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感言范文

时间:2023-11-26 07:39:37

记者感言

记者感言篇1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走进新闻事件现场,以事件目击者、参与者的身份,当场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或通过采访,请新闻当事人、目击者讲述新闻事实的办法,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进行报道的特殊报道方式。它主要是由现场实况和记者口头叙述两部分组成。如何搞好声画并茂的现场报道,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在电视现场报道中,记者应该熟练掌握语言技巧和锤炼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电视现场报道的语言必须准确简洁

现场报道以可信度高、生命力强在电视新闻宣传报道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记者的新闻敏感、逻辑思维能力外,语言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现场报道是说出来的,应该用准确、客观、真实、简洁的语言表达新闻事件,通过记者与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同步性的报道,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述的准确是搞好现场报道的第一要务。如果语言表达错误,会使新闻真实性受到影响,语言的偏差会影响观众对新闻的理解。所以,现场报道的语言必须准确无误。

同时,现场报道的语言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要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在语言运用中,不能用太多副词和语气词,这样使观众看起来不利索,影响新闻的可视性。现场报道的语言还必须简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

比如,我们在工作中经常参与一些有关交通事故的现场报道,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采用一种目击实录的报道方式,能在现场做简洁的口头叙述;比如,用步子丈量距离,用手势或形体语言表明事故发生方位,边观察边述说,并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简洁的述评,这就更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和新闻的感染力。

电视现场报道的语言必须生动有激情

激情是一个人情感的外在表露,记者亲临新闻事件现场,首先会被发生的新闻事件和人物所打动,才会有感而发,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描述新闻发生和发展过程,才能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唤起观众的视觉激情,让观众一起跟随新闻事件始终去感受喜怒哀乐。另外现场报道的语言必须符合现场的要求,尽可能采用“一时一地”才能说出的语言,即现场语言。现场报道的语言和语气与播音和平时谈话类节目截然不同。语音的高低和语气必须与现场的环境、新闻事件和谐统一。语言的节奏要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而变化。抑扬顿挫、恰到好处,这样才能以情感人,唤起观众的共鸣,记者的情感流露与现场的气氛要和谐一致,与主题相吻合。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大型凝聚人心的现场报道,语速要适度,语气要庄重、严谨,给观众传递主旋律之感。这样才能与报道事件的基调和节奏合拍,传递是“一时一地”才能具有特殊情绪,才能打动观众、感染观众。生动的口头叙述,应具有通俗、简洁、对话式、形象化的特点,这样会给观众一种亲切感,更加自然真实可信。

电视现场报道必须把握好现场提问技巧

记者的口头叙述和现场同期采访,是构成现场报道的两大支柱。一个现场报道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所采访人物的谈话,而人物的谈话是否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又取决于采访者的提问技巧,要记住,没有不会回答问题的采访对象,只有不会问话的采访者,在采访中,我们时常可以听见这样的问话:“对××问题你有什么感受?”“请谈谈你此时的心情?”“你以后有什么打算?”等等,固然这样的问话有时是需要的,但是不分采访对象、采访场合、环境,雷同地机械搬用,就会失去新闻的现场效果和深度,同时很难引起被采访者的兴趣,使被采访者产生无话可答的困惑或者抛开主题乱说一气。有的记者在提问中不给对方留有发挥余地,这种提问往往是记者自圆其说,给对方留下只答“对”与“不对”两句,这种采访提问,近乎于记者自问自答,封住了被采访者的嘴,从而引不出更多的信息,其实由于记者拙劣的现场提问而导致采访不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

因此,记者的问话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得体的问话,选择采访对象常识之内的问题、乐于回答的问题、有发挥余地的问题以及观众想知而未知的问题,可以得到采访对象的积极配合,也是决定我们在采访中能否占据主动地位和取得成功的关键。由于现场采访“短平快”的特殊性,要求记者要有娴熟的现场采访基本功,做到了这一点,记者除了采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外,关键是平时的积累,有了丰厚的知识底子和生活底子,在人物采访提问中才会随机应变,得心应手。

电视现场报道必须练就好嘴上功夫

在现场报道中,记者扮演着新闻人的角色,要在短时间内,以准确、流利的语言向观众报道新闻的概况,这要求记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分析判断的能力,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现场捕捉新闻要素的本领,还要具有思维敏捷、迅速组织并恰当表述语言的技巧。现场报道把记者由幕后推至台前,并引入第一人称(我),这就要求记者出像不一定局限于开场一次,适度的出像可以起到交待背景、串联采访、表达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等作用。它允许记者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评论事实,在展现给观众“如何”之后,进而透视其“为何”。这一优势,使现场报道较之一般新闻,在解释性和评述性上有更多施展的天地,要做好这些就需要记者有出口成章的本领。此外,在现场报道中,记者出像的语速、神态以及形体语言等都很重要,要改变过去那种拿着话筒一动不动站着背课文的形象,采取“说”新闻的方式,带给观众自然、亲切、可信的感受。

电视现场报道以其报道风格多样,真实感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深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要做好现场报道,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使电视新闻更有生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练就好现场报道的语言基本功。

记者感言篇2

现场感,是电视媒体最大的竞争力和魅力所在。近年来,为了提高电视新闻的现场感,越来越多的记者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采用现场出镜的手法,通过记者在现场的出镜解说带领屏幕前的观众一起进入新闻现场,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在记者出镜时,除了使用语言文字描述信息之外,出镜者的体语、手持物件、现场环境、声音背景等非语言符号也对电视新闻的构成和传播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适当巧妙地运用非语言符号,能够让电视新闻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可看性和标识性,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已成为出镜记者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非语言符号

在传播学范畴中,非语言符号是指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一般分为三类:一是体语,二是视觉性非语言符号,三是听觉性非语言符号。在记者出镜现场,体语是指出镜记者的身体动作表示的符号系统,包括手势、动态体态、面部表情、触摸及眼神等等;视觉性的非语言符号一般包括出镜现场的位置、环境,出镜记者手持的物件等,能够让观众从出镜画面中一目了然地获取到一定的新闻信息:听觉性的非语言符号指出镜现场的声音符号,如现场的风声、雷声、鸡鸣狗吠声、嘈杂吵闹声等等。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通常同时传递着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种符号体系。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但非语言符号同样也在日常传播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美国学者L.伯德惠斯特尔估计,在两个人传播的场合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将其称作“一种不见诸文字,无人知晓,但大家都能理解的微妙代码”。

二、非语言符号在出镜报道中的作用

正是因为非语言符号对信息的传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其在出镜报道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电视报道现场感。

