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业竞争力研究评述

时间:2022-06-21 01:05:43

金融产业竞争力研究评述

摘要:金融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等是构成金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理论基石,且研究视角各有侧重和不同。金融产业是金融要素的空间凝结,金融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应该定位于中观视角,且在此基础上构建金融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金融产业竞争力;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9-0065-0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掌握着社会生活的命脉,它的产品种类、市场体系、经营管理以至新兴理论和学科等一系列的创新,使金融产业以超于寻常的速度扩大。随着经济金融化的发展,金融产业竞争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金融产业的竞争力,将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效率提高。尽管国内文献对金融产业的研究越来越多,但仍存在一些缺陷,缺乏全面、客观的金融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本文对有关金融产业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思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与评价,为构建更为合适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

竞争力的内涵十分广阔,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竞争力的各个方面展开研究。总体说来,竞争力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竞争力理论经济学、竞争力应用经济学和竞争力研究。竞争力理论经济学主要研究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基本逻辑、理论框架,运用抽象方法揭示竞争力的基本因果关系,建立竞争力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基础;竞争力应用经济学在竞争力理论经济学的指导下,运用应用经济学的方法、工具、模型和统计分析手段,研究竞争力的显示性现象和影响因素,以及各种现象和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并且对不同企业或者产业的竞争力状况做出判断和评价;竞争力研究则是对具体现实中的经验事实进行多方位的考察和分析,可以将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不拘泥于经济学分析的“纯粹”性,而尽可能贴近具体现象和具体问题,发现决定和影响竞争力的各种复杂因素,并就如何提高竞争力提出具体的对策性建议(金碚,2003)。竞争力的研究可以援引产业组织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区位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或企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政府管制经济学、超越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多角度论证竞争力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表明了竞争力经济学具有长久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探索空间。

竞争力的测量和分析一般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展开。微观层次的竞争力是指企业层次或产品层次的竞争力;宏观层次的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如国际竞争力。随着产业经济理论在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作为中间层次的产业竞争力也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三个层次的竞争力各有不同的内涵和侧重点,但彼此又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分别从宏观(国家层次)、中观(产业层次)和微观(产品层次、企业层次)几个角度来研究竞争力问题,它们是构成金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国际竞争力中的金融要素

金融长期以来被比作经济的主宰者,然而关于金融发展的指标以及金融为其他部门提供服务的效率如何衡量,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有学者建议采用生产性投资所需的回报率与中间储蓄回报率之差额来衡量;也有学者采用金融存量指标、流量指标与结构指标来衡量一国的金融效率。更多的学者侧重于国际(国家)竞争力的研究,将金融竞争力作为国家竞争力的一个方面:传统或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是从亚当・斯密创立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开始,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与自然禀赋等方面具有的相对优势;经济历史学家从制度演进的角度切入研究,强调经济体制及制度在国际竞争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长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与自然资源相比,人力资本更能决定一国或地区的竞争力;发展经济学认为,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王莉,1999)。迈克尔・波特则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理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表现,而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国内以下关键因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此外政府的作用以及机遇因素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这六大要素互动形成了“钻石”架构,将影响企业在某个地理环境下能否发展出持续创新、不断进步的能力。虽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定位于国家层次,但它的分析框架完全适用于对地区、州和城市等级别的分析(姜杰,2003)。虽然波特教授并未专门研究金融竞争力问题,但是他创造的这种思路和研究方法,却给后续关于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触发灵感的源泉和一系列实用的分析工具。如Cho提出的九因素模型,克鲁格曼的双重钻石模型,金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等都是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创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论坛和IMD开始着手研究竞争力问题,发展了一套竞争力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认为评价国际竞争力通常包括八个方面:国内经济、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国际化、基础设施和金融。在该体系中,IMD将一国综合竞争力分为了8类要素290项指标,金融竞争力作为其中一类要素,包括4类子要素27项指标。金融国际竞争力分为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和金融服务国际竞争力两个方面。前者再细分包括资本成本竞争力、资本效率竞争力和股票市场活力竞争力,后者主要体现为银行业效率竞争力。资本成本竞争力指筹集和使用资本需要付出的代价。它反映金融体系对资本形成的支持程度;资本效率竞争力是指获得资本的难易程度,事实上,这是指资本的隐性成本。股票市场活力竞争力是指股票市场为企业筹集资金、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方面的灵活性或效用。银行业效率竞争力是指金融服务质量的竞争力,包括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质量、金融监管质量和商业银行服务质量等,一个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体系必然对竞争力产生积极作用。这套指标明确了金融要素在一国综合竞争力的构成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为金融竞争力的评估提供了较为客观、全面的衡量方法,但是这一指标体系主要是针对国家总体的金融竞争力,很多指标如短期实际利率、汇率、国家信用等级等对一国区域层次并不适用。一些调查指标如金融交易的可信度是否得到保证、本国金融教育是否充分、内幕交易是否普遍、本(外)国公司进入外(本)国资本市场是否受限制以及金融人才是否容易获得等软性指标的量化难度比较大,原始数据的可获性差,在一国的区域范围内也不容易实施。

