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门市部经营模式的成因及弊端分析

时间:2022-06-21 06:13:41

旅行社门市部经营模式的成因及弊端分析

本文以南京康辉旅行社为例,简要分析了目前仍普遍存在我国传统旅行经营中的一种模式――门市部经营模式。文章分析了门市部经营模式的形成渊源,通过实例举证了此种经营模式带来的弊端,旨在对我国传统旅行社的规范化经营产生一些借鉴意义。

在旅游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战略支柱型产业的今天,我国的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各种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旅行社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在过去的数月中,笔者有幸通过项目深入到了一家国内知名旅行社的控股子公司,即南京康辉旅行社进行实习调研。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该公司目前的主要经营模式为门市部经营。本文将着重对此种经营模式进行剖析。

一、旅行社门市部经营模式简介

所谓旅行社门市部经营,其实就是一直广泛存在于传统旅行社发展过程中的挂靠经营方式之一。挂靠经营指企业、事业单位或公民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其他企业法人名义对外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其中,允许其他企事业单位或公民使用自己名义的企业法人为被挂靠人;使用被挂靠企业法人牌子对外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或公民为挂靠人。实际上这种挂靠,具体到旅游法规中却并没有依据。因为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及《旅游法》规定,旅行社有开分支机构即分社的权利,同时旅行社也有在设立社所在的市域范围内开设经营门店的权利。分社享有组织、招徕、接待旅游者的权利,但门店只有招徕旅游者的权利。作为旅行社的营业网点,门店的业务范围有一定的限制。然而,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由于开设一家门店的成本远远低于开设一家分社的成本,因此门店超范围经营成为普遍的市场现场,有相当数量的门店无分社之名却有分社之实,采取连锁经营中的挂靠、加盟等方式展开运营。

笔者本次调查的对象――南京康辉旅行社采用就是典型的挂靠经营模式。南京康辉旅行社成立于1992年,是隶属于中国康辉国旅集团的一家控股子公司。从1999年起,南京康辉开始大规模实行门市部挂靠的经营模式。目前,其下约有50多家门市部,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直营门店。这些挂靠在南京康辉名下的旅行社统一被称为XX路营业部。每家营业部基本按照统一分风格进行门面装潢,大部分情况下他们会统一销售南京康辉总部所提供的旅游产品,但独立核算收入,自负盈亏,只是每年缴纳一定数额的费用给总部。如此众多的门市部目前看似活力十足,为企业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但在调查中,笔者也发现了这种“球”式的经营方式有其形成的特定原因,同时也是滋生目前旅游市场诸多问题的温床。

二、旅行社门市部经营模式的形成原因

旅行社门市部经营模式目前的旅游市场上之所以如此盛行,屡禁不止,屡整不改,是有其特定原因的。

首先,对旅行社总部而言,这是一种看似省心省力的经营方式。一些老牌的旅行社拥有各项旅游经营资质,以及部分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在于供货方的谈判中也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但是他们认为自己发展直营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宁愿将自己的品牌作为最大的商品变相售卖给需要挂靠的旅游从业者。另外,随着目前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大规模涌入旅游市场,很多传统的老牌旅行社感到应对不暇。为了更直接更迅速的获取收益,保证自己的生存,很多传统旅行社选择了这样的经营模式。

其次,对旅行社门市部经营者而言,这是一种简单便捷的创业方式。按照相关旅游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我国成立旅行社需要较为苛刻的条件和大量的质量保证金,这将很多旅游从业者挡在了成立旅行社的大门之外。通过挂靠老牌的旅行社,他们可以避免这些门槛,顺利获得经营旅行社的资质。另外,一些中小旅行社虽然按照国家能够从事旅游经营活动,但是受到规模和品牌的约束,不具备一些从业资质或者品牌不能够被旅游者认同。此时这些具备较为全面经营资质的老牌旅行社无疑就成为他们方便乘凉的大树了。