出镜记者在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出现较晚,“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形式最早出现在《东方时空》。但是,这种电视报道的形式一经出现,就引起了电视业的震动。记者在现场带领观众了解事件、探寻真相、还原新闻发生的瞬间,给了电视观众一种全新的收看体验。这种体验让观众产生一种幻觉,仿佛记者就是自己的眼睛,随着记者在现场的活动和观察,观众也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记者出镜被爆发式的运用到各家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中,在生命攸关的救援现场、被毁房屋的废墟上、阻断道路的山体滑坡前,都能见到出镜记者的身影。记者捡起废墟上的一块破损的砖头,或是摸一摸正在被救援中的群众的手,这样的非语言动作,能够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一种与语言符号不同的“体验感”,从而产生更直观、更深刻的现场感。

(二)弥补语言信息的不足。

美国传播学者特里.K.甘布尔和迈克尔-甘布尔在合著的《有效传播》一书中,将非语言传播的作用总结为:补充或完成信息、否定信息、替代信息、强调信息和调节信息。虽然语言是传播中最重要的载体,但不得不承认,在很多场合下,仅仅依赖语言的表达,难以很好的实现传播效果,比如:现场的氛围、事故的严重程度、已经发生的新闻瞬间以及新闻事件所处的地理位置等等,是很难通过单纯的解说来实现传播的。适当运用非语言符号,恰恰能弥补语言符号在这些方面的缺陷与不足。

我们来看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一次报道,为了说明武警战士们在灾区随时待命、争分夺秒轮流休息的状态,张泉灵使用了一个典型的非语言符号——战士们脚上的鞋。张泉灵告诉观众:每个战士们睡觉时都穿着他们的鞋,为的是能在接到任务时第一时间爬起来参与救援。试想,什么语言能比一双睡觉时都穿着的鞋,更能说明战士们在灾区参与救援时的紧张状态呢?

(三)揭示新闻的深层内涵。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人们使用姿态动作常常有两个修辞目的:一是加强一种思想或观点:二是帮助描绘某些事情。在现场出镜中,非语言符号的使用同样需要达到这样的传播效果:通过具有特殊意义的非语言符号的展现,同时配合记者在现场解说以放大其作用,可以揭示出新闻的深层涵义,使新闻报道更有深度。

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的出镜报道堪称经典,他常常能在新闻现场发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件,从而使出镜报道具象化、生动化。在1997年香港回归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直播中,白岩松于6月30日晚8点多来到深圳皇岗口岸作现场报道时,他抓住“管理线”这个标志性分界线作为切入点,这么说道:“我左脚这边是香港,右脚这边是深圳,这条让香港和内地人民伤心的管理线,再过三个多小时就不复存在了……”当20点20分内地驻港先头部队第一辆车驶过那条管理线时,白岩松又抓住这一历史时刻的瞬间,即兴报道说:“管理线并不长,车速也并不快,可是跨越管理线的一小步,却是中华民族跨出的一大步,为这一步,中华民族等了一百年。”在这里,“管理线”这一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有机融合,揭示了这条管理线对于中华民族大统一的意义,展现了香港回归这一新闻事件的深层内涵。

三、出镜报道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一)出镜的意义何在?

在当前的电视新闻报道尤其是突发新闻中,出镜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报道环节。但是,在一些出镜报道中,出镜记者的作用仅限于告诉观众“我到了现场”,大多数记者出镜只是立在现场念导语,用白岩松的话说:“现场镜头只是一个凝固的照片,从头到尾报道,镜头的背景都没变过。”一些记者为了出镜而出镜,出镜仅仅成为一种形式。出镜报道被理解为“记者出镜+现场画面”,记者出镜只是对导语的重复,对观众已知信息的重复,毫无意义。比如某条国际新闻,记者在出镜时是这样说的:“这里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今天,为期两天的欧盟首脑会议在这里召开,与会代表将讨论通过第一部欧洲宪法。”没有任何非语言符号的辅助,全是干巴巴的语言,而且这些内容完全可以由演播室里的主持人来说。试问,这样的出镜有什么意义?

那么,出镜的意义到底何在?出境报道应当将人际传播中的心理沟通、情感互动、归属认同等基础特色融入到大众传播之中,将新闻的真实性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从而使得电视新闻在感染力和真实性上明显区别于其他新闻传播形式。这就要求出镜记者要“活”在现场,而不是立在现场,通过现场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非语言符号展示,配合记者语言的解说和阐释,实现出镜的目的。

(二)新闻现场的非语言符号从何而来?

非语言符号包含三类:体语、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听觉性非语言符号。但不管哪种非语言符号,都不是唾手可得的,而是需要记者经过思考和现场寻找,并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和灵感迸发中发掘的。

体语类非语言符号相对简单,但需要出镜记者提前适当准备,比如根据采访场景确定着装和首饰,更为重要的是,出镜记者要融入现场,深人体会新闻当事人的心情和经历,才能在出镜时恰到好处的表达出应有的语调和情绪,这就需要记者经过独立的思考,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是出镜报道中运用最多的非语言符号,这类的非语言符号通常被业界称为“细节”。美国著名记者杰克·海敦说:“好的记者要像侦探一样留心细节,说明问题的细节能使稿件生色并赋予它现场实感。”一般来说,现场会有不少等待发现的细节,比如事故现场的一草一木、人们散落的物品、被损坏的物件等等,关键是需要记者有一颗探索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除了这些客观存在的细节,出镜记者还要善于“制造”非语言符号。白岩松在介绍《岩松看日本》中说:“我在进靖国神社之前,我不知道我要用什么开头,这是非常危险的。当我从靖国神社出来的时候,突然抬头一看,靖国神社大门口正对着东京理工大学正门口,我一下看到这个“理”字,马上有东西开头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在报道极端天气状况时,记者可以携带温度计进行测量,也可以将一只鸡蛋打在路面上,以鸡蛋被“煎熟”来表现温度之高,或带一瓶水看能否被结冻成冰来表现温度之低。采访污水现象时可携带PH试纸当场测试,表现现场方位时可画图示意,展现潮水威力时可制作一个人物模型,在远处出镜解说其被潮水吞没的瞬间……

听觉性非语言符号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更要求记者有良好的现场反应能力。这里不得不提当年水均益在巴格达楼顶所做的出镜报道,当爆炸发生时,水均益果断的说:听,爆炸声正在我的旁边响起。爆炸声的突然响起,以及水均益的适时引入,让现场紧张的战争气氛呼之欲出。另外还有《东方时空》记者王跃军做的一次“重庆氯气泄漏事故”的出镜报道,那是在事故发生三天后,当地居民开始陆续返回居住地,记者随着居民一边行走一边做报道,当他说到“目前这个地区的空气质量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忽然用手往上一指:“看,连小鸟都回来了!”摄像迅速把镜头摇向树端,画面中几只麻雀正在唧唧喳喳的叫。多么形象而难得的瞬间!

