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校学生饮食习惯与生活行为的特征

时间:2022-06-20 03:14:33

上海市某校学生饮食习惯与生活行为的特征

世界范围内儿童肥胖流行日益严重,已引起各国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许多研究已揭示童年期肥胖流行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生不良膳食、运动和娱乐行为的特征,为儿童不良生活行为的干预和矫正,以及遏制童年期肥胖流行提供有益线索。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05年在上海市某学校1~12年级共61个班级的2 519人(男1 275人,女1 244人)中,分级随机抽取27个班级的学生(其中7年级5个班级,其余每个年级抽取2个班级),进行有关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

1.2 调查内容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家庭提供高能量食品情况,包括饮料、洋快餐和油炸食品等;学生的饮食行为、娱乐行为(每天看电视和使用电脑时间)以及锻炼行为(平时和双休日锻炼时间)等。

1.3 应答率

应调查学生1 073人(男536人,女537人),收回有效问卷911份(男437人,女474人),应答率为84.9%。

部分学生对问卷中的部分问题未作回答。

1.4 统计方法

采用Jonckheere-Terpstra检验法(J-T检验法)分析家庭提供食品情况及娱乐行为,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法 (K-W检验法)分析不良饮食习惯发生率,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不良行为数和锻炼行为,其余采用卡方检验。使用SAS 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家庭提供高能量食品情况

家庭提供饮料、油炸食品和洋快餐的数量都有随年级上升而上升的趋势。每周提供500 mL以上饮料的家庭比例从1~6年级的25.2%上升到7~12年级的36.2%,各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周提供油炸食品3~5次及>5次家庭的百分比从1~3年级的12.5%和2.4%上升到

10~12年级的21.0%和6.4%,翻了一番。各年级家庭提供洋快餐次数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按1~3年级和4~12年级重新分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P

2.2 学生不良膳食行为的特征

嗜好高能量食品,即油炸食品、肉类、零食、冷饮和糖果巧克力的比例分别为27.0%、32.4%、37.9%、40.8%和41.1%,看电视时进食的比例为48.6%。爱吃肉食的比例各年级男生均高于女生。爱吃油炸食品的比例仅1~3年级男生高于女生(χ2=5.60,P

3种健康食品中,以不吃蔬菜的比例最高,平均为24.5%,不吃牛奶和鸡蛋的比例分别为13.9%和11.7%,女生均高于男生。

爱吃油炸食品、肉食和冷饮的比例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看电视时进食的比例随年级升高而上升。各年级不爱吃健康食品的比例较稳定,仅10~12年级女生不爱吃蔬菜、男生不爱吃鸡蛋的比例有所下降(表2)。

对具有表2中所列不良饮食行为的个体拥有总数作分析。无9种不良饮食行为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14.6%和10.5%;有1~2、3~6及7~9种不良行为者分别占38.0%和38.4%、43.9%和44.5%、3.4%和6.5%。总体上女生不良行为数较多(z=-2.21, P

学生吃早餐情况较好,83.9%的学生每天吃早餐,仅3.8%的学生偶尔吃早餐或从不吃早餐,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学生锻炼行为的特征

放学后不锻炼的学生占61.0%,仅有13.7%的学生每天锻炼>30 min。双休日不锻炼和锻炼>30 min的学生分别占35.0%和51.3%。平时和双休日均不锻炼的学生占32.5%。

男生各年级之间放学后锻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P>0.05),双休日锻炼时间随年级的升高而减少(χ2=15.56,P<0.01)。女生放学后和双休日锻炼时间均随年级的升高而减少(χ2分别为14.22和52.21,P值均<0.01)。1~6年级男女生之间锻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年级双休日锻炼时间男生多于女生,10~12年级无论是放学后还是双休日,男生锻炼时间均多于女生(表3)。