三、旅行社门市部经营模式的弊端

如上文所述,旅行社门市部经营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打了法律法规“球”而存在的一种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式,从本质上而言,这是一种不规范的经营方式。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是不胜枚举。

(一)管理关系不明确,规章制度实施困难

实行门市挂靠经营模式的旅行社,其总部(被挂靠方)与门市部(挂靠方)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门市部需要的是总部的品牌和一些产品线路,而总部得到的最直接收益则是门市部每年提供的挂靠费用,可谓各取所需。为了保证一定程度的品牌统一,门市部必须要使用总部提供的旅游合同、统一产品等等。但在利益的驱动下,各门市部往往并不情愿完全规范地实施总部的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由于并非直营,权责关系不能对等,此种情形下,总部有时也只能姑息。

以南京康辉旅行社为例,总部对于旅游合同的签订、出团日志的记录等各项流程和文件有着明确的规章制度,但各门市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漏洞百出。由于总部和门市部之间实际上并不构成明确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面对这些问题,总部只能监督为主,不敢过分管制。

(二)加盟方良莠不齐,经营风险增大

根据调查,笔者发现实施门市挂靠经营模式的旅行社在吸纳加盟方时很少能够对其进行较为严格的考察,因此门市部实际经营者的综合素质也是良莠不齐。这无疑又加大了旅行社的经营风险。仅南京康辉旅行社近期内就发生过两起这样的不良案例。一起是门市部经营者携出境游客保证金潜逃;一起时已结束加盟的前门市部经营者仍冒用南京康辉的品牌,私造合同和公章骗取游客旅游费用。这样的事件多次发生,不仅给旅行社总部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对其品牌形象也会带来极大的损害。

(三)暗箱操作,造成诸多游客投诉

虽然门市部使用了旅行社总部的品牌,按照合同要求,他们必须销售总部统一发行的旅游产品。但在实际操作中,门市部经营者往往并非如此。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他们会私自与其它一些地接社达成协议,销售一些非统一旅游产品。或者在实施旅游活动的时候,不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服务,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造成诸多的游客投诉。

在笔者调查期间,观察到数次有云南、桂林等地的地接社线路销售人员向营业部工作人员兜售线路。显然这些产品线路是游离于总部统一销售产品之外的。这样的产品线路被门市部私自销售给旅游者,一旦发生投诉纠纷,则会出现权责不明,相互推诿的不良后果。

(四)恶意竞争,影响品牌形象

旅行社门市部在财务上往往都是独立核算的,因此各家门市部实际都是完全独立的个体。由于销售的都是同质化的旅游产品,因此产生竞争在所难免。受到利益的驱动,旅行社门市部之间的恶意竞争现象更是屡有发生。以南京康辉为例,同一条旅游线路,可能在各家门市部的售价完全不同。

另外,为了适应当前旅游电子商务的人潮,很多家旅行社营业部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笔者以“南京康辉旅行社”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上得到了十几条所谓的官网链接,比如http:///、http:///、http:///、http:///等等。这些域名所链接的都是所谓的南京康辉旅行社,打开的界面眼花缭乱,各不相同。旅游者很难分辨究竟哪家才是真正的南京康辉,从而产生了对“南京康辉”这个品牌的不信任感。长此以往,旅行社总部赖以生存的品牌将一点点被削弱,甚至产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局面。

四、结论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旅行社门市部经营模式看似是一种双方互惠互利的经营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却是建立在法律法规的漏洞和诸多弊端之上的。如果被挂靠的旅行社总部不能够有效加强管理,建立起更为健康的双方平衡关系的话,很可能就会沦为救火队员的角色。长此以往,总部的品牌优势将被一再弱化,到最后只剩下空壳,这种脆弱的平衡将迅速被打破,从而导致两败俱伤。然而,门店营销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门店进社区,门店重体验,门店营销与线上营销的结合,都将成为未来旅行社门店经营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管理系)

上一篇:新形势下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发展思路研究 下一篇:校园快递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