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转向碎片聚合

时间:2022-06-21 08:42:14

大企业转向碎片聚合

大家都知道,小米和格力打了一个10亿元的赌。小米2013年全年销售额是316亿元,格力是1186亿元。以后到底谁会更大?我们都不知道,也不好预测。如果小米只做手机,再通过互联网销售的话,可能小米并不会被看好。因为一个企业如果只做单一产品的话,总是会受到围追堵截。但是这几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可能他们的技术都是最先进的,但是二者的资源组合方式是不一样的。2014年初,我们无法判断胜负;到了年末,或许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判断。要做这个判断,需要简单了解商业模式是如何演变的。

有效优势与无效优势

所有的企业都会面临四个瓶颈:成长空间的瓶颈,资源能力的瓶颈,大企业会面临资源效率下降的瓶颈,还有一个盈利瓶颈。那格力和小米,谁更有可能出现这些瓶颈?

要解决瓶颈,首先需要有产品定位,定位不是模式,也不是战略问题。做哪个产业,这个是定位。定位以后怎么组织资源有效实现,这是模式问题,也叫做战术,所以模式选择对突破瓶颈很关键。格力如果继续加强研发,没有问题。完全依靠自己强大的内在能力,这是非常常规的做法。常规做法情况下,需要强化内部的资源能力、研发能力、指导能力。但这个时候,就有可能会遇到 “创新者的窘境”。行业里的优秀企业,管理非常好,研发投入很大,最后居然失败了,这就是“创新者的窘境”。

所以《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作者的建议是,你不能放弃,必须要阻击。在传统模式下,你强化内部的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会带来高成本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按照常规做法,你的股票市值会出现规模递减,会导致你的投资价值增长幅度或者规模有下降。诺基亚的董事长也说,我们也一直很努力,但是败给了苹果,包括摩托罗拉、施乐,都难逃落败命运。

很多优秀企业有很多优势条件,但却不构成竞争优势。企业所有优势加在一块,如果不能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话,一样是叫高成本。企业取得优势花太大的代价,一旦对方有新的打法,就很危险。所以成本,包括优势,被分为了有效优势和有效成本。

比如说施乐,在英语里“施乐(Xerox)”就等于“复印”这个动词,这个品牌在行业的地位可想而知。但是施乐最后还是难逃厄运,为什么?施乐有一个超强的研发中心,但没有一个交易结构来支持,也就是说施乐懂技术,但是不会销售。施乐的销售队伍不济,敌不过佳能、理光。他没能把技术创新转化为价值,但投入了大量研发成本,这种没有价值的技术优势就是“无效优势”。

解决这一问题有两条路径。第一种从企业定义出发,站在客户价值做定义,比如乔布斯的苹果手机。手机应该干什么?手机能给客户提供什么?把这个定义搞清楚了,再来找方式实现。诺基亚就是对手机的定义出了问题。乔布斯换了一个定义,更加满足客户价值,所以乔布斯就赢了。

第二种企业家比较厉害,他们从原理出发,特别是跨界原理,比如特斯拉。比如我们现在用航空动力学来做汽车,一定是跨界。大家都知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速度提升一倍,就要改变源头,一个是从原理出发,一个从源头出发,才能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人类在商业领域也是不断使用新原理,新原理支持新模式,把企业的资源边界从地球换到银河系、太阳系,把原有的商业限制约束解除了,我们的创新约束才会解除。

产业组织新模式

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企业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眼下,对于企业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技术。它对企业营销手段的颠覆是巨大的,第一是改变了营销渠道;第二是大数据,通过互联网来精准预测,精准推送;第三是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交互。

互联网也改造了产业,第一种是产业主的变化,经过互联网改造以后,通过优化流程,简化效率,生产链上下游被串联到一起。企业加制造商趋向碎片化,未来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会有不同的变化,从细分产业专业化来讲,电商、服务,到一些专业平台,单向交易模式变为了“碎片化企业+多边聚合商”模式。

另一个变化是,工业化时期开始的企业内部资源和分工模式被瓦解。格力是非常常规的,研发制造一体完成。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的研发制造方式经济性下降,催生出新的内部组织和模式。客户、流程被分拆,同时会出现内部管理的焦虑,比如企业不再需要八千人的大规模研究院,八个人就可以了,创新外部化、分散化、独立化,冲击着企业内部流程和组织架构。

大企业要想做得灵活,必须要打开边界,打碎某些关节,提升资源能力、交易层次、扩大范围。小米一开始就是网格概念,扩大范围,同时化整为零。海尔把销售环节、研发环节打成碎片,不再用原来的组织方式了,做聚合业务的自主经营体,每个环节的参与者在这里都是平台玩家,而海尔则进化成为平台的组织者。

张瑞敏说,世界是海尔的研发部、人力资源部,这是因为海尔变成了“平台+创客+消费者”的一个产业综合体。在海尔的小微项目平台上,当一个项目处于创业阶段时,员工一般只有基本薪酬四五千元。当项目进入拐点,即产品开始有了客户预约,并且达到了最初签约时的拐点目标和额度时,在基本薪酬外,还会有超过既定目标部分的利润分享。

在第三个阶段,当小微项目达到“引爆点”,即有一定江湖地位后,创业者可以跟投一部分,比如出资10万元占股20%,创业者的收入除了基本酬、分享酬以外,还有分红。

第四阶段则是小微公司商业模式相对成熟时,在审核通过之后,除了集团的天使基金可以跟投,平台为小微公司对接外部资源和人才、提供人力资源、财务服务等职能。还可以引入外部投资人,帮助企业做大上市。

企业的聚合力

经济学家萨默斯说“当今最成功的人,他们最特别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点,而在于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在于他们能把很多东西结合在一起,在于他们能够发现人们从前看不到的模式。”

企业要有所创新,首先要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对企业重新进行定义。格力如果只做空调,它技术再领先,做得再好,也只是一家制造商。但如果重新定义,比如智能家居,那格力的市场空间一下就变大了。

什么是企业?在中国,如果把不同企业的产品抽象掉,还能用什么样的东西来概括他们基本相同的特色?大多数企业只是品类不一样而已,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归根结底,企业应该是资源能力掌控者的合约集,我们把商业模式定义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易结构”,本质是交易问题。你有资源,我也有,我们两个交易,后面再产生价值,所以企业是资源的聚合体。资源有四个类型,第一是归国家的,第二是归法人的,第三是归员工的,能力是掌握在个人手里的,还有一个对外部专业的掌控,所以做企业要有四类资源。

理解了企业本质,接下来要做的无非就是怎么聚合,也就是控制企业的方式。第一,投资控股,这是硬实力;第二,通过无形资产控制,比如专利、技术、诀窍,这是软实力;第三,通过交易方式,企业自己投资研发未必厉害,未必可以按需解决问题,但是外面力量可能可以解决,企业就去进行交易。所以两个模式一对比,很明显新的交易方式聚在一起,会大大降低成本。以海尔为例,他做了个销售环节变革:将八万员工化为2000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自主经营体,员工在与用户之间形成的全员契约驱动下自主创新,海尔就成为了碎片聚合商,大量的创新和创意会自主地产生和落地。

回到格力和小米的问题上,《长尾经济学》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认为,小米是“全球开放式创新做得最好的企业”,这可能也是小米敢于跟格力打赌的底气。

上一篇:赢得未来的企业 下一篇:谈一场关于未来的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