳定的企业又成为银行追捧的对象, 因此,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银行来间接融资比较困难。同样在证券市场上, 由于服务对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直接上市有严格的资格审查, 虽有少数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获准上市, 通过股市融资对于创业时期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难上加难。另外,目前国外很多高新技术企业靠风险投资起家,但在中国,风险投资的引入时间较短,无论是从社会公众的认识还是从它的实际运作来说,还需要一段长时间的探索,尚难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发展策略存在的问题看,一是发展战略不明确使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陷入多元化陷阱。具体表现在:没有明显的优势产品,缺乏核心技术能力和核心经营管理能力;生产经营项目繁多,生产经营转向频繁;投机思想较重,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现象。从战略发展来看,企业在趋于有效经济规模以前,实施多元化经营往往是不经济的,一个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协调活动和可能造成的决策延误就会越多。与其说企业的多元化是出于调整企业单一产品、单一产业结构,分担企业经营风险的考虑,还不如说是企业在初创期追求高额盈利的一种短期行为。

二是产权不清和管理水平低下是制约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实践表明, 没有清晰的受法律保护的自然人投资主体或控股主体, 本质上就不可能产生对投资回报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足够关怀, 也就不可能形成严格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不可能保证企业健康成长和长治久安。凡是民营企业能做大的,其产权都是开放的,在封闭式的产权下是没法做大的。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出现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大都是以企业主式(包括家族式)或合伙式企业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其管理方式难以适应规模较大的企业,而业主(企业家)往往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它们具有本专业和本行业丰富的知识,但大多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其管理方式主要凭直觉或经验。前一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而后一方面则说明他们不擅长全面管理。事实上,绝大多数陷入困境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问题并非出在技术上,而是出在管理上。

三是人才技术制约导致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乏力。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上能否取得优势,最终取决于产品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保持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我国大多数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尚未形成积极的技术创新体系,如没有技术开发机构、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缺乏技术创新人员、设备、资金和信息等。还有就是相当一部分经营者有过强的风险规避意识,使其对技术开发顾虑重重,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动力,导致企业在经历了初创时期依靠一项新技术、新产品带来的短暂繁荣之后,昙花一现,很快被市场淘汰掉了。

二、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战略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总格局至关重要。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措施,营造良好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另一方面,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也要选择好符合自身优势的发展战略模式。

(一)政府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措施

一是政府职能要进行战略性转变。政府应该放宽市场准入的条件,开放一些诸如电讯、媒介等科技含量高的经营领域,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降低门槛,并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绩优评估、人才流动、激励、约束四大机制。政府职能的战略性转变关系到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成败。

二是政府要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予以税收优惠政策。目前,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与其它所有制企业相比,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税赋仍然不平等。税赋加重了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初期的纳税负担,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为有利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政府应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予以优惠税收政策。

三是政府要加强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支持。在总结近几年来探索风险投资体系的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在内的风险投资体系,从而使更多的技术成果加速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步伐。以政府行为来实现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与金融的结合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证。

(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战略模式选择

一是建立产权明晰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明晰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产权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使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变革组织形式,以先进的经营方式(如虚拟经营、外包、战略联盟等)推动其成长壮大。通过虚拟经营、项目管理和战略联盟等方式进行组织创新,是中小企业成功实施以小博大的经营策略组织要求。中小企业在建立了自己的专营业务的同时,可以与其他企业建立虚拟公司模式与网络制组织模式,这种由独立的企业组织起来的临时性公司,易于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具有灵活的经营优势。同时,虚拟公司能够动员众多的成员企业加盟,迅速融通巨额资金,综合成员企业各具优势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组成阵容强大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力量,从而又具有整体经营的优势,可以取得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规模经济效益,并达到能与大企业分庭抗礼的效果。项目发展模式,是借用项目管理的思路,对企业的新产品、新市场、新业务、新定单等进行“项目”管理,待时机成熟后再“转制”为子公司或者分公司的企业发展模式。

三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产业链促进其成长壮大。只有经过社会资源的整合,才能够发展整合产业链,产业链的整合主要是一种产权的整合,或者说是产融结合,就是通过一种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将处于不同产业环节的多个企业联合起来,在一个统一的资源调配过程中,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在这个阶段,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同一个集团下的控参股关系和同一个产业中的上下游关系。整合产业链,一是通过技术入股达到控股或参股;二是通过资本人股达到控股或参股,达到规模经营,获得超平均利润,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四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培育独特竞争优势,即核心能力,在行业形成主导地位和起“领头羊”作用。

五是加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产学研的结合。借鉴台湾的中小企业技术联盟的经验,我们的中小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也可组建共同的R&D组织,共同从事基础性和应用性开发,从而分散风险,降低开发成本。在搞企业协作的同时,大力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合作。

六是积极开展与其它所有制企业横向联营。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技术、人才的相对优势,经营机制灵活,但普遍缺乏资金、商誉、生产场地和进出口渠道。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可从优势互补出发,积极同其它所有制企业采取相互参股、控股、租赁、兼并等形式,借助其它所有制企业的资金、商誉等迅速实现规模经营,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同时也可带动其它所有制企业实现资产增值。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上一篇:清远市个私经济发展情况及趋势 下一篇:我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