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19 05:00:49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科学技术渗透进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次物理课程改革提出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其显著特点是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物理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观的形成,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在新经济时代,我国有了新的教学目标,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拥有自觉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为了适应现代新课程的改革,应当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生学好物理就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教学中常说的实践能力就是动手能力,自我获得知识的能力等。这就要求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融洽的师生环境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地位,教师要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应改多让学生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只要是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老师还要多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参加讨论,多提出自己的建议,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用自己的能力去探索问题。

其次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这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鼓励学生把所有的精神都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去,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小组讨论,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实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最后,老师应给学生更多自由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与同学合作,自己去体验获得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达到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学生能在其中体验成功,更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次的成功体验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成功的欲望会让学生更想去体验成功的感觉,不断地努力和发展。

2端正教学观念,坚持知识、能力并重

初中物理教材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图文并茂,生动活泼;2.重视实验,强调动手;3.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三大特点本身已经为初中物理教与学的双方指明了方向。即: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亲自参与探究,总结“发现”和理解知识,而不是合盘托出,现成喂给;学生要积极参与,通过观察、实验、动手、动脑,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达到知识、能力双丰收。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只重知识、不重应用的旧的教学思想,端正教学观念,尽快由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3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教学中处处蕴藏着培养创新能力的契机,作为教师要努力发掘,把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时,我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或教具来诱发学生提问。(2)通过列举生活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来启发学生提问。(3)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常提出问题的学生要表扬;对没有价值的问题,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不能批评和贬低,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4)逼着学生问,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时间一长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5)创设与已有知识或经验冲突的物理情景,从而提出问题。(6)关键时刻,沉默是金。

二要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科学探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所以实验教学的成败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搞好科学探究,我着重注意了三点:(1)节节有实验。(2)深入拓展实验。(3)注重合作与交流。教师应确立“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时间与机会。例如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学生要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再利用控制变量法、数学中的图象法,来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从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能按预定时间顺利完成探究实验,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会感到困难,这时,教师要通过引导、点拨,继续由学生自行完成探究实验。这样,尽管费时费力,但由学生亲手实践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得牢、用得活。因此,教师应处处时时,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启发、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不可越俎代庖。

三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教材几乎每节都有实验。教师要让学生去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从中学习科学方法,发现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过程的心理感受。学生实验能力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始应由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而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或独立完成;最后学生自己操作或设计实验,最终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研究性学习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设置的新的课程计划,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功能。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常有:查阅资料、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问题讨论、现场观察等。这项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课题所选的一些题目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要渗透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物理科学方法,就是指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物理学家研究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常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类比法、建立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等,这些方法大多隐含在物理只是当中。

知识是宝贵的,但知识只有通过具体的方法加以应用才能体现出知识的价值,所以那些得到知识的方法就显得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只有将方法掌握了,将来才可能利用这些方法去科学的创新。

总之,教师应切实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生产中去,这也体现了物理课程改革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应新世纪需求的人才。

上一篇:刍议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热管式冷油器的原理及应... 下一篇:当前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