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的艺术姿态的审美特点与歌唱的感觉

时间:2022-06-20 12:18:00

浅谈歌唱的艺术姿态的审美特点与歌唱的感觉

摘 要:声乐表演艺术,近年来在广大群众文化中有了很大的发展平台,随着媒体的平台,推出了许多基层艺术人才,无论是从歌曲的内容和形式上、演唱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演唱水平上显著提高,代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特色演唱风格的教学理念“声情并茂,技艺结合”,但我认为内容美、音乐的和声美、还有歌唱起来后的张力美是我追求的境界,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的审美理念。本文就歌唱感觉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声乐;表演艺术;艺术姿态;审美特点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19-01

生活中自然呼吸是与你的生活状态及思想、情绪、情感全然一体的,是无意识的。歌唱虽是有意识的强呼吸,但必遵循其自然性,训练歌唱呼吸为的是加强呼吸肌力量,使其在自然基础上有更强更自如的适应性如。呼吸与歌唱形成一种关系运动,这种关系便是呼吸支持歌唱,而歌唱又锻炼了呼吸,歌唱中锻炼出来的呼吸状态才是真正自然的行之有效的歌唱呼吸状态。不能为呼吸而呼吸为气而气,单纯练气是气功学的事而歌唱锻炼呼吸是歌者要确立的思想。根据对自然呼吸的体验,歌唱呼吸要始终注意以下基本点。

一、十分明确地将呼吸主动部位放在肋下的横脯膜部位

膈膜主动既可扩充胸下围,又可促动腰腹,这是一种最自然而没有强制的呼吸。腰腹横膈膜而动的这种呼吸方法不是局部着力,它能使整个身躯呈现出下稳上松的歌唱状态,身躯舒展,重心稳定,能有效地防止气浮气浅气短。

二、吐字发音和声音延续要保持吸气状志

吐字发音和声音延续要保持吸气状志,像吹唢呐,声音延续很长,鼻腔却一直在吸气。有人说吸着唱,吸着唱是控制气息的好方法。

三、要把声音负荷的支撑力放在横膈膜的腰肌部位

把音管松开,把肩松开,把胸松开,气是贴着松弛的发音部位与共鸣腔件流动的。这就是人们说的“贴开”唱法。歌唱的气力像划船,船身投放水上,船的负荷山水承受,而不是出撑船者承受,撑船者的力量在于划浆,在于船桨对于水的拨动。这是声音放在气上保持在气中的感觉。

四、气息是声音运动的动力线

支配呼吸为的是歌唱,因此气息受歌唱的吐字发音和声音延续、扩充、通达意念的支配。这与生活中的劳动、体育运动自然支配呼吸的感觉一样,只有树立以字、声、气、情、腔融合的意识支配歌唱呼吸,才能促使呼吸与歌唱的协调统一。才能使气息运作有明确的目的性。

五、歌唱呼吸训练主要是对吸气肌肉群

以膈膜为主动的深吸气时被拉紧的肌肉训练,准确的歌唱呼吸概念,应该是呼气和吸气状态的保持。没有吸气肌肉群的充分运动,空气就不会充分进入,因而就不会有充裕的气量:没有吸气肌肉张力的稳定和保持,就不舍有与呼气肌内收缩排气相抗衡的力量,呼与吸是一对矛盾,但吸是矛盾的主导方面。吸气状态稳定是肘呼气的牵制,气由此变长。储存腰腹,吐字发音只用很小的气量,吸气的充分,用气的节省就是一种歌唱技巧。发音咬字的部位是气的出口,在出口处支配气流是最合理、最节省,也是最灵活的控制呼吸的方法。口咽咬字吐字的阻抗力与喉头向下的挡气是对歌唱呼吸控制的方法,气的储存与有效的支配与控制是歌唱状态内在动力、活力。下方储存,上方使用,储存与使用的部位要垂直对应。

六、低音撑起,高音放松

唱低音时,往往松懈,唱高音时又往往过于紧张,这两种倾向都会导致喉头逼紧和声腔不开,为此,唱低音气要撑得起撑得住,唱高音时要有意松弛,松弛为了缓冲,缓冲会更有气力。歌唱呼吸是长久训练过程,是以歌唱锻炼的过程。歌者要始终把握三点:一是膈膜这个基础部位的主动性、灵活性、坚定性:二是要注重以膈膜为推动力的腰胆扩充向下的动作;三是把握气息下沉腹底,上贯额眉的通达感觉。

共鸣腔及其使用:一个物体震动引起近旁其他物件或本物体内部空间震动,它物体和本物件空间震动又加强了原物体蛙动,这种现象叫共鸣,也称“肋振”。共鸣的条件是物件之间基音或泛音的震动频率相同或互为倍数。这就是共鸣的原理。我们追求共鸣声音效果时必须遵从这一原理。根据实践的体会,无论是高音还是中低音,均要以高音焦点加以控制,有了高音焦点牵制,中低音就不会脱落散落,尤其是声音由高至低的行进时更要注意头腔焦点不要失掉。歌唱共鸣有高、中、低三个层位,高音明亮穿透,中音刚强有力,低音浑厚宽广。

决定音管调控的关键部位是喉口和咽腔,即喉头后上方发音的管口,这个部位伸缩扩张调控着整个的发音和批鸣机制,牢牢把握这个部位,锻炼这个部位肌肉的灵活和坚韧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管口的肌肉是括约肌,它可以伸张很大,也可以收缩很小,对声音需求有极大的适应性。

综上所述,只有在正确艺术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才使得艺术的科学的方法得到检验,我们的艺术文化事业才能融合发展和不断提高。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更好的与世界人民沟通。

参考文献:

[1]师洪震.浅谈歌唱艺术的审美意识[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3):61-63.

上一篇:局域网内ARP病毒的防范 下一篇:试谈文化发展的艺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