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搞好基层文化建设与假日文化的关系

时间:2022-06-21 04:55:56

浅谈搞好基层文化建设与假日文化的关系

【摘 要】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和供给日益多样,对文化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在此背景下更彰显其重要性,假日文化逐渐发展为基层文化的组成部分,需不断加强其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创新,以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基层文化;假日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和供给也日益多样,对文化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必须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丰富日常生活相结合,与提高素质相结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层文化工作更彰显其重要性,只有大力建设基层文化设施,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为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活动,倡导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才能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的文化素质。

一、夯实基础,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基层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基层文化建设在当代国民经济生活中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高度重视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引领、推动作用,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保持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1、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文化工作的重心在基层,目前基层文化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总体上还比较薄弱,有的乡镇还保证不了一个文化站、一个图书室,已经影响了基层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以我县实际工作为例,我县加大了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先后建成大虎山镇、白厂门镇、段家乡等五个乡镇文化中心,并在一些较大的乡镇建起了若干个文化广场。芳山镇的四方台村和白厂门镇的石家沟村因文化广场活动开展的好,被评为省级先进文化村。这样不仅加强了对基层文化的管理,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很好的娱乐休闲场所,满足了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需求,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创建名牌文化项目。基层文化建设,要着力于组织生产和推介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要着力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活跃基层文化,发展群众性的文化等,吸引广大工人、农民、学生、职工等广泛参与,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文化形式上要做到创新、打造自己的名牌文化项目,使之形成规模,形成传统。我县开展的历届“歌手大奖赛”和“二人转大奖赛”便是这一名牌战略的集中体现,这两项赛事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切关注和热烈欢迎。从报名时的积极踊跃,到比赛现场的观众如织,无不体现了这两项名牌文化赛事的魅力。群众观看比赛的同时得到身心的娱乐;参加比赛的选手在比赛中得到锻炼,走出黑山并登上了更大的表演舞台。例如我县的二人转演员王小宝和孙丽荣,通过参加“本山杯”二人转大赛而成为了赵本山的门徒,参加电视剧《刘老根》的拍摄,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了黑山人的风采,展现了黑山县基层文化建设的成果。

3、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寻求多元化投资办文化活动。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必须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努力做到服务于当地群众。例如我县文化馆举办的历届歌手大奖赛均寻求商家赞助,我县的知名企业宏达家电商行和姜城宾馆都曾出资支持赛事;夏季的周末文化广场活动均吸引企业出资赞助,举办专场演出。这些做法,不仅活跃了当地的基层文化生活,同时,企业自身也得到了宣传。可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企联姻是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一个新途径。

4、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树立自身形象。推进自身文化设施建设和努力建立一支知识化、专业化的文化队伍,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基础文化设施是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生活、进行文化创造的物质环境和诗性空间;是基层文化的家园之本和立身之本;是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专业化的文化队伍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主力军;是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灵魂人物;是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中坚力量。一个地方基层文化的状况往往取决于这个地方基层文化队伍的状况。作为群文工作者,只有坚守健康、优秀的文化阵地,竭力提高业务素质,不断学习,才能顺应历史潮流,完成肩负的传承先进文化的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履行我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重要体现,夯实基础,把基层文化建设做得更好。

二、根植基层,发展假日文化

现在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供人们自由支配。可见,休闲的时间对于人的一生是何等重要,忽视和浪费假日就等于忽视和浪费人生的三分之一。所以,要安排好休闲时间,在休息中得到高尚情趣的享受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开展健康、文明的假日文化活动能使人们从有益的情趣中获得思想上的教益、知识上的积累、性格上的熏陶和美感上的享受,从而提高知识水平、增长才干,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基于此,假日文化就要坚持“健康向上、寓教于乐、服务群众、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宗旨,以弘扬先进文化、讴歌时代精神,推介现代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倡导以德治国的主旨,充分发挥教化功能,根植于基层文化这片沃土,加强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创新,以得到更大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休闲时间大大增加,假日文化也发展成为基层文化的组成部分。

1、滞后的基层文化建设,使假日文化成为低级趣味的代名词。曾几何时,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每逢节假日,人们便聚在一起,不知疲倦地打着扑克,搓着麻将。在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热衷于封建迷信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害人害已,还给社会造成了诸多不稳定因素。经济的落后,必然导致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所谓的假日文化已经完全成为了低级趣味的滋生地和温床,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开展健康向上的假日文化活动。有些人认为,假日文化不过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喝酒、蹦迪、搓麻将,结果使人们对“假日文化”完全失去了兴趣,而健康的假日文化活动得不到有效开展。

2、完善基层文化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假日文化阵地。基层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平台,在开展假日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让先进文化占领假日文化阵地,是基层文化部门面临的新任务。以我县为例,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县基层文化建设得到了很大改善。每年五月至十月,每逢周末都举办文化广场演出活动,吸引数万名群众前来观看;每逢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都有一些新颖、健康的节目在剧场、广场或社区等地上演,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假日文化生活;县文化馆还经常组织送戏下乡活动,以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现在,到书店、图书馆读书看报学知识的人多了,上迪厅、泡吧的人少了;品位高雅、讲究行为美的人多了;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的人少了;遵守社会秩序、讲究礼貌的人多了,打架滋事、行为野蛮的人少了;到文化场所活动的人多了,在家打麻将沉迷于赌博的人少了。这都是开展健康、文明的假日文化活动的结果。

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我们要真正做到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掘弃落后文化、抑制腐朽文化,全面加强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建设,打好基层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基层文化这片沃土上,假日文化这株新荷会越开越明艳。

上一篇:论医疗服务权的救济 下一篇:浅探中外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