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智能的培养

时间:2022-06-21 07:59:18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智能的培养

【摘 要】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的程度及规模日益深入和广泛,人类生活的范围已从地表扩大到太空,深入到海底。为了正确认识并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智能培养呢?我认为有下列几点。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本人认为在地理教学中不能单纯的传授地理知识,而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学生智能的培养,学生各种智能的提高,是通过知识的掌握运用而得到发展的。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的程度及规模日益深入和广泛,人类生活的范围已从地表扩大到太空,深入到海底。为了正确认识并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智能培养呢?我认为有下列几点。

地理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是我们地理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兴趣往往成为学生认识新事物的一种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发生浓厚兴趣,就会去观察、思索、想像、分析比较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而发展和提高学生智能。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由于中学地理教学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往往以宏大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为观察对象,所以观察方式较其它学科更为全面,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直接观察和实验观察,解剖观察和对比观察等方式都会被经常运用。在地理学习的感知阶段就应重视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不仅可以熟练基本技能,还能提高感知能力,培养观察力的重点。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手段,它在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和门户,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有关事物鲜明而具体的印象,经思维活动的加工、提炼,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获得知识、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手段。地理观察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类。前者是指天象、天气、地形、地质、河流、植被等事象的观察。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按照客观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创造者以敏锐的感觉,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经过创造想像,推理判断,获得新的、独特的认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思维方法去获取和掌握地理知识。这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发展学生智能的核心。地理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在学生已经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上,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如在讲述气候部分时,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插图,然后设问:“亚欧大陆两侧纬度相当的欧洲和中国,欧洲西部的气候表现了海洋性的气候特征,而中国的东部是季风性气候,为什么?”要善于通过启发学生敢于、勇于、乐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对于大量的没有亲历过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要根据图像显示和语言文字描述在头脑中构造出形象,这是感知的结果,也是思维的起点。对于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要进行加工改造,构造出新的形象,进而展开形象思维。

知识的积累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的基础,而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是扩大知识领域的必要条件。我们地理教师在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智能不断得到提高。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提高国民素质看作是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基本策略。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思路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变知识教育为能力教育。这充分体现教育与时代的统一性,因此,教师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国家的重任,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实施者,在教学实践中,就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改进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智力,以迎合时代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问题创设的几点见解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母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