2.4 学生娱乐行为的特征

每天看电视时间>1 h的各年级男女生比例为34.8%~47.1%,其中7~9年级学生最高,为45.3%;7~12年级的该比例(43.4%) 高于1~6年级 (37.3%)。每天用电脑时间>1 h的学生比例从1~6年级的6.8%上升至7~12年级的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5,P<0.01)。看电视和用电脑时间的性别差异未见于1~9年级学生;10~12年级中,女生每天用电脑和看电视>1 h的比例均大于男生(电脑:χ2=4.15,P

3 讨论

许多研究显示,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流行与不良生活方式紧密关联。然而对我国大中城市学生不良生活方式的总体现状及特征的研究较少,且大多针对肥胖学生[1~3]。本研究中男女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别为31.5%和25.7%,与上海全市6~11岁小学生超重率(男29.0%,女23.8%)水平非常接近[4],提示本调查所获资料具有一定代表性。该校学生的不良生活行为呈现6大特点:① 不良行为的发生不仅较早,而且发生率较高;② 学生中不良行为的发生率并未随年级上升而下降,有的甚至上升;③ 有些不良行为有性别特征,主要表现为男生较爱吃肉,不爱吃蔬菜,但锻炼时间多于女生。女生较爱吃冷饮、零食和糖果,不爱吃牛奶、鸡蛋;④同一个体往往具有多种不良行为;⑤ 没有任何不良习惯的学生比例非常低,仅为2.1%;⑥ 家庭在不同程度上都提供不健康食品。

国内外许多文献报道了不良行为与童年期肥胖流行有着强的联系。过多地摄取软饮料、油炸食品、洋快餐等高能量食品,以及爱看电视、不爱运动和锻炼破坏了机体能量平衡,是导致超重肥胖的主要原因[5]。资料显示一些不良行为在肥胖流行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看电视与肥胖的联系是最强的,每日看电视5 h以上的儿童其超重危险性明显高于2 h以下者[6]。即使校正父母BMI和社会经济状况后,看电视时间与童年期BMI和超重仍显著相关[7]。看电视对儿童有众多负面影响,如减少运动时间[8],降低机体的能量消耗,甚至低于仅仅是坐着不动时,诱导儿童对高能量食物的选择,冲淡对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的关注,提供了一个鼓励儿童主动进食的环境[9]等。本调查也证实有一半以上学生在看电视时进食。因此,限制看电视时间是预防肥胖的一个重要措施。

软饮料与肥胖关系密切,每天喝软饮料大于3罐(约1 000 mL)的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可能性增加2.2倍[10]。一项前瞻性研究也显示,软饮料摄入量与体重增加有关[11]。由于饮料是液体,因此更可能被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过多摄入。糖浓度高的软饮料可引起血糖较快上升,导致大脑中有较高的饥饿信号而过食。

以油炸食品为主的洋快餐也是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这类食品的能量密度较高[12],吃快餐者摄入脂肪较高,而蔬菜较少 [13]。少吃红肉和快餐者的BMI和腰围的增加较少[14]。

蔬菜摄入可以降低肥胖的相对危险度[15],与体重的5年增加呈负相关[16],且是肥胖的明显预测指标之一[17]。蔬菜富含水分和纤维,能量密度低,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饥饿。用蔬菜代替高能量密度食品是体重管理的良好措施。

体力活动对肥胖发生有保护作用[17,18],体力活动少是肥胖的明显预测指标之一[19]。目前普遍认为父母的活动水平对儿童活动有影响,其机理可能包括榜样作用、基因影响及器材和场地的支持。

“肥胖生成环境”的新概念指出,目前的大环境,包括社会、学校、社区及家庭,市场、政策导向、媒体介入,以及某些专业人士误导等,都会影响到人们选择不健康食品,过多摄入高能量密度食品、软饮料和快餐,并减少体力活动,导致营养问题[20]。

父母的喂养实践影响儿童的食物偏好和饮食行为的形成,并作用于儿童对能量摄入的调节,父母提供的食物环境给了其子女食物和进食的早期经验。家庭进食环境包括父母自己的进食行为和喂养方法,影响了儿童进食行为的发育[21],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本次仅调查了1所学校,其代表性有限,今后调查拟扩大学校样本数。在食物频数问卷方面,将细化指标的定量,以便更准确了解家庭和学生的饮食特点,如嗜好饮料等的严重程度;同时完善锻炼行为的调查内容,如锻炼内容、强度和频度,以及体育课质量等。

4 参考文献

[1]周志雄, 杨学, 季浩. 对北京市城区小学肥胖生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6, 36(6):41-43.

