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中地理新课改下的教材认知和教学模式

时间:2022-06-19 03:27:17

小议高中地理新课改下的教材认知和教学模式

摘 要:高中新课改已在内蒙古自治区全面铺开,高中地理新课标成为指导我们地理教学工作的指南。新课改究竟要改什么?高中地理新课改具体如何改?这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高中地理新课改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认知 课堂 氛围 教学模式

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鲜明旗帜,拉开了帷幕;通过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感觉新一轮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真正的教育,其责任必须以引导学生成人为根本,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

一、对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认知

湘教版的这套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较旧教材而言,做到了文字更简洁、生动,图文并茂,呈现形式活泼多样。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图幅数量增多,甚至许多地方采用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在设计上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启发性,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尽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显新课程理念。在教材的展现方面,刻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

新教材加强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强调开展多种地理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第一章“活动”中,专门设计了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内容。动手:引导学生演示昼夜更替,解释昼夜更替是怎样产生的;画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计算两地的时差等。动口:引导学生说明生命出现应具备的条件。动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总结行星的运动规律;分析归纳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规律;分析昼夜长短分布规律;用科学的术语解释四季的形成原因和过程。这些都为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教材内容结构包括正文、图表、读图思考、阅读活动、案例等。所有呈现方式都是教材的组成部分,彼此相互联系,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到灵活整合融会贯通。应特别重视读图思考与活动内容的学习,它是“知识与能力”的载体,这也是重点突破的地方。图片在当今地理教材中已不再是“附图”或“插图”,而是与文字叙述并重的教材表述手段。如在教学中,积极利用教材案例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设问情景,极易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在学习气旋与反气旋时,利用台风与寒潮的案例设问,对学生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能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和读图思考,体现“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基本理念。同时通过设计这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新内容的过程中来。一些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为教与学留下思维空间。

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认识了课堂,才算真正理解了教育;改变了课堂,才算真正落实了新课程。

如果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喻为黑白电影,表现的手段单一,那么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模式就要求是现代影院里的彩色大片,内容差不多,但由于表现的手段是现代化的,二者给人的感官印象是截然不同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上课是以老师讲课为主导,学生习惯于听课,听完了考试,考完了忘记,没有办法把很多知识整合起来,参与意识较淡薄,教学的主体作用体现不出来,课堂枯燥,学生厌学。在新课改理念下,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普鲁塔戈)”。教育强调积极主动学习,强调学生课堂上的投入,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已有的知识挑战,不懂的地方要想办法学会。教师仅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工夫,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而不是旧教育模式下的“鸭填式”或“满堂灌”。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批评学生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要宽容,不要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在课堂上要多使用鼓励、赞扬的词语,对此我们的老师们不要吝啬,更不能小看它的作用。它能拉近你和学生的距离,使你的课堂氛围更民主、更轻松愉快,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目前的新课改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将继续努力学习,力争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顺富.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的技巧.吉林教育,2008(16)

[2] 陈萍. 教师的仪表和姿态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美与时代,2005(4)

[3] 王珂. 教育的本质与观念的转变. 今日科苑,2008(20)

上一篇:浅谈幼儿游戏的角色指导和想象培养 下一篇:自主探索 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