(三)非语言符号传递了什么?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对电视媒体进行了分析:如果是通过广播向公众发表演讲,演讲者的体型同他的思想是毫不相干的。而在电视上,话语是通过视觉形象进行的,这意味着电视上会话的表现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语言。这表明,电视需要的内容和广播、报纸等其他媒体截然不同,电视作为一种前台媒体,呈现给受众的更多是传播者的相关信息,并进而影响受众对传者的认知。这也就是非语言符号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的地方:非语言符号不仅传递了新闻事件本身的信息,还传达给观众新闻背后的意义,和对新闻的态度和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讲,非语言符号应当成为出镜报道中的“支点”,帮助记者通过出镜翘起电视报道的“地球”。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讲究客观公正。但新闻同时又是有倾向性的,这两者并不矛盾。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是指显现或隐藏在新闻报道中的记者本人或新闻机构本身的观点和态度,新闻在传递事实的同时阐明意义、表达观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新闻要素的构成由“五要素”(5W)到“六要素”f5W+H),最后发展到七要素,第七要素即M(meaning)意义。这一要素常常由出镜报道的记者口中表达出来,但记者不能凭空而发,借助非语言符号的存在,配合记者的语言表达,才能使这一过程流畅、自然,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引起观众共鸣。

再来看白岩松在香港回归报道中的出镜,当他看到港督彭定康的车子在离开总督府时又依依不舍地在院内转圈时,他没有简单的陈述车子在总督府停留的客观事实,而是经典地来了一句:“彭定康的车子在原地转了圈子,但历史的车轮不会原地转圈!”依托于一辆车而生发的感慨,在这段出镜报道中显得水到渠成、顺乎自然,同时又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深度。而在张泉灵在汶川灾区的报道中.也多次有这样的经典出镜。在张泉灵乘坐成都军区飞机到卧龙返航时,她看到:飞往成都的半小时中,幸存者沈培云紧紧握着军医的手,一秒都没离开。借着这双手,张泉灵说,“沈培云搞不清是谁救了他,但他有一点是清楚的,只要看到穿绿军装的人,此时就是亲人。”敏锐的观察、细节的力量、画龙点睛的点评,给现场报道增添很强感染力,而这一切,来源于现场的一个简单的符号——一双紧握的手。

记者感言篇3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智慧是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获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它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聪明,甚至也不只是心理学概念中的智商,智慧实际上涵盖了个体多方面的素质,它融合了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关于采访语言

新闻记者采访主要是通过提问、同采访对象交谈等言语交际形式实现的。正如美国记者杰克・海敦所说:“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别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由此可以看出,语言是采访活动的重要载体。我们把用于新闻采访活动中的语言称为采访语言。

关于采访语言智慧

记者的采访语言智慧是记者政治素质、生活阅历、能力性格、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新闻敏感、新闻素养、采访知识、社会经验等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采访语言智慧是记者的一种内在品质,它渗透、内化于包括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活动及采访目的、采访价值、采访过程、采访环境在内的采访的一切方面。一位优秀的记者在采访时的一言一语都会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由于记者是采访目的、意义、价值、任务的直接体现者、承载者和实践者,是采访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因此在具体的采访情景中,记者语言智慧主要是通过记者的采访行为来体现的。从这一角度来看,记者语言智慧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记者对于采访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采访对象、采访情景,面对采访新的变化和突发性的情况,记者能不能敏锐洞悉,能不能作出灵敏的反应、灵活机智的应对、恰当的现场语言策略调整,都能真实反映一个记者的智慧水平。

采访是一门交谈的艺术。有经验的记者都会说,一次成功的采访七分在说,三分在写。如何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进行融洽的交流与沟通,尽量“撬”开对方的嘴巴使其敞开心扉,说出真话,便成为记者们终身要学的一种本事。这种本事说得更明确些,就是现场交际行为,更确切地说就是现场的语言智慧。那么记者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语言智慧呢?

采访时“第一句话”的智慧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现场采访中,至关重要的是精心设计采访的“第一句话”。记者在采访实践中,往往用“第一句话”开启采访对象的心扉。万事开头难,因此现场采访的“第一句话”更是关键,它关系到采访能否顺利进行下去。

必须要熟悉采访对象的身份、背景。采访前记者应尽量搜寻与研究有关被采访人的身份、背景等信息。在采访前,如果对采访对象的相关情况有透彻的了解,头脑中有十分清楚的立体线索,那么采访时就能知道从什么角度接触对象,表现主题,否则效果不佳。如1939年,举世闻名的电影《飘》正在美国放映,女主角赫思嘉的扮演者费雯丽从英国飞抵美国表示祝贺。费雯丽到达纽约机场后接受记者的采访。当时一个初涉新闻界的记者问道:“你在《飘》中扮演什么角色?”费雯丽十分不满地回答:“我无意同你这样无知的人交谈。”多么好的采访机会呀,就被这个拙劣的“第一句话”提问给断送了“前程”。如果这位记者这样问:“您扮演女主角非常出色,请问你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或者“您扮演女主角赫思嘉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那结果一定大不一样。

应该明白自己想要获得什么样的信息。有些记者往往忽略采访的第一句问话要获得的信息,认为只是个开始的形式,以至于匆忙上阵,或明知故问,或故弄玄虚,或海阔天空不着边际,使采访对象产生厌烦心理,影响了采访的顺利进行。高明的记者大多重视第一个问题的设计。反之,不恰当的提问,造成不良的“第一印象”,会给采访带来尴尬的气氛。比如内地有一架民航飞机被歹徒劫持到台湾,后来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飞机又顺利地飞回原定的地点,当最靠前的两名乘客走出飞机的舷梯时,有很多记者围上去,其中有一名记者迫不及待地问:“请问你们是乘坐这架飞机回来的吗?”观众哗然。

了解采访的特点,研究现场提问的规律。这一点对于记者现场采访“开好头”是十分有益的。《中国青年报》曾报道,2002年带有传奇色彩的伟大科学家霍金到杭州出席学术会议时,记者提问了些大白话。如“你认为人类历史的下一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将是什么”,霍金不无讽刺地说:“如果我知道,我就已经把它做出来了。”像这样的“第一句话”既不能让霍金快乐,更无法让采访愉快地进行下去。

这些都说明了采访“第一句话”是很有讲究和学问的,因此,记者采访时必须说好“第一句话”。

采访中提问的语言智慧

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鲍勃・福尔斯曼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提问是绝当不好记者的。”记者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功底,并不等于就会采访。衡量一个记者业务素质的关键,还要看他会不会用活语言,也就是巧问。