[2]姜彩霞, 裘欣, 杨海飞,等. 杭州市城区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12): 1037-1038.

[3]辛小青, 聂四平, 詹键,等.贵阳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态度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9) :767-768.

[4]蒋一方, 居美芳, 林钟芳,等. 应用两种标准比较上海市区小学生肥胖现况[J]. 中国校医, 2002, 16 (6): 497- 498.

[5]Manu V Chakravarthy, Frank W Booth. Inactivity and inaction[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3, 157: 731-732.

[6]Hanley AJ, Harris SB, Gittelson J, et al. Overweight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a native Canadian community: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J]. A M J Ciln Nutr, 2000, 71: 693-700.

[7]Hancox RJ,Poulton. Watching television is associated childhood obesity: but is it clinically important[J]. IJO, 2006, 30:171-175.

[8]Jo Salmon, Karen J Campbell, David A Crawford. Television viewing habit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risk factors: a survey of Melbourne schoolchildren[J]. MJA, 2006,184 (2): 64-67.

[9]Francis LA, Lee Y, Birch LL. Parental weight status and girls’ television viewing, snacking, and body mass indexes[J].Obes Res, 2003, 11: 143-151.

[10]Sanigorski AM,Bell AC, Swinburn BA. Association of key foods and beverages with obesity in Australian schoolchildren. Public Health Nutr. 2007, 10(2): 152-157.

[11]Berkey CS, Rockett HR, Field AE, et al. Sugar-added beverages andadolescent weight change[J].Obes Res, 2004, 12: 778-788.

[12]Prentice AN, Jebb SA. Fast foods, energy density and obesity: A possible mechanistic link[J]. Obes Rev, 2003,11: 187-194.

[13]Satia JA, Galanko JA, Siega Riz AM. Eating at fast-food restaurants is associated with dietary intake, demographic, psychosocial and behavioural factors among African Americans in North Carolina[J].Public Health Nutr, 2004,7(8): 1089-1096.

[14]Newby PK, Muller D, Hallfrisch J, et al. Dietary patterns and changes in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in adults[J]. A M JClinNutr, 2003,77(6): 1417-1425.

[15]Moreira P, Padrao P. Educational, economic and dietary determinants of obesity in Portuguese adults: a cross sectional study[J]. Eat Behav, 2006, 7(3): 220-228.

[16]Bes-Rastrollo M,Martinez-Gonzalez MA, Sanchez-Villegas A, et al. Association of fiber intake and fruit/ vegetable consumption with weight gain in a Mediterranean population[J]. Nutrition, 2006, 22 (5): 504-511.

[17]Serra Majem L, Aranceta Bartrina J, Perez-Rodrigo C, et al. Prevalence and deteminants of obesity in Spanish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J]. Br J Nutr,2006,96 (Suppl 1):S67-S72.

[18]Fiore H , Travis S, Whalen A, et al. Potentially protectiv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althful body mass index in adolescents with obese and nonobese parents: a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of NHNES III, 1988-1994[J]. J Am Diet Assoc,2006, 106(1):55-64.

[19]Vanasse A, Demers M, Hemiari A, et al. Obesity in Canada: where and how many[J].Int J Obes(Lond), 2006,30 (4): 677-683.

[20]Rosemary A Stanton. Nutrition problems in an obesogenic environment[J].MJA, 2006, 184(2): 76-79.

[21]Birch LL, Davison KK. Family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fluencing the developing behavioural controls of food intake and childhood overweight[J].Pediatr Clin North AM, 2001,48(4): 893-907.

(收稿日期:2007-07-24)

上一篇: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风险评估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