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于治理之后

时间:2022-06-20 11:55:32

收益于治理之后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中心承担的2006年第二次中国反垃圾邮件状况调查日前结束。

由于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中心在保持前七次调查连续性的基础上,新增了有关《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相关问题;同时认真总结经验,广泛听取各方的建议,在问卷调查内容、样本抽样方法、调查结果分析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从而使本次调查的数据更具有科学性和参考性。

该调查活动以网上问卷调查为主,针对广大互联网用户的和专业从业人员分别发放普通问卷和企业问卷,历时3个多月共取得问卷56504份,经过合理筛选,抽取有效样本14120份进行统计分析。

1.垃圾邮件数量有所下降,治理工作成绩显著。

最新的调查结果表明,从2006年3月到2006年6月期间中国互联网用户收到的垃圾邮件比例由63.97%下降到61.99%,下降了1.98个百分点(如表一所示)。

中国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周收到垃圾邮件数量为17.93封,和上次调查每周每周收到垃圾邮件19.33封相比下降了1.4封(如表二所示)。

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2006年第二次调查的各项垃圾邮件数量指标均低于上一次调查结果,可见,信息产业部2月21日启动的“阳光绿色网络工程”后所开展的集中治理垃圾邮件行动产生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颁发的《管理办法》对于垃圾邮件的发送者产生了威慑的效果,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对垃圾邮件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垃圾邮件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2.邮件地址搜索和群发软件依然是垃圾邮件的根源所在

从此次调查来看, 83.83%企业用户所认为地址搜索和群发软件依旧的垃圾邮件的首要来源,与上次调查增长了1个百分点。其次是黑客攻击和程序控制所产生的垃圾邮件占47.04%。地址搜索和群发软件是大家公认的垃圾邮件的罪魁祸首,这些垃圾邮件发送者经常利用动态IP地址来发送垃圾邮件,混淆垃圾邮件的来源和路由,以逃避法律法规的追查和制裁(如表三所示)。遏制邮件地址搜索和群发软件的泛滥是治理垃圾邮件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只有做到对垃圾邮件根源的彻底打击,让垃圾邮件的制造和发送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有效制止垃圾邮件的蔓延。

3. 公众反垃圾邮件意识有所提高。

调查显示,20%左右的电子邮件用户在收到垃圾邮件以后会选择举报;其中,有59.45%的用户向邮件服务提供商投诉,29.06%的用户向中国互联网协会垃圾邮件举报受理中心投诉, 可见自从垃圾邮件举报受理中心成立以来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互联网协会垃圾邮件举报受理中心自从2月21日中午12时随着信息产业部“阳光绿色网络工程”启动仪式开通以来,共收到举报105654起,接到010-12321举报电话 5325个举报电子邮件95665封,通过举报受理中心网页收到举报信息4664起(如表四所示)。

在举报的95665封垃圾邮件中,合作与代开发票的占到42%,其次是培训、教育招生类占36%,可见,不规范的商业广告邮件依然是我们治理工作的重点(如表五所示)。

4. 《管理办法》颁布以后社会反映良好。

自从信息产业部2月21日颁布《管理办法》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关注。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26.18%的企业认真学习并讨论过,已经按照《管理办法》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有48.64%的企业正在学习《管理办法》的过程中;16.38%的企业认为此《管理办法》对规范电子邮件发送者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部分垃圾邮件发送者的行为已经有所收敛。只有11.7%的一少部分单位没有听说过此《管理办法》。 有36.30%的网民认为《管理办法》对规范电子邮件发送者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部分垃圾邮件发送者的行为已经有所收敛,26.21%的网民认为此《管理办法》强化了网民反垃圾邮件方面的意识,14.60%的网民认为《管理办法》对垃圾邮件发送者产生强烈的威慑力,但是也有14.77%和7.70%的网民表示不了解《管理办法》和认为《管理办法》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上一篇:让Java动起来 下一篇:统一通信 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