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新生代”

时间:2022-08-07 06:08:22

随着近两年人力资源市场发生的较大变化,许多企业明显且深刻地感受到了“招人难、用工荒”的问题。而现实是80后、90后员工在企业中的比例日趋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这些 “新生代”将要或已经成为企业的主力军。谁赢得了“新生代”员工,谁就有发言权,就能够在激烈竞争中掌控主动。

“新生代”的特点解读

由于目前逐步占据企业主导力量的““新生代””员工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备受宠爱;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对企业和商业社会有了较早的认识;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让他们接触到大量来自不同社会的知识和资讯。基于这样的成长背景,“新生代”员工备受诟病:责任心弱,纪律性差,忠诚度低,自以为是等等。但同时,“新生代”员工也有独特的优势:教育背景好,学习能力强;信息渠道广,创造力和想象力强;成长环境优越,生活态度乐观;个性鲜明、充满信心、追求创新、思维灵活等等,他们有强烈的自尊,渴望自立。这些都为80后、90后这些“新生代”注入了正能量,增加了独特的魅力。

掌握动机,了解需求

对每个“新生代”个体而言,各种需要的强度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是不同的,企业管理者应对“新生代”员工的需要进行细致分析和划分,找到切入点。业内专家也精辟地总结出“新生代”员工的四方面重要需求。一是做事的机会:让员工从事感兴趣的工作,并且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同时被允许有犯错误的机会;二是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感觉能学到东西,能够不断地成长、进步和自我实现;三是赚钱的机会:至少应该有合理的底薪保证生活同时业绩做得好时有对等的回报,以使他们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具有享受生活的本钱;四是晋升的机会:让他们看到发展和成长的空间。

企业管理者在价值观念上与“新生代”员工的差异,也是没有真正赢得他们的重要因素。管理“新生代”员工的目前大多是60后、 70后人群,他们往往沿袭上一代人的做法,倾向于采取权威式甚至英雄式的领导风格,这与“新生代”员工强烈的个体化倾向形成了明显冲突。80后、90后员工心目中理想的上司应当集以下几种角色于一身:愿意帮助下属进步的导师角色,平等尊重、友好相处的伙伴角色,体恤和爱护下属的家长角色,处事公正的君子角色,善于激励和打造团队作战的教练角色,不负众望的“希望之星”角色。

由此,面对“新生代”员工,企业领导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采用参与式、授权式的领导风格,激发他们的工作活力。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在沟通方式上善于采用他们喜欢的新的沟通方式,如网络聊天、邮件、运动等活动形式,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同时让他们逐步认识到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致的思想,培养其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能适应社会的思想和理念,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让其在适合的岗位上创造出更大价值,从而最终赢得“新生代”。

赢得“新生代”要抓关键

如果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那么“新生代”中的人才就是企业最大的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想赢得“新生代”就要抓住关键领域和环节。

与时俱进,转变方式。管理好“新生代”员工,企业应当与时俱进注重管理模式的转变。那些简单粗放的管理方式,不但可能导致员工“用脚投票”(走人),甚至可能走向极端,“用命投票”(跳楼)。事实上,企业领导无法做到命令“新生代”表现优秀,只能激励他、激发他做到优秀。而这一切,都取决于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管理他、影响他、带动他。

比如从原来的权威管理模式,转变为视“新生代”“有活力、有创造力的”团队管理模式。营造出平等、尊重的工作环境,为“新生代”表达心声营造友好氛围。企业各管理层须明白,自己管理的对象是一群和过去员工群体完全不同的人。他们必须学会改变自己以往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方式(比如,最典型的就是靠行政命令进行管理的方式),用“新生代”员工熟悉的语言和途径与他们沟通(比如QQ、微博、博客),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对他们施加影响。而无论管理人员采用哪种领导风格(家长式或权威式等),他们都应在管理决策中公平、公正地对待员工。

跟踪关注,过程管制。争取和赢得““新生代””员工,仅仅顺应他们的特点和本性是不够的。要想让员工成才并为企业创造价值,还需要对员工进行持续不断的跟踪关注、培养开发。

跟踪关注是帮助“新生代”员工融入企业的必要条件,“新生代”只有融入了企业,对企业产生了认同,才可能心甘情愿地留下来与企业共同发展。比如,“新生代”员工加入公司后,企业要求各层级管理者或团队领带者随时关注所属团队成员的状态、反馈。尤其是针对刚刚进入企业团队的“新生代”,企业可以采取每月一次书面评分报告的方式实施管控。而也只有这样持续不断的跟踪和关注,企业才能真正掌握“新生代”员工的特点、才干,才能真正结合个人特质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培养和开发。

除此之外,还要多给“新生代”员工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留住那些优秀的“新生代”人才。

留出空间,实现成长。企业在制定目标、明确责任的同时,应给予他们适当的工作权限。““新生代””员工渴望对事物拥有更多的控制权。对“新生代”员工而言,尽管物质激励是重要的,但工作中让他们感觉到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自己能够独当一面才更具有成长意义。

事实上,要让“新生代”员工做出绩效并获得成长,他们需要拥有完成的能力,即绩效=能力×意愿。因而,提供支持,助力“新生代”员工成功,实现其成长梦想就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职责。为“新生代”员工提供有挑战性的、能充分发挥他们特长的工作,是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的最有效措施。有时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层级制度或职务头衔,通过岗位轮换、部门轮换等多种途径让新员工在工作中扮演更复杂的角色,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天赋与才能。同时,企业还可设立弹性化的工作,让员工在完成工作目标的前提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刚性规矩,柔性使用 。虽然“新生代”员工很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特别需要理解和尊重,但对于多数““新生代””来讲,教他们学会规矩显得更为重要。因而,企业要变家长式管理为人性化管理,让他们知道,作为一名职场人应该遵守的职业纪律、具备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让他们懂得只有那些勤奋踏实、用心专注、诚实敬业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不过,在提出刚性要求的同时,结合80后员工的特点,我们应该用更适合他们的方式去柔性实施。企业管理者需要先跟他们交朋友,还要变被动式管理为参与式管理,可以通过饭后会的形式,来征集他们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当然,定期举办一些娱乐活动,比如举行篮球赛、足球赛、联谊会、组织旅游等方式也很有必要。

自我管理,自我激励。鉴于““新生代”员工”自我意识较强的特点,应该努力让“新生代”员工自己学会管理自己,实现自我激励。因此,企业有必要开展符合“新生代”员工学习习惯的培训形式,而培训内容应当涉及工作方法态度、个人能力提升、角色定位、职业理想等。

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告诉这些即将成为职场主力的“新生代”员工,新的环境对个人能力的新要求,使刚刚踏入职场的他们学习和适应职场规章制度;个人能力提升旨在提升“新生代”员工的职场竞争力,从而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避免遭遇挫折时采取过激行为发泄心中不满;对“新生代”员工进行角色定位培训,可以帮助“新生代”员工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组织的影响、主管的职权和责任、个人应尽的义务等,有利于“新生代”员工了解自身的时代使命,从而改变自身的劣势。在培训过程中,应引导“新生代”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进而实现自身价值的尽快提升。

上一篇:跨国公司在华人力资源整合中的裁员误区 下一篇:名人启迪:大学生做民工是一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