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化内镜技师的带教体会

时间:2022-06-21 03:03:20

浅谈消化内镜技师的带教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并总结消化内镜技师的带教经验及方法,旨在指导内镜技师能更好地配合消化内镜医师完成内镜诊疗工作,以适应当前消化内镜下治疗的飞速发展。方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内镜技师的等级而制定相应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以满足消化内镜下不同级别治疗的需求,并观察带教效果。结果:实习内镜技师在笔者所在内镜诊疗部学习结束后,在各自岗位上进入角色快,独立工作能力强。结论:根据等级对消化内镜技师进行因材施教的方法可达到良好的带教效果。

【关键词】 消化内镜; 技师; 教学

中图分类号 R85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158-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89

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内镜下开展的治疗项目不断增多,各种新的技术、理论、观点、方法层出不穷。内镜技师不但需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还应具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临床技能,才能配合医生完成多项新技术。目前,我国消化内镜技师的培训尚无统一的制度,如何培训和评价消化内镜技师也无共识性的意见和方法,有关该方面研究少有报道[1]。笔者从事内镜技师工作15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具体实践总结如下。

1 内镜技师的条件

消化内镜技术是结合了医学、影像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技术,要求从业医师及技师人员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1]。学习内镜技术或操作的人员需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及层次,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内镜技师三个级别,要求内镜技师需掌握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消化内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消化内镜的结构和性能、内镜清洗消毒要求、内镜附件的功能和使用,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工作中注意患者的感受,经常与患者保持沟通,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取得患者的配合,不允许为了自己学技术增加患者的痛苦,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2]。

2 理论知识

2.1 初级

初级指初次接触消化内镜中心工作的技师,理论知识主要有:(1)熟悉消化内镜中心的工作环境与流程;(2)掌握内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和术后注意事项;(3)掌握内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4)了解各种型号的内镜及其部位名称和主要功能;(5)正确掌握内镜与主机的连接和拆卸规范流程;(6)活检钳的正确使用方法、活检动作要领;(7)掌握胃腔、肠腔的解剖结构和胃镜、肠镜在人体腔内时典型部位的名称;(8)正确处理病理标本。

2.2 中级

中级指能熟练独立完成初级内镜技师工作内容者,理论知识主要有:(1)掌握内镜治疗患者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掌握术前的准备方法和术后注意事项;(2)掌握内镜的测漏方法;(3)规范化清洗消毒内镜,防止交叉感染,保证内镜检查安全;(4)熟练掌握内镜下常规治疗的术中配合;(5)掌握急诊内镜检查与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6)掌握内镜设备的结构、性能、各个孔道的位置和作用,当内镜或主机不能正常工作时,能及时准确的排查简单的故障;(7)掌握内镜正确的维护及保养方法,延长内镜的使用寿命;(8)熟悉各种内镜附件,并正确使用、洗消和维护;(9)熟悉内镜资料的收集、查找、整理及统计;(10)熟悉内镜图文系统的基本维护。

2.3 高级

高级指能熟练独立完成中级内镜技师工作内容者,理论知识主要有:(1)熟练掌握内镜检查治疗中发生并发症时紧急处理的方法,具备积极配合术者抢救患者的能力;(2)掌握内镜下各种治疗的术中配合,积极配合医生开展高难度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3)掌握内镜与主机小故障的排除维护;(4)能正确判断内镜设备工作状态,判断内镜或主机故障原因,评估是否需要厂家维修;(5)积极参与开展与研讨内镜新业务、新技术。

3 实践技能

3.1 初级

对于初次接触消化内镜中心工作的技师,进入内镜中心工作,应熟悉内镜中心的环境和流程。消化内镜操作需要适当的胃肠道准备,目的在于使内镜视野清晰,操作方便,减少术后并发症,所以首先安排初级者在分诊台进行预约分诊两周,严格掌握内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安排患者正确进行检查前的胃肠道准备工作和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如进行上消化道检查的患者要求在操作前6 h禁食、禁水、禁药,而行下消化道检查则需在检查前2 d进食易消化、少纤维无渣的食物,检查当日上午服用洗肠液清肠,至排出粪水清亮为佳;第三周指导初学者正确把持内镜的手法,取挂内镜时应一手持操作部,另一手持镜身软性部分,轻拿、轻放,不能做锐角度的弯曲,切忌使镜头部与硬物相撞;了解内镜设备各个部位的名称与主要功能,掌握内镜与主机的连接和拆卸规范流程,重点强调正确安装防水盖;第四周学习《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规范化清洗消毒内镜,防止交叉感染,保证内镜检查安全;第五周在内镜检查取病理活检中,示教正确使用活检钳及标本采集:取出活检钳首先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然后通过活检阀送出活检通道,打开钳子口,在病变部位夹取组织后,轻柔拔出活检钳,用小镊子将组织夹取放入10%福尔马林标本瓶内固定,强调不能在活检通道内打开活检钳,以免损伤内镜。

