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中的“百日行动”

时间:2022-06-20 10:18:34

记者眼中的“百日行动”

编者按:1月17日,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组织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望》周刊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记者,一起畅谈2007年地政大事件――“百日行动”。成果重大,反响强烈,是媒体记者对“百日行动”的共同印象,而探索土地管理的长效机制,也是记者们观察的重中之重。

夏(《人民日报》记者):

“百日行动”是徐部长上任后烧的“第一把火”。它的成败影响到今后,肯定要动真格,而且要把成果巩固住,能够相对长效地管住一段时期。

“百日行动”的宣传工作搞得很红火,有声势,但也有遗憾。感觉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正面宣传报得不少,通知、政令较多,但舆论监督这一手有些偏软。今后再搞类似活动时,希望国土资源部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舆论监督的报道,有些案子,媒体可以介入得深一些。国土资源部门也要学会利用媒体舆论推动自己的工作。

王立彬(新华社内部记者):

“百日行动”值得媒体深挖。但首先要改变一种观念,对重点整改地区、重要案例的剖析,不要简单地当成反面典型来说,这反映了发展思路、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正面来讲,把概念具体化,认识更深刻。这其实也是对国土资源部门的一种正面宣传,一点也不丢人。“百日行动”归根到底是要促进转变发展思路,不是为了抓人、整人。

有些东西看起来很虚,其实是特别实在的。“百日行动”对大家观念上的触动是很大的,但观念的转变并没有完成,观念的转变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的。追根溯源,“百日行动”的起点和原先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有哪些不一样?一个最重要的不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回顾2007年,有两件事情可以相提并论,一个是新的《劳动合同法》,一个就是“百日行动”。为什么这样说?这两个东西都是改变中国原先那种低成本的、粗放经营的发展方式,无论是低的土地成本,还是低的劳动力成本。如果不从这两方面下手的话,就很难改变中国的资源浪费、粗放经营,就难以走出那种出口依赖型的、难以为继的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30周年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大的转折期,要转到节约集约的路子上。不仅劳动力成本节约集约。而且土地成本节约集约,资金节约集约,从这个角度出发,“百日行动”不仅前所未有,而且后续工作还非常繁重。当初修订《劳动合同法》时,一直没有取得共识,一些跨国公司说中国劳动力成本贵了,许多项目就跑到越南、柬埔寨了。土地问题也是一样,土地成本高了,项目也会跑掉的,怎么办?就像温总理说的,硬着头皮也要搞下去。项目跑掉就跑掉吧,我们就是不能要这种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从这个角度出发,“百日行动”不仅意义非凡,而且第一阶段才刚刚开始。很多人还没有看到这一点,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保护耕地、粮食安全、农民权益,认为和原先的土地治理整顿联系比较密切。事实上,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向改变来说,这是新的,而且2008年刚开始。

北京督察局搞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是76%的农民欢迎“以租”,这是官方的问卷调查结果。我还了解到,北京郊区有的“以租”案子查完了,农民却去上访,说那块地我不要,种一年得一袋小麦的话,租给人家,我可以得三袋面粉,嘛那么傻?农民还有话说,国家、企业、工厂,都在分好处,为什么我不能分好处?中央不是不让征地,因为国家要发展嘛,但是要加大成本。每年征地收入的增幅要让给农民,所以必须加大土地的成本。

地方要配合中央,不同部门之间也要配合。前两天,交通部又宣布今年要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水利、电力部门,都各有占地计划,各部门之间怎么协调?有人站在内蒙古高速公路上看,根本没有车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土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搞这种高速公路干什么呢?中国的高速公路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了,所以说,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是个大问题。交通部门以多建路为荣,土地部门重保护土地,这怎么沟通呢?

高文(《农民日报》记者):

从国土资源部一成立,我就跑土地口。对“百日行动”,一开始的感觉,也是觉得走过场。我参加过几次类似行动,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土地执法,还有一次基本农田检查,感觉更多的是在应付差事。但这次“百日行动”不同,感觉落得比较实,从公布案件、处理人员的情况看,动了真格。以前一说查处,都是一些科级干部,乡长、镇长什么的,现在有县级干部、局级干部受到查处。主要是观念有了转变,中央在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模式上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地方已经开始意识到以前的方式、方法行不通,领导必须改变思路,这是百日行动的一个重要成果。

我们从2005年就提节约集约用地,但成效并不是很显著,铺张浪费现象依然很严重,个别地方由于资源极端紧缺才有所意识,大部分地区还是寅吃卯粮、有水快流,把子孙后代的资源都给吃掉了。现在地方政府的问题是,只看发展结果,不看发展过程。如果能把保护耕地和发展经济同样列为政府官员的考核内容,大家就会有积极性。如果每一任政府官员都能够真正意识到土地的价值,国土资源系统就不会这么累了。为什么“以租”这么多?主要是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绕着法律法规干事情。如果把这个口子堵住了,他就绕不过去,就会认真去思考怎么发展,不像过去那样简单思维。而且现在土地违法的成本太低,造就了地方政府千方百计去违法,应该说,“百日行动”在案件查处、提高土地违法成本方面也提供了经验。