著名记者柯天在《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一文中曾经指出,提问是采访中最高的艺术,也是新闻学最微妙而又最困难的技术。说起来并没有什么一定的格式,只可说“运用之妙,存乎其心”。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整个采访活动顺利进行,记者必须掌握提问的技巧。

巧选话题,激起谈兴。卡耐基曾说过:听众感兴趣,是因为你的谈话内容与他们有关,与他们的兴趣有关,与他们的问题有关。这种与听众最感兴趣之事的联系,也就是与听众本身的联系,将稳获听众的注意,并能保证沟通畅通无阻。所以话题选得巧,可以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由“要我谈”变成“我要谈”。所以话题选得巧才能使采访做得巧。美国记者怀特・汤姆索采访尼克松,就是从他最感兴趣的话题――足球谈起的;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是从他的生日谈起。在那次短短1小时的采访中,法拉奇向邓小平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包括中苏关系、中美关系及中国现行政策等许多敏感甚至尖锐的问题,并都得到圆满的答复,这和法拉奇善于将严肃话题融入轻松自然的交谈中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巧选话题,选择听者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话题才能引导其开口畅谈。

巧妙地借题发挥,吸引采访对象。西方记者在总结采访经验时特别强调,一般情况下别提让采访对象只回答“是”与“不是”的问题,这样的设问几乎毫无信息量。记者要谨慎地提出采访问题,尽量避免问一两个字就能回答的问题。如果你问一个人:“你喜欢工作吗?”你很可能会得到一个“是”或“不是”的回答;但是,如果你问:“你喜欢哪一种工作?”你可能会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如果你问一个事故的见证人:“你看到刚刚发生的事故了吗?”他很可能用一个字来回答,但是,如果你问:“你看见了什么?”就得到一个更长的回答。所以巧妙地借题发挥,才能吸引采访对象。

提问要紧扣主题。采访中记者应该多提能切中要害、有所创新、能触动被访者的关键性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整个采访的灵魂。为了使采访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有价值的信息,所提问题要有深度,有针对性,不要在一些不疼不痒的问题上浪费时间。比如采访一位参加比赛的体育运动员,如果老是问你想拿金牌吗,拿到了金牌,你高兴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触及实质,没有典型意义,绝对吸引不了观众。

语言通俗,简洁明晰。记者在提问时,如果多用朴实自然、生动活泼的口语,采访对象就可以准确理解记者的问话,以便作答。新闻采访语言首先要做到简洁。现代化社会节奏加快,记者采访应该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节约采访对象的时间,尽量用最简短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使采访对象能迅速把握语言的信息内容。其二,采访语言要明晰。明晰表现在用准确明了的语言去表达采访内容,做到言辞明明白白,不可含含糊糊,吞吞吐吐。这样才能获得采访对象的好感,有利于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要使说话简短,就要学会浓缩。浓缩就是对语言的提炼,浓缩的语言是语言的精华。

巧用隐性语言辅助自己的语言智慧。新闻采访工作需要掌握和利用公关吸引、移情效应等公关交往艺术。要获得最佳采访效果,记者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有时可以运用一些“隐性语言”或者叫做“无声语言”来辅助采访,必要时,还要精心设计一个富有人情味的见面方式。如有位记者曾采访过原南京师范大学女校长、百岁未婚老人李美筠博士,按照习惯第一次见面应给老人带一些水果,但从校办工作人员那里得知,老人曾在美国著名大学执教十年,精通六国语言,获得3个博士学位,曾是罗斯福总统的门上客,有着深厚的西方生活习惯,且尤其喜欢鲜花。当笔者叩开老人房门时,首先献上的是一大束鲜花,老人看到鲜花显得格外高兴,那次采访也格外顺利。

总之,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来讲,将采访的问题变得简单,是其语言专业功底的表现;有能力驾驭好每一句采访语言,是具有较高语言智慧的表现。

记者提升自己的语言智慧的策略

在采访现场,记者是整个采访的驾驭者,要用语言艺术引领采访对象逐步进入采访状态,以便捕捉到想要获得的信息,这就要求记者平时在采访语言上要注意“修炼”,注意方方面面语言能力的积累,锤炼语言“功夫”。

练好一口流利的语言。这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不断培养良好的新闻意识,特别是要练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平时每天都应该练声朗读,使自己口舌灵活,有弹性。从语言学角度看,音频、音速、音量的不同,会表达出不同的信息,这些都与采访效应紧密相关,也应加强训练。平时练习提问时宜多用平等商讨性的祈使句为佳,诸如“请您谈谈……好吗?”“您能不能告诉我您对此事有什么看法”等,这样,能缓解对方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使采访进入积极活泼的境地,取得良好的效果。

平时有意识锻炼自己即兴话语编码能力。优秀的新闻记者―定会有较强的即兴话语编码能力。因为新闻采访的环境、采访对象千变万化,各有千秋,所以在实际运作中要真正取得预期效果,记者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采访语言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简洁明了。采访语言能否获得良好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新闻采访的成败、优劣。为此,新闻记者必须重视语言的锤炼,把提问作为一种艺术技能来加以研究。对语言锤炼可以是随时随地的进行,如果平时有这方面的储备、训练,则到现场就容易挥洒自如。比如多练习即兴演讲、即兴评论、即兴命题作文,平时多做模拟“采访”等。

锻炼驾驭语言的能力。采访主要用自己的语言来问,要问得有学问,问得有技巧,这就要锻炼记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向生活学习,向优秀新闻记者学习,努力培养和创造自己的语言特色,才能驾轻就熟,锻造出流畅、得体、恰当的采访语言来。

威廉・梅茨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即使你不是一位天才的作家,却可做一个很好的记者;但是如果你不善于采访,就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这段话很精辟地概括了采访语言的重要地位。的确,没有采访就没有现代的新闻事业,没有采访也就没有记者工作。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智慧,就没有成功的采访。记者采访的语言智慧是采访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②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作者为广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记者感言篇4

言行深“入”融入抢“出”出众报道

深“入”灾区,抢“出”报道。只有深入到灾区,现场报道才是最有价值的报道。特大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交通、通讯等后勤供给十分困难。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时,中央台记者为了赶到重灾区湖南郴州,只能是挤上走走停停的火车,平时4个小时的路程,竟然走了25个小时。其实就是在去灾区的路上,只要仔细观察也会发现好新闻。2008年江西冰雪灾害期间,笔者在赶赴重灾区井冈山的路上偶遇抢运救灾物质的外省车队,经过攀谈,了解到他们也是去井冈山的,而且出发时,当地政府为了全力支援红色井冈,每辆车上都配了两名最好的司机,要他们既保证效率,又保证安全。虽然当时报道组有预先任务,但这样的偶遇也让我们捡到了几条好新闻。

