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低年级孩子良好的习惯

时间:2022-06-18 11:24:02

人们常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活、性格,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由此可见,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日常抓起。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良好的习惯呢?这是我们现在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的。

1.低起点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习惯不好,有的甚至刁钻任性。这时,切不可太心急。要有耐心,低起点,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增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如从培养孩子做作业时不讲话不玩耍的低起点要求,这样就容易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2.细要求

对低年级孩子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从细,从实着手,让学生一听就明白。如孩子们上课好动、自控能力差,可用儿歌“一二一,坐整齐,小手放在桌面上,安安静静不说话。”要求他们。

3.强训练

对于提出的一些细小的要求,要用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耐心,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如要求学生话语悄悄,脚步轻轻,不推别班的门,室内不乱喊乱叫,不随便撕、扔纸,外出做操要走整齐,同学之间不推不踢不咬,班主任只有时时跟踪,时时提醒强化训练,才能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

4.多鼓励

低年级学生都乐于让自己做的事得到老师的认可。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平时要细心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对表现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一个微笑,一次抚摸,一句赞扬,都是促其行为习惯形成的催化剂。

5.勤引导

小孩子天真活泼,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这就要班主任的指引和教育。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学校的生活,可充分利用班队会的时间教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明白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目标近一点、范围小一点、内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6.贵坚持

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孩子良好的习惯,需要时间,需要原则,更需要耐心,需要持之以恒。时松时紧的迁就结果只能是推波助澜,对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百害而无一利。

总之,从小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拥有健康的人生,拥有快乐的生活,这才是留给孩子最宝贵的受用终生的财富。

上一篇:浅谈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因素 下一篇:浅析当代中职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及产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