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技巧

时间:2022-06-18 07:06:16

浅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技巧

摘 要: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不断扩招,毕业生的数量逐渐增多,而高职院校起步比较晚而发展又比较快,高职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将要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所以,高职院校做好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方法

1.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不足

(1)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视度不够。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在毕业前夕通过授课或者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没有深入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而且往往学生感受不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很差。有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只是流于形式,不能深刻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在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没有就业指导部门的存在。

(2)就业指导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较严重。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是通过教学活动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丰富的理论指导和技巧分享,引导他们毕业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授课对毕业生进行就业知识的讲解和灌输。而且这样的教育方式中,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主要是为了让毕业生尽快找到工作,提升学校的就业率,目的性较强,没有认识到毕业生就业中存在问题的根本,也很少从市场走向与供求关系方面把握就业问题。

(3)就业指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就业指导的主要对象是毕业生,大多数毕业生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力,不能对自己准确定位,难以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与缺陷,不能很快适应新的角色,而且实践能力不高,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这就需要就业指导以学生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依据进行相应的指导与帮助。目前很多高职学校的就业指导没有深入研究学生,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点提供专门有效的指导,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4)就业指导缺乏实用性。就业指导的目标是帮助毕业生在实际的就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获得就业机会。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仍是由老师或专家进行讲座和理论讲解,不能让学生参与进来,缺乏实践性,学生也难以掌握真正的就业技巧和方式。在课上也只能帮助学生对就业产生理性的表层认知,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规划、创业就业能力,课后也没有对学生跟踪评价并给予有效指导。

2.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方法的建议

(1)增强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高职院校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并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予以重视。例如,可以把就业指导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学生的学习课程中开设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这样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就业知识,为毕业以后的就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要把就业指导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加大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支持,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探索,健全与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和指导体系。

(2)以学生为本,增强就业指导中学生的主体性。从本质上来讲,就业指导的基本服务对象是大学生,这就要求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就业服务,满足他们的就业需求。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就业需求进行分类,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有效地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

(3)提升就业指导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需要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学习多学科知识,准确把握就业形势,科学分析就业信息,转变工作观念、思路及方法。二是对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的专门化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组织就业指导队伍参加学校招聘会、企业宣讲会、成功就业座谈会,亲身感受人才市场的招聘会,增加就业指导教师的真实感受和实际就业经历,更贴近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更能感同身受学生的就业压力,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更实用的帮助。

(4)改革就业指导的方式,增强实用性。新时期的就业指导方式要有特色,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将课内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课外实际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多方位的指导。应该充分运用网络平台新途径,建立学生个人职业发展档案,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并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加强对学生的跟踪评价,获得学生信息的及时反馈,适时改变就业指导方式,完善就业指导体制。

随着在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切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曾 宏.关于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1(05).

[2]高 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初探[J].山东纺织经济,2011(01).

(作者单位: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下一篇:论网络环境下虚拟教务工作的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