二、产业竞争力分析

有些学者认为,产业竞争力实质上就是一国产业与外国产业在国际与国内市场上对市场份额的争夺能力,也被称为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庞娟,2001);李创(2006)给出了系统的、可操作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即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背景下,在产业发展的特定阶段,一国产业通过对各种可利用资源的不断整合和创新,在国际市场上相对他国竞争对手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产品或服务,并能持续获得较高效益的一种综合能力。也有的学者认为,产业竞争力就是一定环境下产业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温宇静(2003)指出,产业竞争力就是指一国产业以其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所具有的更高的生产能力及生产效率,向国际市场提供满足需求的更多产品,并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刘小铁和欧阳康(2003)将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概括为五种观点:一是国家环境说。主要代表为波特的“钻石模型”,由于波特强调国家竞争力取决于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其钻石理论为中观层次的产业竞争力提供了理论借鉴;二是生产力+市场力说。代表人物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的金碚博士,即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他国的更高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产品,并持续地获得赢利的能力;三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说。代表人物是中国社科院的裴长洪博士,产业竞争力是指属地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它的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四是综合生产能力说,产业竞争力是产业的供给能力、价格能力、投资赢利能力的综合;五是效率能力创新说,产业竞争力是指属于不同国家的同类产业之间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由于学者研究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因而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也表现出多层次性。

目前,产业竞争力仍没有一致的定义,角度不同,定义就不同,当然指标体系的建立也有所不同。如魏后凯(2002)采取了五个指标评价某区域的工业竞争力,分别为地区工业在全国工业市场的占有率、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工业销售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加权平均值、高增长行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和加工工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企业科技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裴长洪(2002)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标准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显示性指标,用以说明国际竞争力的结果,主要是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两个指标。另一类是分析性指标,反映的是竞争力已经得到显示的解释变量或未实现的竞争潜力,可分为直接原因指标和间接原因指标。直接原因指标又可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与生产率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劳动生产率、成本、价格、企业规模等;第二类是与市场营销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品牌商标、广告费用、分销方式等;第三类是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售后服务网点和全球质量保证体系。温宇静(2003)将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划分为产业环境竞争力、产业要素竞争力、产业潜力竞争力和产业外向竞争力四个领域,并细分为十个二级分类。其中,产业环境竞争力是指一国实际的经济、政策及金融环境对提高产业竞争力所作的贡献;产业要素的竞争力则从产业自身的基础要素及高级要素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产业的经济实力、结构优势及产业科技实力和生产能力,这些共同构成了产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产业的外向竞争力是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这四个部分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有机整体。还有些学者将产业竞争力评价定位于将全国各地区产业进行比较,揭示各地区的优势和劣势产业,从而有效配合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一般从区域内不同产业之间以及同一产业不同区域之间两个方面加以评价。随着产业集群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有机结合,指出产业竞争力的新趋势,即产业集群决定产业竞争力,并尝试构建与之相关的指标体系。

不同的学者针对研究问题的不同,提出各异的产业竞争力研究范式,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准备,但是相关研究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大多数学者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局限于制造业,而对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产业的竞争力研究存在不足,没有把金融业作为独立的产业来整体、系统地规划和研究。根据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三产业的比重将日趋增加,而产业结构的提升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产业的演进有助于加速实体部门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其地位不容忽视;其次,金融产业既具备一般产业的特征,又是一种特殊产业,目前还缺乏全面、客观的金融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竞争力研究的其他方面

企业竞争力是竞争力研究的微观层面,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它作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概念而被最早提出。由于企业是国家内的生产活动单位,是产业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中国民财富的创造者,所以企业竞争力作为国际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是竞争力的源泉和基础。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的一系列特殊资源组合而形成的占领市场、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这些特殊资源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本、企业声誉、营销技术、营销网络、管理能力、经营者驾驭财务杠杆的能力、研究开发能力、企业文化等。企业竞争力的大小最终体现为获利能力、市场份额、企业形象及公众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同等。鉴于企业竞争力的多层次,不同学者分别从内部、外部寻求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理论论证和案例分析,提出了标杆管理、导入供应链管理、绿色管理和整合营销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为我国企业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提出建设性意见。

