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译特点论口译在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6-21 02:24:32

从口译特点论口译在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 要:口译,虽为一项古老的人类活动,其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但直至20世纪,它才作为一种特殊职业渐渐地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如今,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对口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从上世纪中后期翻译理论由西方引入中国,我国的口译研究、策略更倾向于理论、形式等,却甚少涉及实践。本文主要概述了口译特点及其理论背景知识,并结合笔者数年的口译经验,讨论其特点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一些积极应对策略。

关键词:口译特点;口译问题;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2-0172-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44

1 . 文献综述

口译作为一种隶属于翻译的特殊活动,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涉及的领域范围更是无所不包,这也决定了口译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有别于笔译的工作方式,口译工作方式的独特性使得口译工作更具难度,而很好地了解这些口译基础特点对处理口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 口译的定义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间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梅德明,2000:6),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人类的口译活动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地将信息的来源语符号转换为目标语符号的“翻语”活动,而是一种积极地、始终以交流信息意义为宗旨的、具有一定创造性的“译语”活动。因此,口译不是孤立地以词义和句子意义为转换单位的单一性语言活动,而是兼顾交际内容所涉及的词语意义、话语上下文意义、言外寓意、语体含义、体语含义、民族文化含义等信息的综合性语言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口译不仅仅是语言活动,而且还是文化活动、社交活动乃至心理活动的交换。

3 . 口译的类型

口译的类型繁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其类型也各异。比如按其操作内容可分成联络口译、礼仪口译、宣传口译、会议口译和会谈口译等;如若按照时间工作模式,口译可分为交替传译(简称交传C/I)和同声传译(简称同传S/ I)。交替传译的口译活动发生在源语表达后,即发言者讲话之后,而同声传译发生在源语表达的过程中,也就是发言者讲话的同时。因论文需要,在此只着重讨论交传和同传。

4 . 口译的特点

4 . 1 口译是一种即时性的传言活动

口译与笔译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其源语表达的一次性和目标语产出的即时性(弗朗兹,2013)。口译的源语内容稍纵即逝,一般不可能像笔译那样,遇到疑难问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与源语作者联系咨询,也无法像笔译那样有较充分的时间斟酌字句,并反复修改润色。若从目标语产出的即时性来看,同声传译比交替传译要强,因为交传通常可以笔记,之后由所记的关键词为提示将源语转为目标语,而同传的目标语产出几乎与源语表达同步,包括有稿同传和无稿同传。基于口译的这一特点,就要求译员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快速应对能力、理解力、记忆能力(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和笔记能力。

4 . 2 口译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

无论从法国释意派的“理解―脱离源语形式―重新表达”和麦肯托什(Mackintosh)的“组织―凝聚―产生”的描述性研究模式,还是从希里埃夫(Shiryaev)和切尔诺夫(Chernov)的“预测推断―精力调动”和吉尔(Gile)的“译员注意力分配”的解释性模式来看,口译过程都是极为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姜海清,2012)。以吉尔模式为例,它提出了同传和交传工作模式:

同传=听力与分析+短时记忆+言语生成+协调(注意力);

而交传的工作模式更为复杂:

第一阶段:交传=听力与分析+笔记(记录)+短时记忆+协调(注意力);

第二阶段:交传=记忆+笔记(读取)+言语生成

综上可见,口译过程中各个操作环节都是环环相扣,任何环节出现失误或漏洞都会导致后续过程的无法进行。不管是对于同传还是交传,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显得至关重要,而笔记在交传中所起的作用要远比对同传更为明显。

4 . 3 口译内容包罗万象

口译的双语性和内容的广泛性要求译员既是一名精通语言的专家,同时又是一名通晓百事的杂家。

如上述中提到的,口译是一种至少两种语言的传言活动,而熟知并精通不同的语言及其文化差异就成为从事口译工作的先决条件。作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人员,当然要有扎实的双语语言功底,即口译所要求的双语技能,具体说就是指译员自己的母语A语,也包括译员掌握的第二语言B语。一般而言,由于语言环境、学习条件等诸方面的影响,对B语的运用要达到A语的熟练程度是很难的。口译所要求的双语能力却与语言习得息息相关。20世纪中期的理论区分开了复合型双语者(即在单一习得环境中学会两种语言的人)和并列型双语者(有多套语言符号来分别对应几套不同的表征意义),而后者被称为真正意义上跨文化交际的双语翻译者(弗朗兹,2013)。但不论是哪种双语者,都应做到对双语言语行为自动化的平衡,因为通常情况下口译是“双向性”的翻译,换句话说,A语到B语,或B语到A语(所谓的“回译”)。