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时间紧迫,生活用品不可能齐备,但报道设备、通信设备一定要有所准备。在灾区,出镜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去发掘细节。一些不起眼的数据、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老百姓一句不经意的话语等都是有价值的,都可能成为一个独家报道的由头或素材,成为一条让观众记住的好新闻。只有深入到最艰苦、最危险的最前沿,才能“抢”出感人至深的新闻,体现“我”在现场报道的价值。

语言入情入理,报道更出众。出镜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要力求融入环境,考虑用怎样的有声语言传递信息最为合适。其中包括采用何种语气、语调、语频,在什么时候语言该停顿、转换等。“口语化”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新闻语言的最大特点,在灾情紧急的时刻,出镜记者应更多地应用句式短小、简单、书面语少、以口头词语为主的新闻语言。

语气是出镜记者有声语言情感传播的载体。在2010年夏天的特大洪灾中,江西电视台记者站在泥泞中冒着大雨做现场报道,他们比平常音调略高的快节奏语言,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洪灾现场的紧张气氛。同是在报道洪灾,不同的情况下也需要不一样的语调。有一名记者乘冲锋舟来到被围困的村庄,在武警战士的帮助下艰难爬进已被淹没了一层楼的灾民家中。在看到灾民们安定的生活后,他有意识地用平缓的语气告诉观众,灾区的老百姓现在怎么住、吃什么?生活状态、精神状态如何?给人一种关切和温情,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灾民在相关部门有力的救援下安定生活的状况。

融入环境,传出多层次信息。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除了利用有声语言外,另一个重要的信息传输渠道就是肢体语言,即体态语。体态语包含了身姿动作、服饰搭配、发型化妆等。面对自然灾害,出镜者该用何种语态、体态及面部表情,这些都是需要事先考虑的问题。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后,国际媒体也十分重视,纷纷派记者进行现场报道,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CNN的一名女记者。这名女记者刚刚采访了身后用双手挖自家房屋的老人,她神情凝重地走到镜头前,刻意放低了音量和说话的节奏,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报道给观众。凝重悲痛的面部表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了展示新闻现场,出镜记者在报道中应配以身姿动作,并注意好“动作力度、动作速度、动作幅度”这“三度”。在一些场合出镜记者可以放弃手持话筒使用胸麦,让双手解放出来,也可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在解说现场时,可以用手势辅助语言来描述现场情况,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加画面的信息量。此外,服饰的选择、发型、化妆等也是现场报道的重要表现元素。突发灾害性报道中,出镜记者往往没有太多的准备时间,在声形欠佳的情况下,记者更要融入环境,灵活把控,就地取材,以增加镜头画面的表现力。

情感真实投“入”,跳“出”小我担当责任

先看一段网友在汶川大地震期间写的话:“老伯临走时一句‘谢谢,让你操心了’,让李小萌面对镜头痛哭失声。多么纯朴善良的乡亲,那一刻,我的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同时,也为李小萌这样的记者而感动。”

当时,李小萌和摄像师到离北川最近的一个堰塞湖的观察点去采访,遇到了几个返乡灾民。在了解基本情况后,她劝灾民不要冒险返乡,因为就在他们谈话的时候对面山上还不断有滚石落下。有两个人被说通了,但有一位在地震中失去了所有家人的老农执意要回去。李小萌给了他一个口罩,帮他把装着在地震中仅剩的一点东西的担子扶到肩膀上,然后不断地叮嘱他注意安全,目送他的身影孤单地远去。老农走远了,李小萌的情感才敢释放,失声痛哭。这是一个正直的媒体人的眼泪,是一个善良的女人的眼泪。另外,在灾区现场,CCTV记者鄂文松讲述一所学校的孩子遇难情形时泣不成声;海霞在播报震区灾情时泪水盈盈;赵普在介绍前方近况时强忍悲痛,声音梗塞。四川电视台的主持人宁远在介绍灾情时语音低沉,悲恸不已……

投入真情实感,才能创作出观众高度认可的好作品,但完全投入又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记者是传播者,责任在身,道义在肩,特别是在自然灾害报道的现场不能只求“入”,只追求作品的出彩和自己的感动。如果因此疏忽了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这无异于在经历了巨大悲痛的灾民的心头上撒盐。这样的报道太残酷,虽然也能制作出感人的报道,但缺少的是人性关怀。汶川地震当天,几名最先到达绵竹汉旺镇的记者,看到学校垮塌,面对张张泪脸,看着哀求的目光,没有人犹豫,飞奔去发求救信号、找医院、抬重伤员……那一天几乎没完成一个采访。

对于出镜记者而言,在自然灾害报道中既要抓住第一手材料,又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灾民,也要尽量少地让被采访者做痛苦不堪的回忆。这种“度”的把握很难,也增加了工作难度,但这也正是对优秀出镜记者的考验。李小萌在采访老农时,克制自己的感情,既顺利完成采访任务,也没有因为自己的感情波动影响老农。待老农走远之后,她才释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观众感觉到了有“温度”、有责任感的客观报道。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入”可以让出镜记者在自然灾害报道中获得不同的视角,感受不同的世界,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传递出多层次、多侧面的信息,但也容易迷失在其中。只有做到不仅要“入”,而且要清醒地跳“出”其中,从“高度”上进一步把握,才能把自然灾害报道做得更好。

记者感言篇5

答非所问显真诚

当莫言沉稳、大气、得当地回答完记者们的一个个严肃问题后,突然,有个记者问道:“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大奖,目前对您来讲意味着什么?”

莫言毫不犹豫,迅即答曰:“意味着我要接待你们呀!”

此言惹得所有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这不禁让我们记起了当年他的《蛙》获得茅盾文学奖时,有记者问他:“这个奖给您带来了什么?”莫言出人意料地答道:“这个奖给我带来了数百条祝贺短信。”

我们发现,当记者们提问一些关于他个人荣誉、地位、利益等问题时,莫言总是幽默应答,调侃味十足。

巧用比喻化尴尬

有些记者是一贯喜欢穷追猛问的,一番“正规的问题”问过后,冷不丁冒出一个外国模样的记者问道:“您获得如此大奖,您个人好像很平静,而您的家人却异常高兴,为什么呢?”