巩固“百日行动”成果,要靠长效机制,这是一个关键问题。现在一个新的动向是,农民也成为土地违法的“动力”,以租为什么严重?农民高兴啊。只要拿了钱,农民就高兴。他不关心什么粮食安全问题。凡是农民告状的,一句话,还是征地给的钱少了。农民说,给我多少多少钱,我就不告了。扭转这种局面,土地要成为农民真正的财源,怎样才是财源?不光是种地,还要有收益。没有合理的收益,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就不高。保护耕地,必须要用市场的手段。

我们到地方采访,看到不少县、乡工厂大量的土地是闲置的,没有人去用,也没有人管。我去过中部地区一个县,一百多亩地县里就收了一块钱。如果执法者本身就是违法者,他执谁的法?所以,要加大土地成本,用市场的手段来调节土地利用,遏制违法行为。市场的杠杆用起来,自然而然地就理顺了。

唐敏(新华社《望》周刊记者):

在我看来,当前土地管理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宏观调控,这几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都是以30%的速度增长,这

些投资都要落到地上,所以要管住银根和地根。另外,对于我们国家十几亿人口来说,考虑粮食安全,18亿亩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

土地关键是如何用、如何引导的问题。这方面,我们出台了许多制度、政策,包括国务院文件。最近又出台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印象中,相关的话题从我1996年跑这个口起,就一直在谈,土地利用要集约、要挖潜,等等。为什么谈了多年,一直到今天还在“老调重弹”?就说明以前我们没有做到位。那么现在有什么新措施来推动我们做到位呢?现在提节约集约用地,与10年前相比,进步了多少?在促进的方式和手段上,比10年前有哪些转变?从实际操作层面考虑,人们更需要文件中多一些具体的规定,而不是泛泛的、原则的概念。如果不能出台具体的、操作性很强的规定,那么这个文件很可能又是一纸空文。理念上的东西,省长、市长包括县长都能谈,但是在利益面前,要让地方真的节约集约用地,需要有促进的方式。

现在农民也确实没有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因为保护耕地本来就是国家的职能。土地是国有和集体所有,本来就不是农民自己的财产。怎么让他有积极性?所以需要利用经济杠杆,从利益机制上解决问题。现在这些手段够不够?包括长效机制里面,一些措施要细化,例如提高违法成本等等,都要落到实处。在这次“百日行动”中查处的数字,在我看来仅仅是“杀一儆百”,固然是有作用的,暂时给大家敲一点警钟,知道这个可能会动真格。但是如果不能形成制度,大家还是会观望,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可能不会查到我。

林英(《光明日报》记者):

我从1997年开始参加国家环保局的“零点行动”。一群人浩浩荡荡出去了,查排污口。最后宣布查了多少排污口,倒是也把一些乱七八糟的小企业关上了,没准过几天又开了。不管查了多少,数字也挺客观的,但是有一点,它没有“百日行动”做得好,就是没有处理政府干部。土地违法大头是政府违法。为什么自己的事,自己管不了?关键是我们政府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一旦与经济发展有矛盾的时候,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这也不难理解,因为经济发展了,GDP上去了,我就可以升迁,但是我这一任保护多少耕地,不能作为升迁的依据。如果真是把这个纳入了干部考核体系,与政府责任挂钩,而且要做到,真是因为耕地没有保护好就处理人,这个事情就开始有点眉目了。从这个角度说,“百日行动”真的是开了一个好头,力度很大。

王永红(《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

声势浩大的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带来了什么?我最想用的是“震动”二字。从直接的效果看,“百日行动”确实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规用地,产生了强大的震慑力。实际上,“百日行动”更像一面镜子,将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通通暴露出来,触动我们深刻反思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

确实,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大量发生不是偶然的,与外部环境有非常强的相关性,如地方党委政府换届,一些干部政绩观不正确、发展观不科学,现行财税体制存在一定制约等。但所有这些看似客观合理的原因,都不应该成为土地管理和监管不到位的借口。我们这支国土资源管理队伍到底又做了什么,是不是对得起国家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到底强不强,至少算不算得上独善其身了?我看情况不是特别乐观。某地国土资源部门自己占地建别墅,就是往全系统脸上抹黑的反面典型。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事实上,社会上对国土资源部门的议论并不都是正面的。

“百日行动”开展自查、互查、抽查、督查,就是警醒我们要正视自身的问题。一位基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人说得很形象,土地执法偏轻、偏软,是土地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过去是“久闻不知其臭”,开展百日行动,让大家意识到,这种情况不能继续下去,国土资源部门必须主动作为。

主动作为,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要求我们真正克服管理的惯性思维,跳出来思考,敢于揭自己的短,检省我们的问题,摆正我们的位置,拿出我们的办法,是巩固和扩大“百日行动”成果、防止违法违规现象反弹的重要路径。

“百日行动”既然称之为“百日”,就说明这个行动是有期限的,但国土资源部门改造自己,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不应该设定期限,而应该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国土资源系统开展“百日行动”,明确提出来,要加强深层次问题的研究,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我想,这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当我们真正有勇气面对和解剖自身存在的问题时,离彻底解决难题的日子也许就不远了。