目前,有一些文章研究银行的竞争力,如浙江大学课题组对中信实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李萱(2000)对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都是具体的和分散的,不足以说明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概况。因此,焦瑾璞(2001)在这方面做出了贡献。他撷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样本,在收集了丰富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推导出了银行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及测试指标体系,进而提出了定量分析模型。他将银行竞争力分为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为银行业竞争力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框架。焦文的重点是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我国的银行业与国外的银行业进行比较,为提高我国总体银行业的竞争力献策献力,对国内各个区域的银行业比较则笔墨不多。

另外一些学者对保险业、证券业发展进程中的某些实际问题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对于金融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和补充。然而,总体看来,学者往往将企业范围界定在第二产业,产品竞争力也仅限于有型产品,有关金融企业竞争力、金融产品和服务竞争力的研究却相对不足。缺乏金融整体研究,即使撷取某一类金融产业(如银行业)进行分析,往往也由于数据的限制和研究视角的局限,中观区域层面的竞争力比较分析不足,忽视了时空尺度问题,而金融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衡量区域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成长具有强烈的空间依附性。它的演

进和功能提升提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持,也牵动了经济地域空间的扩张。经济崛起,金融先行,“十一五”期间,应该把提升地区金融产业竞争力提上重要日程,这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事实上,有关我国区域金融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区域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指标构建研究就更显不足。张军洲和殷得生、肖顺喜都以“区域金融”为分析和研究的主题,用了较大篇幅去探讨地区的金融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但张军洲缺乏对中国各地区金融数据的计算与分析,殷得生等虽然罗列了一些地区金融发展的数据,但没有统一的指标和可信的衡量方法(王子明,周立,2002);刘仁伍(2002)提出的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指数虽然全面概括、定义明确、标准一致,但是其评价标准及权重的确定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加之数据资料的可获性差,目前要进行这种量化评估还相当困难。王子明、周立(2002)虽然采用了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区域金融的分析,揭示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若干特征,但仅限于描述统计的数据分析,缺乏经济计量和案例分析等,其样本的选择也仅侧重于东中西部三大地带。有关竞争力的研究当中,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是相对比较完善的。城市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和评价指标一直在逐步发展和完善当中。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有北京国际发展研究院(IUD)提出的“城市价值链”模型和倪鹏飞的城市竞争力的“弓弦箭”模型和“飞轮”模型。虽然倪鹏飞等人于2004年做了有关金融发展的一些定量工作,但是他主要侧重于探讨金融中心的定位问题,其选取的城市金融中心定位指标体系致力于各要素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而且许多指标存在难以量化的困难,如制度竞争优势、法制健全程度、社会凝聚力、创新氛围、交往道德等,研究很难取得广泛的、高质量的问卷调查数据。目前,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并没有特别地探讨区域金融产业的竞争力差异,但是其思路和方法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

四、金融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金融既是一种制度,又是一种产业。它是金融功能的核心载体,金融产业的演进能够通过双重效率的改进,来促进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从而推动金融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因此金融产业是不可或缺的,它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金融产业就是指以经营金融商品和服务为手段,追求利润为目标、市场运作为基础的金融组织结构体系及运行机制的总称,是社会专业化分工的产物。金融产业的主体是经营货币资金及其衍生产品的经济实体,提供的产品是金融商品和金融中介服务,经营媒介是货币和金融工具,其构成要素包括金融经营组织、金融监管机构、金融产品生产和流通市场等,其性质可以归结为集合性经济组织和系统。部分学者却认为,目前,中国金融的基本问题是金融行政化运行,改革路径是建立金融产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而中央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都属于政府职能部门,不能包括在金融产业群体中,因此金融产业是由金融企业组成的以社会金融资源为利用对象,经过自己的加工以后能够为社会提供特有功能和规模的金融产品,并通过市场交换为社会为自身带来净收益的企业群体,不应该包括金融监管机构。

国内外从产业的角度来研究金融问题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其一,沿用产业组织理论的方法,以结构一行为一绩效(SCP)框架来研究金融产业组织问题。如杨德勇(2004)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深入研究了金融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金融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金融业的市场集中、金融业重组战略行为、金融业的创新行为、金融业的价格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产业政策。其二,以产业结构理论为基础,主要通过金融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研究金融产业,如吴献金、苏学文(2003)分析了金融业的社会贡献水平、金融业对国民收入的贡献水平和金融资源的利用水平等。其三,从一般产业属性角度研究金融产业,阐述金融产业的含义、性质、产生、成长和金融产业政策,如冉光和(1997)从金融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中国金融产业化经营目标模式、运行机制、发展战略四个方面对中国金融产业化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其四,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金融产业发展关系的阐述。如张作荣(1996)按照劳动地域分工的基本原理,基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宏观背景,从金融产业成长导向经济要素流转与重组入手,界定金融产业及其成长的实质,并从三个层次揭示了金融产业成长时空运动规律,重点讨论了金融产业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于尚艳(2005)结合东北地区金融产业发展的情况进行实证考察,对东北地区金融产业成长的现状、制约因素以及有关的模式选择做的系统研究。其五,以功能观为视角的金融产业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引入金融功能载体与金融功能外化的概念,进而将家庭、非金融企业、政府和金融组织统一于金融发展分析框架之中。如孙伟祖(2006)从金融产业演进角度研究金融发展的一般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以功能观视角系统地考察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阐释了基于金融产业演进的金融发展的新含义,初步构建了从金融产业演进角度分析金融发展的理论框架,丰富了金融发展理论与产业演进理论,并且运用构建的理论框架,研究了中国金融产业的演进,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促进未来中国金融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另外,有些学者还从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冉光和,2003)、农村金融产业成长(朱冰,2005)、区域金融产业成长的逻辑顺序(张凤超,2003)等角度对金融产业进行研究。

