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调查

时间:2022-06-18 07:39:07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调查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新型劳动大军的主体,成为城市新增人口的重要来源,他们生于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城市,却很难获得城市认同。他们想融入城市,在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同时也需要换回同样的尊重和平等的发展权。

笔者对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进行系统的社会调查,共发放1500份调研问卷,其中,主要问卷调研对象为新生代农民工最密集的地方——富士康公司,培训机构的调研对象主要为设在重庆市大渡口区的4所培训机构,在对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予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概况

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重庆市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人数达850万人,其中,市内414万人,市外436万人。重庆市外出务工人群中新生代农民工近450万人,占当年外出务工人口的比例为52.4%。其中,在主城区务工约为188.6万人,占42.3%,在远郊区县务工约为123万人,占27.6%,在市外务工约为134.2万人,占30.1%。

从文化程度来看,重庆市的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近半数为初中以下学历。文化程度堪忧,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必要性。

从专业技术等级获得情况来看,无技术等级证书的群体占60.2%;具备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群体之和不足1/4。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获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情况,亟待优化调整。

从就业情况来看,根据重庆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调研资料显示,服务业及加工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占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整体就业行业第一位,分别是30%,而处在这些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水平则比较低,绝大多数工资水平为800~1500元,其次为1500~2000元,他们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3.7%和32%;处于3000元以上的仅占3.4%,见图1、图2。

二、基于富士康公司的调查

(一)基本情况

调查样本的年龄分布。有效问卷中,男女分别为501份和401份,呈正态分布;根据本研究的需要把年龄的分布划分为20岁以下,21岁到25岁,26岁到31岁三组,所占比例分别为45.6%、40.1%、14.3%。

受教育程度与进城务工时间的交叉分析。数据显示,近2/3的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时间为3年以下;3~6年的比例为22.7%。如表3所示,横向的进城务工时间与代表文化程度的纵向交叉表中,处于第一横轴的0~3年分布里,频数最多有585例,其中以高中文化程度居最多。

进城务工主要目的。在接受问卷调查的样本中,重庆市农村户籍的占43.6%;重庆市城镇户籍的占19.4%,非重庆市的外省户籍占37%。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的农民工相比,进城务工的目的明显不同,有55%的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体验生活,追求梦想;而赚钱谋生的比例仅为32.7%。

工作满意度。新生代农民工对目前“自己的工作状况”回答中,选择一般的占56.3%,比较满意的占16.5%,满意的占10.2%,不满意的占17%。新生代农民工中大多数对待目前工作状况认为一般。

业余时间主要活动。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城市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相比老一辈,他们掌握了基本的现代化生活技能,如上网等现代娱乐方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业余时间的主要活动,分别为看电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充电、玩游戏、聊天、逛街,比例分别为26.4%、17.4%、11.5%、11.3%、9.1%。

月工资收入。重庆市富士康分公司新生代农民工的月工资收入绝大部分都处于2000元以下,其中,众数组为1501~2000元,占29.8%;其次是1100~1500元,占26.6%;2001~2500元的占17.5%;3500元月薪以上的仅占4.3%。整体收入较低,工资在1500元以下的占31%。重庆市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5326元,城镇私营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0790元。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整体上没有达到社会平均水平。

(二)职业培训情况

职业培训的相关内容分析。根据调查,计算机课程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最感兴趣的内容,所占比例为24%;管理课程与英语课程所占比例分别为20.3%和12.5%(注:调查数据显示的结论在问卷中为多选题题目);文明礼貌课程占11.4%;软件课程占9.9%;会计课程占8.8%;安全生产占6.7%;农民工维权课程占6.2%;仅有四项课程所占比例超过了10%。从新生代农民工感兴趣的课程,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课程的偏好集中于实践方面,相对轻视理论课程。

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效果。对于培训后的效果,38.8%的人认为非常有帮助,希望借此机会和平台来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有31.5%的人认为培训有较大帮助,并且愿意参加培训;而认为多少有点帮助,如果有空的话愿意参加的仅有17.8%;不愿意参加的为1.4%;其中,没有时间参加的有10.4%。从培训效果以及培训意愿上来看,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都对开展职业培训课程有强烈的需求。

培训课程量。根据调查结果,认为培训课程量充足的占到整体分布的一半,而在数量充足的前提下,认为培训课程效果较好的占14.2%,认为效果不够好的占36.4%,培训课程与自我需求不衔接的占15%,课程不够的占34.5%。针对上述的统计数据,政府应该加强对培训课程的控制,多开设一些对农民工有帮助且符合农民工自身发展需求的课程,去掉不符合培训需求的课程,增设适应性强的课程。

(三)职业培训的影响因素分析

主要影响因素。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富士康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最大限制因素为收入问题,较少的收入难以支付高额的培训费用,使得培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可望不可及。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的意愿是想参加培训,但由于客观原因(时间、地点)等,或者工学矛盾使其无法正常参加培训。

发展限制因素。被调查者认为限制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最大因素是学习与晋升机会少,其次为生存与竞争压力大,比例分别为30.6%和27.8%。这说明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对待自己未来发展信心不足,对于培训和学习机会的期待非常大。

