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三种策略

时间:2022-06-21 08:13:45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三种策略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与思考性的学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在总目标中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数学思考是其中之一。确实,只有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并且善于思考,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本文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浅谈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三种策略。

一、关注起点,巧设问题,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辨析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立足学生认知起点,在预设思维维度中让学生发现并生成疑点,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巧妙点拨,促使学生打开思维通道,直抵数学知识本质,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需要教师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有效的问题情境是数学思考的载体。有了问题,学生才有道理可讲。例如,邵庆德老师执教的“角的度量”一课中,邵老师自己通过前测,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用问题引领学生提出问题,一句“关于量角器,你有哪些疑问”引发学生提出了三个有效的问题:(1)为什么量角器是半圆形的?(2)为什么量角器上有两排数字?(3)量角器怎么使用?对第二个问题的处理,邵老师设计了读角游戏活动,学生在读角活动中暴露出认知的误区。邵老师顺势引导学生纠错,要求纠错学生讲清道理。在多次对话式讲理纠错的过程中,学生感悟出量角器有两排刻度的原因,以及必要性,凸显本节课知识的价值本质。这样,学生在有启发性的问题引领下,科学有序地推动课堂教学进程。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对话特别精彩,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明确知识产生的道理,促使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二、追思溯源,经历过程,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毕达哥拉斯说过:“数学重要的不是知道了什么,而是怎么知道什么。”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数学概念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记忆、模仿,那么对数学概念的本质理解和形成也将无从说起。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感知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才能深刻地理解数学的本质,无形中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在提升。数学每一个知识点都不会是孤立的,这些知识有着脉络清晰的逻辑起点,不同的知识点都能找到连接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让他们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引发思考,把握知识的本质。

例如:陈少敏老师执教“集合”一课时(初步探究集合问题)设计如下:

课件出示:学校成立课外小组活动,三(1)班同学参加音乐小组的有7人,参加美术小组的有5人,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多少人?

(1)提出猜想: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可能是怎么样的?(4号和5号两个小组活动都参加)

(2)操作验证:学生代表上台操作,启发思考。

(3)思维冲突:4号和5号同学应该放在什么位置?怎样表示更合理?

(4)初步建模:启发学生借助集合圈来表示。

陈老师在操作验证的过程中,让学生用纸片进行分组。在分组过程中,出现了障碍,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两人要怎么分。学生通过思考,给出了多种分组方法,结果都不足以说服陈老师。最后在边分边辩理的过程中,学生们找到了画圆圈的方法,也就是集合图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正是学生有计算人数的生活经验,陈老师紧抓这一生长点,给了学生足够的动手操作和思考时间,才让集合图的产生有了出现的理由。陈老师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知识,而是随着问题的出现,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让学生在多方探索交流中感悟新知。

又如,笔者执教“分数乘整数”时,先是出示20×3唤醒学生已学知识,再让学生尝试2/5×3。有学生出现6/15的计算结果,笔者让学生就“你是否同意他的想法”进行表决,出现意见分歧。有冲突就得分析讲道理,有学生用乘法的意义讲道理,有学生用分数加法的算理讲道理,有学生用分档囊庖褰驳览怼T谡庋互相补充、找道理中,学生立足已有经验感悟新知,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合理呈现,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一些重要的内容、方法和思想是需要学生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逐步理解和掌握的。将这些知识呈现给学生的时候,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它的呈现过程背后也是有其自己的数学道理的。教材的编排正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与知识积累,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中知识的编写意图,分析知识的呈现方式,使知识的呈现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递进发展;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即由直观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从中学会数学思考。

例如,苏赛丹老师执教“认识千克”一课,其中的教学进程如下:

1.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两个袋子,一袋装满黄豆,一袋装满饼干,哪袋重些?怎么判断?

2. 体验操作,感受1千克。(1)认识盘秤;(2)认识1千克;(3)初步体验1千克: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重的黄豆,用心感受1千克有多重,记住感觉;(4)认识大约1千克:估计几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建立1千克实际重量的直观表象;(5)深化1千克的质量观:通过估、称1千克的生活物品,要求先拿一个掂一掂,再估一估几个这样的物品大约1千克,最后用秤称一称,记录最接近1千克重量的物品的数量;(6)装米活动:先把想象的1千克大米装在袋子里,组员轮流掂一掂大米,根据感觉估计添加或减少大米,最后一个组员调整好后,把袋子打个结,最后放到秤上称一称。

“千克”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个质量概念,它是比较抽象的,而学生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苏老师通过让学生不断地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使学生充分全面地感知1千克的实际轻重。在这基础上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感知,有理有据地回答“几个相同物品大约1千克重”的问题。也会在最后的装米活动中,能够产生6个小组中有5个小组装出大约重1千克的大米的结果。这一精确结果在这样一堂由直观到抽象、循序渐进的课堂呈现中,又显得合情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他们在数学思考中成长。

学生只有学会思考,才会学有所悟,学有所成。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认真领悟新课程理念,读懂教学本质,读懂学生学情,巧妙设计教学,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王彬)

上一篇:高考时评类议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及矫正 下一篇:浅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高效互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