在金融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方面,熊德平(2003)根据竞争力和产业经济学对产业的界定指出,金融产业竞争力是内生于金融系统的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制度竞争力、金融政策竞争力和金融企业竞争力三个相互协调的子系统构成的统一体。金融制度竞争力是指金融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不仅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等正式制度,还包括道德、文化、习俗、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金融企业竞争力是金融产业竞争力的微观基础和着力点,包括金融企业的商品竞争力、形象竞争力等。金融政策竞争力是指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在基本制度背景下,所制定的促进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包括金融市场发育、金融机构设置、金融交易监管、金融市场竞争度、金融产业组织化程度等各个方面。目前,还没有一套公认的可以全面、客观衡量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金融产业成长是对金融产业量变与质变双重规定性的确认,因而要求依据多种成长指标综合衡量金融产业的成长状况。量变的成长指标是指在金融组织体系多元化基础上的经营规模、业务种类、服务领域等方面的量变,以及由此导致的金融资产总量的变化;质变的成长指标是指市场化机制作用下的金融组织体系运行效率的改善。殷兴山(2003)构建了金融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指出金融综合竞争力由金融聚集力、金融区位力和金融资源力构成,但是其

指标构成相对简单,没有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而且该指标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范畴而言的;于尚艳(2005)将金融产业成长的量性指标概括为金融产业组织扩张(即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和基金业的规模集中度的衡量)、金融产业生产能力的扩张(即金融企业生产能力提高和金融产业整体规模扩大的综合反映)、金融产业的区域扩张(即金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突破区域界限,导致金融产业在区域间转移,达到市场需求边界);质性指标包括结构指标和效率指标,包括金融产业成长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以及金融产业的宏观效率、微观效率和市场效率。其指标体系虽然全面,但是有些指标难以量化,如金融产业的市场效率,有些指标的界定不够合理。如金融体系结构指标,它是金融产业内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和基金业的结构关系。于文指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所进行的金融活动在总体金融活动总量中的比重应该逐渐增大,这意味着社会融资的主要方式由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从而金融产业不断发展和演进。这一观点是存在问题的,众所周知,经济中存在银行主导型(以日、德为代表)和市场主导型(以美、英为代表)两种融资方式,它们在特定的国家和历史时期都有效发挥了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因此关键不是哪个比例多一些,而是融资效率。另外,于文提到的金融产业成长的空间结构指标是在假定金融产业成长遵循倒U形规律(即先集聚、后扩散,区域金融差异先拉大、后缩小的规律)的基础上设定的,而笔者已经专门撰文指出,这一规律未必成立,因此该指标是否纳入金融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尚待商榷。

五、现有理论的简评与思考

金融产业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创造系统和产业运行规律,随着经济金融化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金融产业竞争力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它的分析借鉴了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众多的学术成果和结论也反映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对金融产业竞争力的不同理解。通过前文的论述,也可以看到现有研究的不足:第一,金融产业的内涵尚没有统一,对其论述比较凌乱,缺乏逻辑性强的分析框架;第二,定量分析不足,缺乏金融产业竞争力的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评价方法;第三,对国际范围内的大区域内部金融问题研究较多,而对一国范围内的区域、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金融产业成长的研究相对不足,这涉及到金融产业研究范畴的定位问题:由于金融产业具有强烈的空间依附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是由初始配置、积累、沉淀的金融资源,以及参与地域运动后的金融资源与各地域空间的具体条件凝集而成的专业部门组织,因而它必须有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承载。在研究金融竞争力的时候,金融产业竞争力的宏观层面已经包括在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当中,某一微观金融企业的竞争力可以更多地借鉴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方法,金融产业是金融要素的空间凝结,因此我们将金融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定位于中观比较合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金融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的研究框架。

上一篇:浅谈加强高职学校的信贷资金管理 下一篇: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