口译的内容包罗万象,即口译活动涉及的主题、知识范围和领域千变万化,内容非常广泛(石慧、张梅,2007)。口译的内容可能涉猎经济方面的,有可能主要做医疗卫生类的翻译,而有的翻译内容是关于科技领域的。但不管口译的内容涉足哪个领域,至少各领域的一些常识性的、基础性的知识是必须了解的。因为即便某场翻译的主题是一个特定的领域,但在现场的实际交流互动中,发言或交谈的部分内容有时也是完全有可能跨越到其他主题上的。由于口译内容覆盖的广泛性,所以就要求翻译人员要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尽管对翻译人员来讲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也应该拓宽并加强对各种科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必要的双语专业知识和百科知识对口译工作的圆满完成无疑是致命的。

4 . 4 口译的可知性和未知性

口译的可知性包括译员的“预有知识”和“准备知识”。“预有知识”是指译员在接受口译任务之前已经拥有的知识,即上文所提及的双语能力和广泛的科学知识;翻译人员在从事口译活动前对即将翻译内容的范围和主题,甚至是发言者背景是可以知晓的。而这种译员通过口译任务之前的准备而得到的知识也称作“准备知识”(林超伦,2012)。一般情况下,译员事先会被告知会议的主题或者可以向会议的主办人员索要会议的相关资料如演讲稿。因此,译员在会议进行前有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或询问发言者会议的相关信息,比如参考往届会议的译语材料,熟悉有可能涉及的相关专业术语,了解发言者的思维方式、口音和讲话的习惯,以做好事先准备工作。口译的这些可知因素对增加译员的信心和口译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口译的未知性主要是指口译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确定的外在和内在因素,包括译员怯场,口译现场压力过大,源语信息输入的变量。而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让口译工作变得十分错综复杂。口译怯场是在实战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种现象对于缺乏经验或信心不足的新手来说显得尤为突出。口译现场气氛严肃紧张给译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译员思维不清,反应迟钝,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除了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另一不可预测的外部因素――“源语信息输入的变量”也参与到口译复杂心理加工行为当中,直接影响了口译过程中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力的相互作用(弗朗兹,2013)。这些变量包含源语传输质量的不佳、较重的“外国口语”、过快的源语输入速度、源语信息输入量不足、不合时宜的停顿、源语语篇过于书面化或缺乏实质性等等。毋容置疑,这些不可预见的突发因素大大增加了口译活动的难度,影响了口译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口译实践现场过程中正是这些未知的突发因素导致了问题的频繁出现。

5 . 口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口译工作的临场随机性是不可避免的,口译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伴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要顺利圆满完成一场口译,需注意并熟知如下口译现场常出现的问题。

5 . 1 口译包罗万象的特点在实践中的问题

口译的双语性决定了在口译过程中源语与目标语对应的相关问题。与笔译的“信、达、雅”标准不同,“忠实和准确”是最为广泛认可的口译标准。而在口译实践中,语义偏离源语篇的现象经常出现,各种省略、意义错误、不当增添、数字和专有名称错译等造成了源语语言忠实性的缺乏(弗朗兹,2013)。听过有些译员的翻译,要不漏掉一些重要信息,要么就是源语中简单的一个词,或简短的一句话,由于不能在译语中找到相应的表述方法,译员用了好几句话,绕了半天才表达出来。在翻译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偶尔为之,还可作为权宜之计,但一场翻译中经常这么用,整个翻译听起来就显得拖泥带水。而且这在交替传译中还勉强可为,在同声传译中就行不通了。

5 . 2 口译的可知性在实践中的问题

在译员预先知晓发言主题及内容的情况下,译员虽然提前得获得发言稿并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但现场发言时,由于时间、环境的限制等原因会出现以下情形:

其一,发言者很可能会临时地删减跳过演讲稿其中的某些段落或增加内容,这些意料之外的举动会使得译员难以跟上节奏,甚至出现冷场的现象;

其二,源语信息输入的重复:发言者当时所讲的内容,译员在之前已做翻译,以至于发言者停顿下来后,译员无话可讲,只好再重复刚译过的话。

其三,演讲稿的大幅改动:尽管译员在会议前拿到了发言稿并做了相应准备,但会议开始前一刻,发言者到场后,突然通知译员发言稿有大幅度的修改。

5 . 3 口译未知性在实践中的问题

5.3.1 译员预先未知晓发言内容

译员在发言前一直都未得到发言资料,而在会议现场,发言者却使用了发言稿,并使用大量书面体的长句而由于译员事先没能看到译稿,对于较大篇幅的书面文体来说,译员只能是在听到源语后,马上组织成译语口译出来,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或者,会议组织者与发言者打过招呼,发言者比较注意并放慢自己的语速并考虑到了停顿。但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形:发言者在刚讲半句话时,突然想到了要停顿,此时就会出现源语信息输入不足的情况。由于不合时宜的停顿,缺乏足够的语篇背景,阻碍了译员对发言者的源语理解,进而影响到了口译的产出。而这种信息不足的短句比前面提及的长篇大论在把握上更具难度性。