培训问题调查。超过1/3的人认为培训实用性不强,这也是富士康员工认为现有培训存在的最大问题。

(四)职业培训期望调查分析

理想职业培训周期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比例最大(众数组)的为每7天参加一次。数据表明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对待职业培训周期的态度是积极的,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培训机会,在时间上也是每周一次最为合适。政府和企业以及培训学校应积极安排好培训周期,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方便的同时,注意培训的效果。

期望培训天数。通过调查发现,选择最多的是每周1~2天,其次为半天,比例分别为36.8%、32%,这说明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不仅对待培训的周期要求比较“短平快”,对待培训总天数也比较短,每周一次、每次1~2天比较适合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

期望参加的培训类别。提高从业者的基本素质是受访员工的最大期望,所占比例为28%;其他的类别呈现出所占比例较为接近的规律,且上下不相差10%,但是创业类只有4.9%,说明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创业期待不高。

培训需求迫切程度。对培训需求的迫切程度,40%的农民工选择了“不那么紧迫”,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培训需求是:有需求,但紧迫程度一般。

偏好的培训方式。选择边工作边学习的比例占71.2%,这种培训方式的优势是受培训者在工作中学习技能,并且在工作中提升技能,比较有针对性,比较适合农民工的现实工作状况。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府在建立培训体系方面缺位。由于缺少专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机构,无法满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个性化需求,政府对于农民工培训提供的服务功能缺失,导致大多数培训流于形式。从政府角度而言,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应为新生代农民工构建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培训。

新生代农民工态度不够积极。从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这一群体无论是对于企业组织的培训还是政府组织的培训态度不够积极。

职业培训学校监管缺失。访谈的过程中,重庆市某区职业培训学校的受访教师表示,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期间存在的态度不积极以及出勤率不高的情况,职业培训学校并没有给予严格管理。因为如果学员不能及时毕业或者结业,培训学校将拿不到政府为每个参与培训的学员提供的补助。

企业培训“目光短浅”。相比企业利益,企业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问题明显不够关心,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

四、对策与建议

(一)根据群体特征开展针对性培训

新生代农民工遍布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背景特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制定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政策十分必要。

一是根据年龄特征开展培训。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生命周期理论,人力资本投资与年龄相关度较高,当农民工年龄增加时,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也随之减少,所以随着农民工年龄增大,其人力资本投资的需求也会随之降低。可见,新生代农民工较之老一辈农民工群体有更强烈的培训投资需求,且投资收益越大。因此,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不断满足他们的培训需求。

二是根据收入特征开展培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水平总体较低。而其中拥有高薪的新生代农民工,或在危险行业工作,或是通过大量的超时工作获得高报酬,而后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参加职业培训。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靠体力谋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势必会出现技能落伍的情况。因此,国家需要制定相应政策,一方面广泛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工作现场培训,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解决培训方式、时间不够灵活的问题。

三是根据企业特征开展培训。不同的企业对待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不同,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都会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培训机构要深入研究不同企业的生产需要,通过开展校企之间全方位的合作,提高培训的适用性。

(二)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系统

充实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通识培训、技能培训以及创业培训。其中通识培训主要应该涵盖劳动法学习、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如何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基本就业等课程。而技能培训主要应该涵盖计算机、管理以及英语等培训课程。创业培训主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需求,提供创业政策、创业知识等方面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创新培训方法。培训方法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以及学历来进行设计,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掌握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及管理经验。另外,可以从大学生中选取一些适合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培训师人才,扩充和更新培训力量。

开发培训教材。以国家职业规范为蓝本,突出不同岗位分类的特点,尽量做到针对性强、可读性强、指导性强。无论是在教材的内容上,还是在教材的编排方面,都要兼顾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认知水平,尽量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依托相关媒体、音频等软件,开发培训教材,拓展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计算机能力。

完善培训评估体系。一方面加强国家技工技术标准认定等级的评估工作,另一方面推进对培训学校以及培训机构的绩效衡量,主要是从课程开发、培训实施以及培训效果来开展考评。

(三)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专项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专款投入机制,明确各级政府的投入份额。政府要鼓励社会力量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投入,特别是用工企业的培训投入,引导企业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理念,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并从人力资本投资中寻求更大的企业收益。引入慈善基金等资金渠道。形成政府、用人单位、培训学校多位一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资金筹措机制。

二是完善职业培训的监管机制。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的审核机制、监管机制以及培训考核机制。通过政府部门的审核与监管,有效控制培训机构的总体发展规模,及时修正培训的违规行为,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高效的学习机会。

三是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提供配套服务。户籍制度是制约农民工城市就业的障碍之一。目前,改革和完善户籍制度的原则是消除城乡居民户口差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淡化城镇常住人口优先就业和对非城镇户口限制就业的政策取向,给予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的一种身份准入机制。让农民工获得市民身份,享受市民同样的待遇,真正实现从农民工到市民的彻底转换,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更加有效的疏导,各个部门之间形成有效的衔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一篇:运用韵母求准确 双管齐下巧记忆 下一篇:坚持特色,降低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