莫言把眼睛一闪,脑袋一仰,迅速回答道:“这位记者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但您没有看出来吗?我是家里的大猴子,他们是小猴子,小猴子看见大猴子有东西总是兴奋不已的。”听者顿时大笑起来。

把自己比成大猴子,把家人比成小猴子,本是一个尴尬的问题,却被莫言巧妙地使用比喻轻松化解了。

这又让我们记起,有一次莫言从日本北海道归来,有记者问他为何喜欢北海道。莫言先是平淡地说道:“我对北海道的向往,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温泉的向往。那里的温泉,我以前在电视上看过很多次。有很多猴子在里面泡了以后,皮毛油亮,面色红润,我就非常羡慕它们。”他停顿一会儿,大家以为他说完了,正感没劲、有些尴尬时,他突然又补充道:“我泡一年温泉可出两部长篇小说,比起猴子的收获也不差。”大家被逗得哈哈大笑。

此类比喻还有不少。如签售新作《生死疲劳》时,有人问他:“您说您的《四十一炮》是‘黑色老树上抽出的绿枝’,那现在您怎么评价这部新长篇小说呢?”莫言风趣地答道:“《生死疲劳》是黑色老树上又抽出的一枝新枝。”在回答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关于不走精致路线,而走狂野路线时,莫言诙谐调侃道:“当这个世界所有的鸟都变成凤凰的时候,是多么的单调啊,所以我们要有凤凰,要有孔雀,更要有麻雀,那才好看,当然我是乌鸦……”

低调谦逊破神秘

获诺奖后,有记者问莫言:“目前您最想干什么?”他回答说:“尽快从喧嚣中走出来,你们也是一样,该干吗干吗。”

有记者问他是否会选择出国定居时,他当即大声道:“我连高密都不想离开!”

获诺奖后,他的故乡山东高密积极筹建莫言文学馆,他则呼吁说:“只因高密名人少,故把莫言捧上天。”他还在记者见面会上坦言,并不希望引起“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希望大家尽快忘掉。”他甚至还说:“我很好,不吵不闹不炫耀,不要委屈不要嘲笑,也不需要别人知道。”

当记者问他“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带有怎样的特征”时,他则急切地答道:“得了奖之后要用10分钟忘掉它。即使10分钟忘不掉,也不能超过10天。”

有个记者问他:“您对人类精神的贡献在什么地方?”他自我挪揄道:“我对人类精神毫无贡献。我的贡献就是打破了作家的神秘感。大家看看,我这么一个熊样的人,竟然被说成‘中国著名作家’,对作家的神秘感和崇敬感,是不是顿时就会烟消云散呢?”

这真是最是“莫言”真善言,文字独特,言谈亦出色!

记者感言篇6

【论文关键词】:新闻采访; 语言符号; 有效性; 非语言符号; 重要性

长久以来,记者采访水平的高低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采访中技巧的运用成为记者个人的法宝,带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新闻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从传播学角度讲,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与分享的是信息符号,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属于符号。[1]文章拟就这些信息符号在采访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1. 采访中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传播学认为,人类使用的信息传播符号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符号;另一类是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人类进行信息传播与感情交流的主要工具,包括了声音语言(有声符号),文字语言(写作符号)两部分。语言符号传播的特征是概念清晰,陈述按照时间顺序,推理合乎逻辑规范,富有抽象概括性。非语言符号是指在声音语言与文字语言以外的为人们的感觉器官接收的各类表象符号,例如人的神态、姿势、服饰、色彩、人际距离、环境景别、音响、画面等。非语言符号的意义在于符号自身。表象是具体的,但含义往往模糊容易产生多义性。因此,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往往无秩序,且多通道,不如语言符号便于控制。[2]

2. 采访中语言符号的有效性

新闻采访活动是一种语言交往行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认为,任何一种话语交往,分析它的语言成分,有如下几类: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二是陈述事实的语言,三是表达主观意向的语言。分析一个采访过程,从语言角度入手,同样可以发现三种语言成分。第一,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就是用来确定双方身份定位、形成对话双方心理认同的语言,它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制约。采访对象属于各行各业,地位有高有低,面对不同的对象自身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比如采访弱势群体不应高高在上,对待领导干部则要做到不亢不卑,在记者主体与采访对象间用语言首先建立起一种平等的语境。第二,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和生命,在采访活动中时刻都得遵守这一准则,包括采访时记者对基本事实的语言陈述。即使是问"有什么看法"等,也得先交代有关情况,指出问题的范围,引导对象进入问题的关键。第三,要实现语言的有效性,取决于提出这些愿望和疑问,发问者是否出自"真诚"的态度,要让对象觉得你的行为完全是出于记者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3]

然而,要使采访语言有效,以上三种类别的语言必须首先建立在可理解的基础之上,这是成功交往必不可少的前提。可理解性体现在具体的采访活动中,就是记者在措词用句设计问题时,要根据不同采访对象的个性特征、文化修养、思维特点来设计内容和次序,语言要力求通俗易懂,交流方式要因人而异、平易近人。此外,在可理解性的前提下还要满足"适当性、真实性、真诚性"的要求,才能使三种类型的言语行为有效。

3. 重视非语言符号在采访中的作用

3.1 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美国 现代 心 理学 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在信息的全部表达中,说话占7%,态度占38%,而表情动作占55%。"此结果反映的是人际交流中最初接触的 规律 ,即人与人之间最初接触时,信息的传播有90%以上是靠非语言方式实现的。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被采访对象与记者往往都是初次接触,被采访对象会根据记者的非语言符号来判断是否接受采访或在多大程度上敞开自己的心扉,所以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3.2 采访中的非语言符号。在采访中,非语言符号主要指的是体态语言。人类学家霍尔教授说:"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不但需要理解他人的有声语言,更重要的是观察他人的无声信号,并且能在不同的场合正确使用这种信号",这种无声的信号就是体态语言,它是用表情、手势、姿态等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辅助工具,是一种"伴随语言"。从电视记者通常运用的人体各部位的姿势、动作、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情况来看,体态语可具体区分为表情语、首语、手势语和体姿语四类。

表情语指的是人的面部表情,即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语言,表情语言是体态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情语中使用最广泛、表现力最丰富的是目光和微笑。在新闻采访中,目光和微笑是电视记者常用的非语言符号,无论是现场观察还是与访问对象交流,或是面对镜头述评播报,记者的目光和微笑都传达着最丰富、最有效的信息。目光能表达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和对采访内容的关注,微笑往往是对被采访对象的鼓励和肯定。

首语是指人体头部动作所传递的信息。手势语是指人体上肢所传递的交际信息。体姿语是人的身体的各种姿态所传递的信息。这三种体态语的使用经常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以统称为身体动作。[4]

