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

时间:2022-06-20 01:05:19

提高学生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

摘 要: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了教师自身素质、能力,学生的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体育知识和技能通过体育教学来进行传递,学生通过五官的感受来接受,实现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好的课堂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好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接受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课堂质量。

关键词:体育课堂 环境 教学目标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59-01

体育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体育课堂教学需要保证学生的健康,以此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进行情境建设,引导学生进行彼此的交流、相互勉励,实现共同提升,能够有个性的学习,学会科学地进行锻炼;对健康锻炼的方法进行学习,能够适应社会,形成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态度,让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提升。

1 外部环境

1.1 布置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育课堂教学需要有宽敞的空间,开阔的视野,学生学习起来才能够放得开,不压抑,对外界信息的接收也更加兴奋,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为体育课的顺利完成提供条件。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体育教学而言至关重要。

1.2 体育教学要选择正确的体育器材

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物资条件,也是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基础,没有相应数量的体育设备,那么就无法让体育课顺利的完成,更别提体育课堂质量了,所以课前,教师需要对体育教学器材进行积极的准备,让基础条件得到满足。

1.3 创造适宜的周边环境

周边环境是课堂周围的环境和现象,这些因素都是能够对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注意力被周边的环境和现象给分散了,那么就不能够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产地的时候,要根据课堂情况来对周边情况进行调整和规避,防止其对课堂教学产生不良影响。

1.4 卫生的条件

该处所说的卫生是体育场地设备的卫生。环境的美好能够让人陶醉,对学生接触大自然也是比较好的引导,场地干净整洁,球场线条清晰,跑道干净,各项设施排列整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心旷神怡,不仅赏心悦目,还可以调整学生的心情,让其能够乐于接受体育课,保持良好的心情来进行体育课。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投身于大自然之中,进行美的享受,接受美的熏陶,使得他们起到一种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努力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锻炼身体。从而拥有强壮的身体,承担学习的艰巨任务,将来更好地投身到建设祖国,家乡之中,成为一名四化建设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

2 内部环境

2.1 教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师作为课题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心态和心情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如果教师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学生自然也能够变得轻松,教师的语言、仪表、表情等均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对他们的心态产生影响,保持良好的心理可以为学习提供良好的心境,这是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仪表大家整洁、表情喜悦,乐观开朗。讲解要扼要简练,易懂,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示范要正确到位,动作优美,产生强烈艺术感。课堂组织要规范,有开始,有结束,教师精神饱满,学生就信心百倍;教师要和蔼可亲,耐心辅导,多加鼓励,及时肯定。简明扼要,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得到调动,可以让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活跃,师生关系变得融洽,让学生感到惬意,保持愉快的心情来完成体育课。

2.2 选择合适的内容

各学科的目标不同,其达成目标过程的内容不同。体育教学中需要对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把握,掌握其全面性,让学生的各方面都能够获得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入手,考虑以下几方面:(1)教学内容要面向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能为自身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打基础。(2)教学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公民,和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让体育和社会进行接轨。(3)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项目繁多,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喜好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促进个体的独特发展,让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可以喜欢体育课,接受体育课,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中。所以体育教学内容对于课堂质量提升具有直接影响,要选择恰当的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

2.3 创新教学方法,寓乐于教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课堂失去了生机,缺乏活力。这就像我们所说的“注入式”、“填鸭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的采用,应注意是否沟通教与学共同活动;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要让课堂重新“活”起来,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至关重要,作者认为课堂教学要体现“活”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师生角色要变换。教学过程应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使教师从“幕前”走向“幕后”由“主演”变为“导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为学生创造唱主角戏的课堂舞台。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同时自锻能力、创新意识也随之增强。

“教”与“学”的转换。在教学中“学法”比“教法”更重要,学生“会学”比教师“会教”更重要。教师应相机行事,灵活点拨,把学生中优缺点结合起来,组织探讨,取长补短,从而引导他们对正确动作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从多个方面来思考,教师要对教学要素进行研究分析,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多学习,提升教学能力,寻找到有效的提升课堂质量的方法,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情况,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 江宇,周兵.对我国体育课程评价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10(07).

[2] 黄晓灵.二战后英国体育课积极改革的积极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2009(4).

[3] 吴长春,雷铁柱.从多元智力视角对体育学习评价的思考[J].新华社学报,2009(2).

[4] 龚成太,于文生.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评价的调查结果与评价体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

上一篇:《万有引力定律》的题型归类 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