汤小俊(《中国土地》记者):

作为行业媒体的记者,我更关注土地执法行动“措施有效性”问题。

应该说,“百日行动”中,有许多执法的典型值得我们关注。比如,我曾经到山西省晋城市考察过他们“百日行动”执法的做法,对他们的经验留有十分深刻的印象。其一,他们大力加强基层国土所建设,并将执法监管责任下压到基层所,让基层所真正在执法中动起来;其二,制度健全,他们一共建立了13项与执法工作有关的制度,并严格执行,推动了执法工作的进行;其三,将责任追究制度从对外延伸到对内,每一起土地违法案件的关键环节上,都会有国土系统内部的人员受到处理,这样一来,所有的执法环节都不敢有一丝松懈,否则自己就会被处理。这几方面的措施一下来,晋城市的土地执法形势,与其他地方相比就大为不同。

这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尽管土地执法工作中有许多涉及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在现阶段不能很好的解决,但是土地执法工作依旧有很大的空间,地方积极主动采取措施,还是能有很大作为的。

比如,要切实加强基层国土所的建设,切实发挥他们在土地执法工作中桥头堡的作用。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各地在探索,大多数靠市县自己在摸索,有的省也加强了这项工作,但是在全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基层所硬件和软件建设的标准,没有统一的执法要求和操作程序。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公安系统这几年推行的“警力下沉”的做法和经验?

比如,能不能赋予国土部门一定的执法权?铁路上有公安,林业也有警察,国土部门也可以建立警察队伍,以加强执法有效性。在我们还没有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严格划分的现阶段,这样的做法无疑会有很大的争议,但是既然保护耕地已经成为基本国策之一,中央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执法权上更主动一些并不是坏事。

比如,在处理人的时候要真正落实到位。很多时候,处理人说是给予了行政处分,但是并没有记入档案,对当事人来说,

一点影响也没有,反而赚取了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牺牲的“美名”。由于80%土地违法主体是政府,国土资源系统在处理人时,要尤其注意能否落实到位。否则,黑龙江“七台河”矿难负责人迟迟得不到处理,就是前车之鉴。

张晏(《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

“百日行动”带给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冲击,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在我看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树立了大家的信心。中国的土地问题十分复杂。表面看,是土地执法的问题,由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者法制本身不健全,导致土地执法形势严峻,但从根本上看,土地问题与国家根本制度密切相关,比如中央地方的事权分配,财税体制,干部考核制度,土地问题也反映了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和政绩观。

解决土地问题难就难在这里。很多人认为,国家的根本制度不改变,土地违法之乱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在目前的体制背景下,土地制度的变革举步维艰。可以说,整个社会对土地问题都抱有一种观望的态度和畏难的情绪。但是百日行动前后,我感到在认识上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百日行动触及了很多以往没有触及或者不敢触及的领域。而且在这些方面取得了超出人们预期的成效,比如对重点案件的查处,做到了既处理事又处理人,比如对违法建筑的拆除,力度空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百日行动在摸底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性质的违法问题作了分类,搞清楚了到底谁是责任主体,然后有针对性地拿出对策,并最终转化成制度、政策。这就告诉人们,即使在现有的体制、机制背景下,同样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所谓“事在人为”。新机制、新局面都是要靠人来开创的。社会的发展最终靠“合力”推动,越是在矛盾错综复杂的改革攻坚阶段,人的主观能动性越重要,勇于开拓、积极作为与等待观望、无所作为,不同的态度导致的工作态势大相径庭。百日行动的有所作为,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发展观在国土资源系统落地生根的希望,也看清了国土资源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努力的方向,长效机制的建立开始实实在在地落到地上,所以说“百日行动”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树立了大家的信心。

田春华(《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

这次“百日行动”是一次声势浩大的法制宣传活动,是一次促进地方政府、用地单位转变管地、用地认识的活动,也是一次集中摸清家底、梳理土地管理历史旧账的活动。短短一百天,紧锣密鼓,成效显著,社会反响强烈。

作为一名国土资源系统的记者,从这次活动吹响号角的第一天起,我本人有幸亲历了这一活动。当时只感觉部里决心很大,但对接下来的工作到底能够推进到什么程度,并不敢抱太多奢望。毕竟土地执法难,查处难,有着人所共知的深层原因。

然而,当我亲耳听到某县县长说,今后有关文件不经国土部门把关就不敢签字的时候;当我亲眼看到一个投资6000多万的工厂因为违规用地,被老板自己夷为平地的时候;当我前往一个重点整改地区采访,遇到该市国土局长不停地检讨自己没有当好参谋的时候;当我听到某地监察部门的领导,痛心疾首地表示,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干部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这次活动带来了什么。

的确,思想认识、发展观念的转变,非一日之功。土地管理的痼疾,干部考核体制、财税管理制度等根子上的问题,也不是一次活动就能彻底解决的。但我坚信,这次活动给全社会、给土地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是卓有成效的。

上一篇:“愿乡美利坚”:违规还是合规? 下一篇:“小产权房”违法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