3.3 体态语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一是表达态度,进行情感交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某种姿态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经常需要利用某种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或采访者的态度,通过运用体态语巧妙地向观众,向全社会传达某种信息,表达情感,拉近心理距离,与采访对象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氛围,从而使采访工作可以和谐地完成。如《焦点访谈》在1996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播出的《走进麻风村》中,记者采访时主动与麻风病人握手。这位记者说,"我和麻风病人握手,就是想利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最有效地消除人们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和对麻风病的恐惧心理。"记者的态度和情感在这个小小的动作中得以充分体现,感受到这一切的不仅是麻风病人,还有观众,记者的采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动作强调语言信息。体态语还可以被用作强调记者希望引起采访对象注意的问题和细节。比如,在提问中,记者可以利用手势动作加强提问的语气,从而使采访对象注意到记者提问的要点;在现场播报评述中,记者也可以利用动作加强播报评述的力度,从而使观众注意到记者播报内容的重点。[5]

在日常采访时,记者对人的观察,除了语言行为的观察之外,最主要的观察就是:身体外的和身体的标记、身体的运动、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这三个方面都属于非语言符号的范畴,通过观察这些内容,可以得到大量关于人的深层心理动机等情况。[6]记者在观察中,眼神、面部表情等体态语和服饰等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及形体语言,均传达着被采访对象的思想、个性、文化修养、 艺术 品位,记者观察得是否仔细,直接影响报道的传播效果。因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日常观察中,一定要尽可能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通过观察对象的身体语言,准确捕捉到对方最真实的情感和深层心理,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进而实现与采访对象 自然 、和谐的交流。

参考 文献

[1] 罗以澄. 《新闻采访学新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2] 林如鹏. 《新闻采访学》[m].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

[3] 任之春, 高国立. 《采访语言的有效性》[j]. 《青年记者》,2002,9.

[4] 张冠文, 邹立森. 《非语言符号对新闻采访的影响》[j]. 《青年记者》, 2002, 10.

[5] 约翰·布雷迪. 《采访技巧》[m]. 新华出版社, 1986.

记者感言篇7

一、记叙性散文阅读

记叙性散文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通过具体形象来表达作者情感,这种情感是蕴含在事物之中,一般不直白表述。在阅读过记叙性散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等记叙散文的六要素,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具体把握。其次,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作者记叙顺序,了解不同记叙顺序对文章表达效果的影响,记叙顺序有三种,分别是顺叙、插叙与倒叙。不同的记叙手法能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用顺叙来记叙某些事件,能够展示出作者心中的波澜不惊与一份平静,直指人心;插叙一般是对事件的补充说明,加强事件表达效果,倒叙能够使文章更具悬念,在情节上更引人入胜。再次,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表现手法及叙述线索,抓住文章中的中心句,深入发掘文章中蕴含的文学价值。叙述线索是阅读记叙性散文的重点,也是最容易被学生所忽视的,教师在记叙性散文阅读教学中要反复强调,让学生通过推敲记叙线索,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在教学《散步》一课时,文章中有两句看似不相干的话:“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让学生进行对比,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记叙中心,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及作者情感,从而促使形成自主评价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散文阅读能力。在《散步》中作者没有提到任何情感,但能够读出“我”对母亲的关怀、母亲对孙儿的爱护、中年人背上的责任等思想情感;这里可以让学生针对其中一两处能够表达作者思想情感之处进行分析评价,既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如,有学生指出“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可以表现出作者对母亲身体的担忧,从侧面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关怀,同时,这句话也点明了季节,同时与后边初春的田野形成对比,正如苍老对新生,老者对儿童,多种感情交织,虽未言情,却一切点得恰到好处。其实学生具有很强的领悟能力,只要引导他们去抓住重点,就会经常有出人意料的表现。

二、抒情性散文阅读

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作者真实情感为主。虽然散文阅读的重点都是了解作者情感、感受文章中的文学价值,但抒情性散文不同于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写作手法更加细腻、多变,语言更加凝练、优美,结构更加巧妙,情感抒发更加丰富、直白。因此,在抒情性散文阅读中要着要让学生从整体理解文章,理解文章是借景、借物抒情还是以物喻人或托物言志,对文章情感有一个大体把握。然后抓住文章线索,让学生找到文章感情线,把握好作者写作思路。

《土地的誓言》一文就是以土地为线索,通过对土地的描写,来表达我对故土的怀念、深沉的爱国热情及对侵略者的愤恨。在文中运用了大量排比句,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分析排比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深入讲解句式是如何推动文章气势发展、在文章情感D变中又起到何种作用,以此提高学生语言分析能力。然后,让学生概括文章要点,让学生体会文章情感。抒情散文阅读教学是通过语言表达技巧的解读透析其中情感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这种语言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散文阅读能力。

三、议论性散文阅读

议论性散文不注重严谨的逻辑,而侧重于形象的描绘与情感抒发,一般都有着深刻的思想、情感、哲理内涵。议论性散文阅读方法与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类似,先着眼于全文,再对“文章局部”进行分析,梳理全文脉络,分析写作手法。议论性散文议论的基本途径是将观点渗透到某一具体事件中,通过评价事件,达到议论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议论性散文阅读时,要教会学生从文章中剥离论点及作者表达的哲理或思想,注重于对文章所描述的人物或事件进行解读,抓住议论中心,从而达到读懂、读通的目的。

记者感言篇8

情感交流要积极主动

节目主持人和出镜记者与嘉宾或采访对象的接触除了语言交谈外,肢体语言也十分重要。节目主持人和出镜记者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有表达一定情感、进行情感交流的效果。如眼语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人们在相互交谈过程中,两个人的目光相互接触的时间达到交谈时间的50%至70%就可以形成比较融洽的感情交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电视主持人要学会用眼语交谈,用眼语交流。只有目中有人,心中才有情,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才可以更好地拉近与观众间的距离。因此,平时在主持节目时无论是面对摄像机镜头说话,还是直接面对观众说话,都应注意抬头,并尽量少眨眼。眼神尽量随访谈人的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或同情或赞赏,让对方感到你非常认真且投入地倾听他的叙述。只有这样才能带动观众进入节目当中去,收到良好的收视效果。相比之下在镜头前有的主持人眼神游离,不顾采访对象或仰视或翻白眼或目光闪烁不定,令采访对象不适的同时,也使观众看了不舒服。节目主持人、出镜记者选择与嘉宾和采访对象相互交流时,应选择适当的位置,保持适度的距离,过远显得生疏,过近失于唐突;主动去握手表示欢迎,对方先伸手要迅速回应,慢了则显得冷漠。

