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2-06-20 02:19:21

糖尿病病人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健康教育;糖尿病;生活质量;家属

[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c)-136-02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具有遗传倾向性、终身性、全身性疾病,已经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之后第三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1]。糖尿病的发病受生活方式和社会富裕程度的影响;它的非遗传因素显示出与年龄、肥胖、吸烟、精神压力和缺乏锻炼密切相关。现代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治疗法、降糖药物的应用和自我监测5项内容[2]。家庭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3],为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和改善生活质量,我们对病人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05年12月-2006年6月门诊糖尿病病人72例。男38例,女34例,年龄33-75岁,平均46.0岁。文化程度:小学14例,初中21例,高中以上37例;按病人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单号和双号,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家属:配对选择相应实验组病人家属36例,其中男13例,女23例;年龄33-69岁;平均44岁;配偶29例,子女7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5例,高中以下11例。

1.2 方法

1.2.1 两组病人均按医嘱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并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在上述基础上对实验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包括:①疾病知识宣传:向家属宣传糖尿病的病因、分型临床特点,介绍降糖药知识、治疗目的及服用方法,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及应急处理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糖尿病既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又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提高家属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②生活照顾指导:改变家属的不良生活方式,给予低盐、低糖饮食,戒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按时就寝,根据标准体重计算每天所需热量,对患者的一日三餐进行合理分配,讲解饮食疗法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③告知家属患者应锻炼身体、适当运动如游泳、步行、慢跑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应在餐后1 h进行,此时血糖相对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外出时要携带糖尿病证明卡,水果糖以防止低血糖时急用。讲解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保持理想体重,防止肥胖引起的高血糖高血压。④向患者家属演示尿糖、血糖、血压检测,胰岛素注射、足部护理、皮肤护理的方法,逐步让患者及家属自己能做到熟练掌握,定期监测各项指标,调整用药量。⑤心理指导,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终生面对。多数患者往往没有毅力坚持治疗,而对治疗丧失信心,易产生悲观情绪,对家属进行心理指导,使家属明白家庭支持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以争取家庭和社会对糖尿病的重视和理解,促使家庭对患者进行督促和协助,给予患者极大的心理安慰,以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自我监测血糖和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摆脱生活及心理压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1.2.2 将健康教育内容编制成册,发给病人及家属;每月对病人和家属随访一次,要求家属将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日常生活和护理中,并填写调查表,调查表中包括对健康教育内容、方式、数量是否满意,同时询问病人对家属工作是否满意,对教育效果差或者不满意者,及时做出调整和修改,直到病人满意。

1.3 效果评价

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4]在刚开始宣教时及半年后对2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记录,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组内比较

对照组病人半年后各观察指标与半年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半年后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与半年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1)。

表1实验组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2组间比较

2组病人半年前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半年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

表2 两组病人半年后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5]。我们定期对病人、家属进行重复强化教育,让病人及家属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明白只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使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以争取家庭和社会对糖尿病的重视和理解,促使家庭对患者进行督促和协助,给予患者极大的心理安慰,以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自我监测血糖和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摆脱生活及心理压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问题,因而病人情绪功能、角色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2 当家属获得有效支持时,能促进其应对的能力和效果,病人发生变化时,家庭成员也定会出现变化,家属渴望了解与疾病有关知识和技能。所以对家属应做好及时、充分、有效的健康教育,以便能有效地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帮助病人尽快康复。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对病人的饮食疗法、药物依从性、血糖及尿糖的监测、皮肤护理、足部护理、心理状态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可以减少药物治疗的种类和剂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家庭成员给予患者真诚而切实的支持,能够帮助患者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医护人员有责任对糖尿病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全面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支持力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糖尿病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半年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冯正仪.内科护理学(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7.

[2]范丽风,张小群,陶旭,等.糖尿病教育对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A):6-7.

[3]章玉玲,梅询.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检测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6,12(28):2682-2683.

[4]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60.

[5]陈孜慧,彭淑昆,赵旭东,等.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1,4(8):635-636

(收稿日期:2007-03-2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在消毒器械浸泡液等中检出2株铜绿假单胞菌 下一篇:检测孕母血清甲胎蛋白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