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口译学习中的几点问题

时间:2022-06-20 03:23:10

谈口译学习中的几点问题

笔者在阅读了一些口译教程、研究文章后,就口译中的几个问题,口译实质、口译学习与语言学习的关系以及口译能力,简述了自己的看法。

一段时间以来,笔者通读了几本口译方面的书以及一些口译研究的文章,对口译学习系统和过程中的某些具体环节和技巧,特别是对口译学习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口译能力的培养等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特成文与同行讨论。

口译的实质

口译书籍中的材料多取自实际交传和同传场景。因此,由这些真实场景,多次翻译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无疑是普遍适用的。市面上众多的口译书,会在开篇就讨论口译理论。毕竟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会欠缺方向感。大部分的口译书籍探讨的翻译理论,总结起来,就是“等值”。应该说这是对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具体化,这一等值理念,即源语与目的语意义上的“等值”,在书中贯穿始终。那究竟什么是口译呢?不同的书对这一问题的答案不尽相同,但都特别指出了翻译学习与语言学习不可混为一谈。我国英语界就是否应该将包括口译在内的翻译独立于英语语言学科之外,独自分科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一直以来,学习英语的学生都是在英语和中文之间进行对应和比较,汉语中的苹果在英文中是哪个词?这也就使得学习者会习惯性地寻找字词、语句、结构上的对应,在一开始就偏离了口译学习的方向。在长期的实践中,口译员及口译类书籍的作者为口译学习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提供了实践和理论支持,强调了翻译学科与语言学科目的、途径及过程中的不同。而我国已经开始设立的MTI专业,也是对这一认知的实践认可。

口译学习不同于语言学习

既然包括口译在内的翻译学习不同于语言学习,口译译学习的受众,也就是学习口译的学生,自然也就有别于语言学科的学生。《口译训练指南》的作者塞莱斯科维奇在开篇指出学生应能“具备接受翻译方法培训所必要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综合和分析能力)”,口译学习是在学习者“已经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进行的培训。换言之,真正开始进入口译学习前学习者应具备基本的双语知识和技巧,并具备“综合和分析能力”,这自然也就不同于对语言学科学生的要求。报考英语系的学生,学校更多地是考察学生第二语言的能力,比如通常会加试英语口语,而不会考察汉语能力,至于综合和分析能力更是鲜有考察。就笔者对身边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很明显对于翻译专业的学生,要考察第二语言和母语,这是按一种双向制的要求来考察的;对语言类的学生更倾向于是一种单向的要求,该学生是否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口语听力能力如何等与第二语言相关的方面。但也正可以从中看出,翻译专业学生大多是语言学科学生中能力出众者,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双语知识。

口译能力

除上述双语能力之外的另一个要素是“必要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综合和分析能力)”。能力,特别是综合和分析能力就成了学习者在口译学习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口译教材普遍认为交传是口译的基础,并按照口译的逻辑顺序进行了逐步的分析。塞莱斯科维奇将翻译精华“等值”二字具体化为“得意忘言”,首先,“得意”的前提,也就是“听”,很重要。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的前两年学习了听力等专业基础技能课程,翻译课是在后两年作为专业课程才开始学习的。而且在大三大四的时候,已经不再设置听力课程,这也就在口译学习的准备阶段出现了空档。因此,口译学习者应坚持对于听力技能的持续培养。

“听”固然重要,但口译书籍将“听”阐述为“听懂”,指出掌握好这一点是做好口译的关键。什么是听懂,如何听懂?这实际上就与前文提到的综合和分析能力密切相关。举例来说,每年央视举办的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有命题演讲,回答提问和即兴演讲三部分。其中有个现象,很多命题演讲中得分很高的选手虽然口语流畅,但在回答提问和即兴演讲两个部分的分并不高,而原因就是表达时逻辑性欠缺,也就是思维上的逻辑问题。而这实际上就是综合和分析能力欠缺的表现。听力能力和流畅的口语都属于技能范畴,这些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得以完善。而综合和分析能力即思维则是一种综合的素质,不是通过单纯的机械性练习就能够达成的。它需要翻译者有丰富的背景知识,了解源语说话者和源语语境。因此,分析能力才是口译学习的中心和关键。学习者可以通过区分意思和语言文字,集中注意力于讲话的意思,视觉化信息等方法来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但这些方法多是在听的练习中被动接收信息。有别于这些方法,写作是一种主动地整合信息,从而锻炼译员的逻辑思维的方式。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锻炼筛选、整合、重塑信息,框架结构逻辑顺序的方方面面。其次是阅读,古语“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好文章中的语言知识,也能传递出作者所采取的表达思维的结构,这是一个极佳的阅读副产品。再者是笔译,但在笔译的过程中,学习者大多还是会关注语言层面的知识和技巧,对于整体逻辑结构所分配的精力有限,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且,口译书籍中还特别强调“听”的材料一定要选取真正口语化的讲话。

结语

口译古已有之,同传是在纽伦堡审判时正式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它是翻译实践中对翻译理论“等值”最具体化的表现形式,因此国内外也有很多论述来研究口译。虽然如此,对于这些论述中的理论还是要仔细辨别,因为国外相关研究多是建立在欧系语言间互译上的。就汉英口译学习者而言,要考虑到汉语的特点(比如汉语中常使用时间副词表示时态,动词本身并不产生变化),将论述中普遍的理论在汉语环境中进行实践检验。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本土化的口译。

(作者单位:西安市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加强手机广告的创新性设计 下一篇:煤焦油及沥青深加工工艺与发展趋势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