央视《远方的家》节目组在烟台采访年过90的老奶奶,出境记者吴丹就像回老家看望自己的奶奶。她亲热地拉着老人的手,向老人问候,听老人的家人说老人爱吃糖,马上从糖果盘里拿了一块剥好送到老人嘴边。老人高兴地吃着,伸手也剥了一块糖递给吴丹吃,此时吴丹感到老人像自己的亲奶奶一样慈爱。这个过程出境记者和采访对象都没有说几句话,但双方交流的气氛是语言交流无法达到的,肢体语言的运用一下子达到了融洽采访对象之间情感的作用。

在现场,主持人和出镜记者不仅要和嘉宾或采访对象进行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还要有和电视机屏幕前的观众交流的概念。即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向观众传达一定的新闻信息。有一次,大连推进器厂制造的一台大型船用推进器完工,记者出镜报道,背景是身后那台近两层楼高的推进器。记者在现场熟练地背诵着拟好的新闻稿,并附有手势。手势的运用将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记者的身上,分散了观众对新闻的“主角”大型推进器的注意力,这显然是考虑不周。如果她站在推进器的侧面,讲到什么地方,手就指到什么地方,用肢体语言引导观众注意这个推进器形体的高大、材料和工艺攻关的困难,以及对国家舰船建造的意义,更能激发观众的兴趣。

体验要大方得体

主持人在演播室与嘉宾访谈、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可以在嘉宾和采访对象有关的生活环境、工作岗位做一些体验,亲身体会采访对象的喜怒哀乐,使节目充满生活气息,更加丰富多彩。主持人和出镜记者这么做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对嘉宾或采访对象的贴近,而且通过自己的体验,对于采访对象有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讲述语言更形象、生动,增强节目的可信性和感染力。

首届全国十佳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之一、大连电视台的小叶是较早集采编播合一的节目主持人。在出镜采访无偿献血时,自己当场献血,在医务人员抽血时,她面对着镜头,平静地介绍着当时自己被抽血的感觉,得到业内和观众的好评。因为当时无偿献血还不普及,许多人对抽血有一些顾虑。小叶通过体验,在献血过程中现身说法,有可信性、说服力,是宣传无偿献血的好教材。

体验自然包括品尝食品。现在关于美食的节目不少,品尝的镜头不可避免,观众也能够接受。而且主持人、出镜记者采访,采访对象会把他当客人、当朋友对待,希望你赏识他的手艺和食品,为他们扬名,不品尝反而不合情理,使采访难以为继。不过,品尝不能过于夸张,要大方得体;报道也不要言过其实,要实事求是。

有一年,央视周末直播节目到平遥,直播古城商业街周末热闹景象。主持人敬一丹走进一家当地传统食品店,看一位老师傅正在炸油糕,问了糕点的名字,是否好吃,老师傅请她尝一尝。敬一丹夹起一块闻了闻,说:“真香啊,一定很好吃!”敬一丹的动作大方、端庄、优雅,既有对老师傅盛情的回应,又不失风度,十分得体,值得我们学习。

也有些主持人和出镜记者的肢体语言令人不敢恭维。有一次,央视某节目的出镜记者到某地梨园采访,其他环节都中规中矩,但在品尝环节,出镜女记者吃相有些夸张,好像迫不及待的样子,给人的印象是“一脸吃相”。更出格的是,她还说“我要多摘几个带回去,让同事尝尝!”,两手各拿着一个梨往裤兜里塞。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记者连吃带拿,脸皮厚”的误解和不良印象。也许她想借助夸张的动作刻意表现这里的梨特别好吃,但产生的社会效果却使节目添了几分俗气,同时也损害媒体人的形象。

模仿要有勇气

时下主持人在演播室与嘉宾访谈、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许多主持人和出镜记者会模仿嘉宾和采访对象的动作、技艺。这样做,主持人和出镜记者是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对嘉宾或采访对象动作、技艺和有关物品感兴趣,也是一种用动作或者说肢体语言去互动、交流的行为,是拉近与采访对象心理距离的举措。央视《远方的家》节目组到过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采访,这些地方的民族文化各有千秋,出镜记者都会“现学现卖”,参加当地民众表演的队伍中,手拉手的舞蹈、联欢。有的还染黑牙齿,有的被抹了一脸泥巴都不在乎,始终满脸笑容。

主持人和出镜记者的现场模仿是需要有一点勇气的。因为你初学乍练,难免动作拘谨、笨拙,甚至可能出洋相,会引起观众的笑声,但这并不是你不知深浅、弄巧成拙,而是节目情节的组成部分。观众的笑声也不是在讥笑你,而是称赞你善于活跃气氛的机敏。同时,你的模仿还能衬托嘉宾或采访对象动作的潇洒、技艺的精湛。主持人和出镜记者通过自己的模仿和切身感受,可以更形象、具体地介绍采访对象动作、技艺的细节和奥妙之处,增强所做节目的可信性和感染力。

主持人和出镜记者的现场模仿需要有一点勇气,特别是那些模仿看似险象环生的的环境和动作,大都是有惊无险的。因为采访对象对我们十分爱护和尊敬,不会让我们真正去冒险,模仿有风险的动作。如果“师傅”不赞成,我们不要逞强,如果“师傅”赞成就可以按照“师傅”的指点大胆去做。你信任“师傅”可以赢得“师傅”更多的信任。央视《远方的家》节目组出镜记者唐天骄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访时,喝过70度的高粱烧,吃过放了53年的臭猪肉。到新疆巩留县恰西牧场采访驯鹰的哈萨克老猎手更有勇气,老猎手擎着的那只鹰体重20公斤,还没有完全驯服,带着眼罩仍然还有点凶气,不停地抖动翅膀。唐天骄虽然有点怕,但很镇定,脸上挂着往常采访一样的笑容,话语轻松。在老猎手的指点、鼓励下,她勇敢地靠近鹰、摸鹰的头,并且戴上皮套袖,把站在上面的雄鹰擎起来。她的动作显现出对老猎手的信任、尊敬,老猎手也紧密地配合她的采访,向她讲述驯鹰的知识,并演示给她看。特别是老猎手讲到这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只是为了民俗表演,已经不随便捕猎了,展现了哈萨克人民的新风貌,为这次采访添了彩。

如上所述,肢体语言与有声语言及其他人体语言符号间要密切配合,产生一种和谐力,形成一种默契,这样主持人和出镜记者才能完美地表达节目中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运用肢体语言时,一定要适当、贴切,做到恰如其分、自然得体,力求真实可信。另外,主持人出镜时不宜一味地模仿别人的肢体语言,学习贵在创新,要创造一种适合自身特点、富有个性特色的体态语言,以便更好地展示自我,形成鲜明个性。主持人和出镜记者应自觉地加强肢体语言修养,努力提高正确运用肢体语言的能力,以适应新时期电视主持人节目发展需要。

上一篇:银翼计划范文 下一篇:阿波罗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