3.2 中级

能熟练独立完成初级内镜技师工作内容者,进入中级阶段。作为助手的消化内镜技师的操作配合手法非常重要,不经过专业培训的技师不能顺利完成内镜下复杂治疗的配合工作。例如:在使用圈套器电凝电切息肉时,同样大小的息肉,在不同的部位圈套器收拉力度是不一样的,收得太紧容易造成机械性切割致出血,太松则损伤到周边正常黏膜组织,严重时导致穿孔;出血点黏膜下注射时,注射应缓慢适度,避免出现医源性出血;安装释放各种支架时,如果手法不熟练,可导致导丝置换移位[4]。特别强调禁止在钳道管内张开治疗器械,送器械的过程中先将镜身处于自由位,待器械从管道伸出后再调节角度,做内镜下治疗时器械应伸出钳道管前端≥2 cm,对准治疗目标再踏开关[5]。因此让初学者用一些废旧的附件在体外反复练习,同时手把手教,并传授自己的手感和好的配合习惯、手法,使其尽快掌握操作要点。

消化内镜中心的设备有多种,维修费用昂贵,内镜技师的正确应用决定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检查前应对仪器、附件、电脑等进行检查测试,如白平衡、测漏等。测漏是笔者及时发现内镜漏水、防止内镜发生严重故障的有效措施[6]。于每日内镜检查前进行,将内镜全部浸泡于清水中,连接测漏仪,启动气泵,弯曲部前端橡皮管即膨胀,仔细观察整条内镜有无漏气,然后轻轻旋动角度旋钮,观察螺旋部位及弯曲部有无漏气。如有漏气,见气泡连续冒出,应立即将内镜从水中取出,妥善放置,并及时报修。反之,说明设备良好。对于如开启主机后无图像输出、检查中送水送气不畅、吸引突然中断等故障,应能及时排除。

内镜是介入人体腔内进行操作的器械,消毒和防止交叉感染是进行内镜安全操作的重要环节[7]。为阻断感染途径,使用后的内镜应严格按照《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床侧清洗水洗酶洗清洗消毒灭菌清洗)进行清洗消毒。

3.3 高级

能熟练独立完成初级内镜技师工作内容者,进入高级阶段。分析讲解使用中仪器设备易出现哪些故障,如何评估故障,哪些故障能自行维修,哪些故障必须报修。对于内镜下风险较大、较为复杂的治疗操作,如硬化剂、组织胶治疗术、EMR、ESD、POEM、STER等,需手把手进行教学,重点讲解操作流程技巧、注意事项,对于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和年老体弱者应该由经验丰富的技师配合,遇到复杂情况,带教老师应及时接手,避免操作时间过长,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

4 带教效果评价

带教效果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1)不管对于哪个等级的技师来说,内镜诊治的适应证、禁忌证、紧急事件(术中并发症、抢救、坠床等)的处理、消化内镜的结构必须熟悉,消化内镜及其附件的清洗消毒程序必须严格遵守;(2)对于不同级别的技师,需考察相应等级镜下治疗的配合技巧及相应器械的使用是否熟练;(3)操作过程的人文关怀,笔者所在内镜诊疗部对前来学习的技师严格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带教后,各级别学员完成学习课程后均能熟悉或掌握内镜诊治的适应证、禁忌证、紧急事件的处理,熟悉内镜的结构并能处理常见的故障(如内镜管道堵塞等),各级别技师均能完成相应级别内镜下治疗的配合,并能做到在术前安慰患者情绪、减少患者对于治疗的恐惧感,术中主动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术后交代好注意事项,因此各学员均能在自己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快速进入角色,独立工作能力强。

综上,消化内镜技术在诊断和治疗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不可预见性,工作性质既不同于临床科室,又区别于外科手术室,有其特殊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在培训的过程中,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医学知识进行重点讲授,采用理论授课+实际操作的方式[8]。内镜技师需具有反应敏捷、前瞻性判断、主动配合的能力、抢救能力和应急能力,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并接受专业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孟江云,彭丽华,杜红,等.消化内镜技师培训方法探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18(7):638.

[2]冀明,张澍田,于中麟.研究生、本科生消化内镜带教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3,5(3):71.

[3]杨云生,刘庆森.实用消化内镜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

[4]黄升金.内镜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急性出血的临床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6):4.

[5]张学芳,陈秀兰.内镜的维护与保养新进展[J].医学工程,2010,10(18):124.

[6]孙敏.电子内镜系统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J].医疗装备,2014,27(3):65.

[7]杨云生.消化内镜的规范化操作[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8,20(4):195.

[8]周杰仪,王淑和,郑秋光,等.分析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的方法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89-90.

(收稿日期:2015-09-17)

上一篇:无痛分娩措施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一篇:四级听力改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