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业到底有多强?

时间:2022-06-22 03:32:11

美国制造业到底有多强?

全球金融危机后,“重振制造业”成为美国一句响亮的口号。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必须找到加强制造业的方法,增强其竞争力。2015年美国要实现出口翻番。从2013年至今,奥巴马利用行政权力设立了4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试图引导美国制造业向技术领先发力。

美国制造业到底有多强大?哪些因素在支持美国制造业发展?最近,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两份研究报告回答了这些问题。

美国制造业强大的四个迹象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题为“美国制造业根基:四种强大的迹象”的报告,从产出增速、相对竞争力、相对生产力增速以及跨国制造企业的影响力四个方面出发,认为无论是从绝对还是相对角度来看,美国制造业都非常强大。特别是美国的跨国制造企业在海外投资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将工作岗位转移到了国外,其实际效果是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产量和研发投资。因而,美国媒体呼吁制定所谓促进制造业“回流”政策实际上是对美国发展制造业的破坏。

大部分人对美国制造业的认知建立在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的基础上。确实,从就业角度来看,美国制造业似乎在衰落。在过去几十年,美国制造业就业占全部非农就业的比例一直在下降。1960年,28.4%的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在制造业部门工作。2013年,该比例已下降至8.8%。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报告认为,就业数据仅能说明美国制造业的一个方面。从更直接的产量、生产力数据来看,美国制造业根基依然强大。甚至可以说,在过去两年,美国制造业的表现比中国制造业好。这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尽管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减少,但制造业总体规模(以制造业真实附加值来计算)在过去40年一直快速增长,2014年甚至会超过2006?2007年的高点。从1987?2013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增加了60%以上,2013年的产值达6万亿美元。不过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在下降。1959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例是28%,2013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0%。这说明制造业的相对规模在变小,但绝对规模一直在变大。而且,报告认为,并非只有计算机和电子两种产业是美国制造业的核心驱动产业。新的数据显示,交通设施、医疗设施、机械、半导体、通讯设备、汽车等领域的增长速度远超美国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也是支撑美国制造业的核心产业。

二是很多人担心美国制造业相对于其他产业的竞争力会弱化,实际上,不论与过去还是与其他产业相比,美国制造业的生产力一直在增长。从1960?2013年,美国制造业的个人生产值以每年3.3%的增速增长,而整个美国经济这一增速为1.6%。对生产力更广泛的评估指标――全要素生产的增长率比美国整体经济要快1.18%。

三是美国制造业产业附加值的增长速度快于全球制造业,这说明美国制造业比世界上一些其他国家要强大。从2009?2011年,美国制造业产业附加值占GDP的比例年均增速为2.2%,同一时期世界的这一增速则是-1%。美国制造业的增速远超法国和英国,甚至超过了迅猛发展的中国、印度和墨西哥。

四是美国制造业日益增长的海外投资使其在国内更强大。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收集的美国跨国制造企业20年的数据表明,制造企业扩大海外投资的同时会增加国内经济活动,其在海外增加的就业和销售也会带动国内的生产和就业,特别是在研发等高附加值领域。美国若以海外扩张将就业岗位转移到国外为理由,采取阻止制造企业海外扩张的政策,可能导致企业离销售市场越来越远,效果会适得其反。

三大因素支撑美制造业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题为“美国制造业复苏:小幅增加还是复兴?”的报告通过计量分析发现,美元汇率的竞争力增强、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廉价能源、美国劳动力成本下降等因素,正在推动美国制造业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说,虽然过去30年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下跌,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制造业的强劲复苏引人注目。从2009?2013年,美国制造业大约增长了20%。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制造业对全球制造业的占比自2008年后稳定在20%左右,与中国比例相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分析了推动美国制造业复苏的三个因素――

近年来,受生产率提高和劳动力市场变动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2002?2011年间,在G7国家中,美国是唯一经历了单位劳动力成本(ULC)下降的国家。而且,美国的劳动力成本相较于新兴国家的差距也正在缩小。

在页岩气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现在正呈现出能源繁荣的局面,享有比其他国家价格更加低廉的油气资源。美国天然气价格大约是欧洲和亚洲价格的1/4。

2008年之后,美联储长期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营造了“廉价美元”的局面。美元实际有效汇率(REER)指数非常有竞争力,2001?2013年,这一指数从约130降至92,为美国制造业及相关出口带来了明显的价格优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上述三个因素中,单位劳动力成本下降是推动美国制造业复苏最有力的因素。美国单位劳动力成本相较G7其他国家下降1%,其工业产出就可以增加0.8%。如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下降1%,其工业产出增加幅度将是0.2%。如美国与G7其他国家的天然气价差翻番,美国工业产出将额外增加1.5%。考虑到美国劳动力市场的长期疲软状态,美国单位劳动力成本将在未来几年持续下降,加之天然气也可能在未来长期处于价格低廉状态,美国制造业复苏将在未来延续。

上一篇:七家挂钩户都住上了楼房 下一篇:“民声档案”应落实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