5.3.2 发言缺乏实质性

有时,发言者的讲话充斥着一些套话、车轱辘话,绕来绕去讲了半天,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这种情况对没有经验的译员而言是比较棘手的,因为无法了解发言者的意图,很容易出现误翻或冷场现象。

5.3.3 发言者忽略译员

(1)带讲稿的发言者。发言者不熟悉带翻译发言的场景,虽然开场时会不时注意发言时的语速、停顿,但讲到兴头上时,滔滔不绝,忘了还需要做翻译。

(2)无讲稿的发言者。由于没有讲稿,发言者不容易判断发言时的语速、语句长短等,按照平常的发言习惯或一时忽略译员,出现一次性讲出太多信息量的情况。

5 . 4 口译的即时临场性及过程的复杂性在实践中的问题

由于口译的临场性,译员会不同程度地感到紧张,怯场实属正常现象。尤其是在翻译国际会议的开幕、闭幕发言、主题发言,较为正式的宴会的致辞等时,译员会出现压力过大,焦虑无法正确解读发言者的意图,或是不能立即准确地进行语言转换,或过分在意听众的反映等,进而导致尴尬的场面。再者,如果译员自身心理素质不够,对自己缺乏应有的认可和信心,若又不能加以自我调节,就会导致一系列恶性的连锁反应,以至于怯场使得口译任务无法顺利完成。

6 . 口译实践中的应对策略

6 . 1 译员需在发言前做充分的译前准备

6.1.1 译员最好能在做口译前跟发言者有个短暂的接触,以了解其发言的大致内容,澄清一些术语,当然也可借此机会熟悉该发言者的口音和讲话的习惯。通常情况下,译员未必有机会直接与发言者接触,或只能接触到一两位主题发言者。即便这样,译员也还是可以做些准备工作。例如,向会议的主办人员索要会议的相关资料,如果往届类似会议有译语材料,也要来先看一看作为参考,对不确定不熟悉的地方可以事先研究准备一下。

6.1.2 尽管手头有译稿,只要发言在进行着,译员就不可以掉以轻心。耳朵听着发言,眼睛就要盯着译稿跟着发言的速度过稿子,在发言者停下的地方,可以用笔做个标记,以确保跟发言者的进度保持一致。这种情况,只要认真操作,稍加留意就可避免。如果发言者在前面一部分照其发言稿,但在中间或结尾部分却加入新的内容,因此作为译员,千万不要以为有译稿就万事大吉。每次上场,都应该备好纸、笔,听到新内容,马上相应地做笔记进行翻译。一般若增改不多,可在译稿的空白处做记录,这样译稿的原有框架也有可能用得上,从而减少做笔记的量。如若增改较多,那么译员随身带的笔记本就可以派上用场。此时,保持冷静是关键,快速地把刚拿到的修改稿通阅一遍,找出难点,利用身边的资源(其他译员、熟悉原文主题的人、相关资料、词典等)对这些难点做标注。对原稿中的长句也应有所关注,把对语序的安排简要地标记出来,以保证现场口译的顺畅。另外,译员可以借助发言者发言时的语气、语调、表情、手势和肢体语言等,增强对源语信息的理解。

6.1.3 译员在未得到发言资料的情况下,可向主办方询问发言的主题或相关内容,再通过资料、网络查询获取所需信息,以便做相应的准备。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过分拘泥于某些词语和句型而忽略中心大意,反而有可能以辞害意,影响沟通交流。因为一般情况下,发言者发表一段讲话,总是旨在向受众传递某种信息,当听到这样的发言,不管这么一段话中句子有多繁复,只要抓住其包含的主要信息,传递给受众,达到了交流的目的,就是抓住了关键。情况许可的条件下,可以示意发言者把一段话讲完再停顿。

总之,在口译前要尽可能把准备工作做足做充分,才能对即将面对的口译工作充满信心,降低临场的慌乱紧张程度,以防怯场的出现。

6 . 2 译员需不断提高记忆、整理笔记的能力

口译是一个多项任务同时操作的过程,所以需要译员具备“一心多用”的素质。例如,在进行交替传译时,耳朵要听,手上要记;做同声传译时,更是耳朵听、手头记,嘴上还要说。而在此过程中,就要求译员有较强的记忆力和整理笔记的能力。

