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关于“问”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6-20 09:48:06

数学课堂上关于“问”的几点体会

在日常的教学中,数学教师总是在不断地提问,曾经有过一个笑话:学生说数学老师的记性最不好,因为总是讲完一个问题就提问学生. 由此可见“问”在数学教学中可谓举足轻重. 可是究竟怎样问呢?这个问题也值得研究. 如果问题问得恰到好处,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兴趣的保持,并且能逐步提高学生提高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的方法多种多样,收效自有高低的区别. 高明的问法使人心中喜悦,而愚蠢的问话则只有引起对方失笑甚至反感. 下面就是有关课堂提问的一些实例和几点体会:

一、问题要有启发性

启发式教学实质就是问题教学,不但教师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更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主动探索解决方案;是以问题为线索,而不是以“结论”为目的.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它是提问的价值所在. 在内容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跳一跳能够着”的境地,这样学生思维才能积极起来.

案例 观察下列式子:2 × 4 + 1 = 9 = 32 ,6 × 8 + 1 = 49 = 72 ,14 × 16 +1 = 225 = 152 ,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

师:观察以上三个式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能用代数式将它表达出来吗?

生:我发现每个式子的前一项都是两个相邻偶数的乘积,再用它们的积加1,和是这两个偶数中间那个奇数的平方. 可用式子表示为:

2n × (2n + 2) + 1 = (2n + 1)2 .

师:非常好,语言叙述也非常精确. 那么谁能上黑板将这个等式证明出来呢?

(一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证明)

证明:2n × (2n + 2) + 1 = (2n)2 + 2 × 2n + 1 = (2n + 1)2.

师:那么在上面的等式中,我们对于n有什么限定条件吗?

生:有,n 为正整数 .

生:n为负整数和0我认为也可以. 如:0 × 2 + 1 = 1 = 12 ,

(-14) × (-16) + 1 = 225 = (-15)2,

所以应规定n 为整数.

师:也就是说等式应为:

2n × (2n + 2) + 1 = (2n)2 + 2 × 2n + 1 = (2n + 1)2.

(其中n 为整数)

生:我发现以上等式中即使不是两个相邻偶数,而是两个相邻奇数,等式仍然成立. 如:

1 × 3 + 1 = 4 = 22,5 × 7 + 1 = 36 = 62,11 ×13 + 1 = 144 = 122 ,

所以等式也可以总结为:

(2n - 1) × (2n + 1) + 1 = (2n)2.(其中n为整数)

师:大家都听明白了吗?还有人有其他意见吗?

生:既然奇数、偶数都成立,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等式写为:

n × (n + 2) + 1 = (n + 1)2.(其中n为整数)

生:老师,n不为整数不可以吗?(听到这里所有的学生都吃了一惊,都认真思索起来)

师:现在我们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大家来思考一下,这名同学提出来的有道理吗?请你说出你的想法.

生:很简单,只要举个例子就可以. 如:

0.5 × 2.5 + 1 = 2.25 = 1.52,

- × + 1 = = 2.

所以,我认为这里n 可以为任意有理数.

师:通过对于以上规律中n取值范围的研究,谁能总结一下这个等式.

生:这个规律可以总结为:

n × (n + 2) + 1 = (n + 1)2.(其中n为任意有理数)

课后回顾: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实质上只提问了“n的取值范围”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便引发了学生由“偶数―奇数―整数―有理数”一系列的思考. 整个过程实质上都是在由学生唱主角,在一“问”中不知不觉训练了学生在数学中的发散思维.

二、提问的递进性

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能积极地参与到复习进程中. 我认为在教学的设计中应体现层层递进、由浅到深的过程. 有价值的提问设计要能帮助孩子梳理不同的经验, 层层递进.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经验大多是无序的、零星的,因此,教师的提问设计应该有一定的逻辑性,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及难,多层设问,层层递进.

案例 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问:若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则找出面积相等三角形.

答:通过全等可得ACB与DBC,ABD与ADC,AOB与DOC面积相等.

问:若梯形ABCD不为等腰梯形,则以上结论仍成立吗?

经思考,答:成立,找同底等高的三角形.

问:你能再找一些与AB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以BC为底,另外一顶点在梯形边上.

答:另外一点只需在AD所在直线上.

反思:通过以上问题的层层深入,解决了梯形中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并附带解决了数学中学生一致头疼的动点问题,从而轻松地突破了难点.

以上是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看法. 有人这样评价我们的教育:“在美国是将没问题的孩子教得有问题,甚至连教师也难以回答,作为成功. 而在中国,却是将有问题的孩子教得没问题了,作为我们的成功. ”我想正是由于这种忽视问题意识的教育观,才使得我们的孩子跟人家的孩子相比,多了一些共性,而少了一份鲜活的个性;多了一些惰性,少了一份创造. 如何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提问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考意识,应该是我们每个教育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上一篇:例谈初中数学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下一篇:医疗大数据构成与应用―基于生命科学数据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