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时间:2022-06-20 01:57:37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实施对教学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意义。高效的教学课堂往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课堂的教学。本文先对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现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再结合沪科版的教材,对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进行相关的分析,希望能促进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教学质量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信息量急剧增长的背景下,数学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背景下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判断和科学的选择,同时也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手段。但同时,数学作为一门对学生具有较高要求的学科,尤其是随着当前新课改的进行,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是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必然。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对“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这一课题进行相关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初中教学的课堂模式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担任着主体的角色,学生不但没有自己表现的机会,同时也难以形成自己的思维。这和新课改的重要特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在课堂的教学中启发和诱导学生相违背。

(二)课外学习单一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实行的仍然是题海战术,学生的课外学习仍然是练习题,繁杂的课外练习题不但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所起的作用不大,同时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这与新课改要求的数学学习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宗旨相违背。

(三)教学标准单一

当前初中数学的标准主要是以分数来作为主要的标准,学生的分数化等级的局面难以改变,许多教师往往以单一的成绩来评价学生,而忽略学生的背景和数学基础,这种单一的模式非常容易给数学成绩相对不好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也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教学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历程进行全面的了解,成立多样化的激励模式以及多元化的目标评价模式,进而激励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教学课改的关键是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在沪科版八年级《全等三角形》的教学时,笔者就先让学生按照本人要求的三角形的角与三角形的边来动手裁剪两个三角形,然后将等边的两个三角形进行对比,并对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进行相应的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学生兴趣的激发对课堂的良好进行同样很关键,教师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有多方面。首先,为学生创建问题的情境,实施情景教学。比如说,在进行沪科版教材中初中三年级《概率》一章节的讲解时,笔者为了让学生对“概率”这一知识有兴趣,先在课堂上展开一个猜扑克牌数字的游戏,然后再转移话题,引出“概率”的知识点,以此来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的特点来辅助教学,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在讲解沪科版教材中“轴对称”“中心对称”等图形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将教学的对象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

(二)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教学的差异性

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需要将数学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抽象的数字转变为直观的事物、学生比较熟知的事物,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还要特别注重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与学习能力进行差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差异性教学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促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自我满足感。

(三)创新教学方式、探索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与学作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对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探索学生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下教学大纲的内容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案,最终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其次,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师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实现思考、交流,进而更好地对数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操作。

由以上可以看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育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针对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诸如课堂模式单一、课外学习单一、教学标准单一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相关的人员切实做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教学的差异性,创新教学方式、探索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与学习的效率,最终推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斌.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浅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12).

[2]顾大柱.新课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意义与完善措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2).

[3]董慧英.新课改下多媒体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2).

[4]刘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05).

上一篇:对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提问能力关联度的研究 下一篇: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