6.2.1 提高和改善记忆力

在口译中,记忆是理解源语内容的前提和保证,如果没有记忆,理解就会存在主观性,很容易与原意思发生误差,因而应该努力提高口译的记忆能力。译员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来存储和保持所听到的内容和长时记忆以理解新信息与已知信息的联系。而改善和提高译员短时和长时记忆的有效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马英迈、孙长彦,2004):

复述,即译员在不做笔记的情况下,用同样的语言最大可能准确地重复再现所听到的一段文字或内容。无论是A语还是B语,都应得到相应量的练习;

转述,即译员同样在不做笔记的情况下,用同样的语言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将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再现;

联想,听到一个主题及相关新信息后,译员联想其他自己已知的相关信息并加以联系和分析新信息。

6.2.2 提高笔记能力

口译记忆中,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弥补了短时记忆的不足,减轻译员大脑的负荷。口译笔记是一个需要专项训练的技巧,在口译过程中,笔记占据重要地位。这并不是所有人未经训练都能达到的。可能有的译员除了一定的口译记忆技巧外,记忆能力也较强,便不太需要做笔记,但一般而言,记笔记还是较为保守的做法。如果发言者一次性讲出太多信息量,没有笔记就很危险,译员很可能无法对原出准确、快速、流畅的翻译。译员通过适当做笔记,可以把用于记忆的精力用来组织译语。

笔记主要是起提示作用,尤其是在原文中有难以记忆的内容如数字、头衔、机构的名称和结构布局等,或者原文内容太长而又没有紧密的逻辑联系时,笔记中记下的要点就如路标一般,能引领译员顺利完成从原文到译文的过渡。从这个角度看,笔记不必详尽,记下关键点就行。除了难以记忆的元素外,主要就是这样一些笔记符号,当译员在看到一个或几个这样的符号时,就能想起刚谈到的一段话的大意,或想起这些语句中的逻辑关系。在实际的口译场合中,除非使用速记语言等手段,书写的速度一般也赶不上口头发言的速度,再加上还要考虑译语,笔记也不可能记得详尽。至于笔记的方式,各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创造出各自不同的笔记方法和特点。

6 . 3 译员需调整心态消除怯场

口译对涉外工作意义重大,译员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成为口译任务成败的关键。充足的译前准备工作能对译员来说是一剂定心丸。除了上述中提及的做足译前准备工作之外,每逢口译活动,译员应尽可能提前到场,熟悉工作的环境,稳定一下情绪,而不要因担心迟到,赶得太匆忙,无端地加重自己的紧张情绪而导致怯场。另外,口译过程中,应做到处变不惊,从容处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发言者发言时,一般总是旨在传递一些信息出来,译员不必被单个孤立的词句所扰,只要专注于捕捉这些信息,抓住大意,然后传递给听众,而无暇过多顾及自己紧张的情绪,紧张感自然也就削减很多。若有疑问,在交传过程中还可以向发言者询问并澄清。再者,译员应当正确认识个人的表现和对待口译过程中的失误,消除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增加自己的信心。口译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也无需为一个失误影响自己的情绪,应当立即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完成。最后,增加口译工作经验对改善自己的心态也是很有帮助的。

6 . 4 译员需不断总结翻译经验

所谓熟能生巧,这在口译中也得到验证。对有经验的译员来说,经常经历各种口译场合,各类套话已听得耳熟能详。有时发言者说着前面部分,译员都能猜出后面的部分,并且也逐步形成了一套对应的译语。而对于不熟悉这类套话的译员来说,由于抓不着主题大意,就需要尽量多地记录下源语中的关键词、语句间的串联词,以便尽可能地复述源语。而从译员的心理素质方面来讲,经验的增加也伴随着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处理一些突发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心态调节的能力都能得到加强。口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实战经验,汲取他人的口译实战经验,以弥补自身经验的不足。

7 . 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口译事业不断发展,但是现状不容乐观。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口译的需求量只会不断增加,对口译人员的要求会更加规范、精细。口译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译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增强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加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口译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Gile, D. Teaching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 contribution. In Tennent, M.(ed.), Training For The New Millennium: Pedagogies For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0: 127-151.

Pochhacker, F.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Viezzi, M. Simultaneous and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In Millan, C. & Bartrina, F.(ed.),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377-388.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弗朗兹.口译研究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傅敏.傅雷谈翻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姜海清.吉尔模式观照下的口译记忆[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纸,2012(5).

刘绍龙、王柳琪.翻译信息加工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联结主义范式的思考与构建[J].中国外语,2008(5):82-88.

林超伦.实战交传[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21-30.

马英迈、孙长彦.口译中的记忆与理解[J].宁夏大学学报,2004(4).

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2-23.

石慧、张梅.交传口译怯场的成因及消除策略[J].南方论刊,2007(6).

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研出版社,1987.

上一篇:五种音符谱写的乐章 下一篇:交际法教学与高职生的英语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