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画专业就业

时间:2022-03-16 02:33:00

浅谈动画专业就业

动画类学生就业现状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单从一部动画片的制作上来看,所涉及的剧本、场景设计、角色设计、三维模型、三维灯光、角色动画设计、音效与文学、美学、雕塑、摄影、力学、音乐等诸多的学科门类相关。截至2012所高等院校,全国已有447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动画相关的专业,可是在这样一个积聚了各种综合能力的领域里,2011年10大就业困难专业中, 动画专业以本、专科毕业生半年后221.5%的失业率,高居榜首。自2008年以来,动画专业已经是两度进入失业率最高专业的前十名; 另一项统计资料则显示, 未来两到三年, 动漫人才的市场需求将达35万人,呈现较大缺口。这就出现了动画专业的怪现象, 一边是失业率的连年走高, 一边是企业求贤若渴;一边是工作难找, 一边是人才难寻。

其就业市场现状分析:1、从人才需求上看,动漫产业链下游的从业人员与前端的人才需求量的配比,影响着动漫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2、就职位类别来看,更新的速度,引发了动漫专业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缺口。

从招聘企业角度谈动画毕业生就业

笔者通过对海豚公司“盛泰传媒”、“超级玩家”、“完美动力”等8家动漫公司的调查有了如下发现。

·市场需要怎样的人才

动漫专业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缺口主要体现在复合技术与设计人才少,因此作为一名动画专业的学生我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较强的视觉感受功能和视觉表现能力;2、掌握动漫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并能在实践中融会贯通;3、掌握动漫的各种表现语言和表现技巧和创造能力;4、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专业的辅助设计和创作。

·面对招聘毕业生的自我启示

小型企业不像大公司一样有着照本宣科的制度,因此想要在一个岗位上做很长时间,毕业生们必须学会思考与规划,需要不断扩充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面,在具体的行动计划中要定制阶段性的任务,明确落实计划的具体措施,克服一切困难也要落实行动。

从教学模式角度看动画专业如何提升就业率

·课程安排的适从角度

1、课程属性模糊

笔者经过2012年7月对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九所高校中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和笔录调查。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得出如下结果。

各个高校动画专业设置课程还不够完善,所谓“必修课”与“选修课”划分不清楚,使得核心课程和课程出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笔者作为在校本科生个人认为,应该让学生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课程选择,课程的划分应该根据课程目标来决定。武汉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陈汗青教授针对这种现象所指出的:目前国内艺术设计院校普遍存在着专业求多求全的问题,尤其是课程设置未能准确地反映出设计教学的本质关联甚至因人设课的现象仍然存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什么标准进行设置目的不明,以及设计教育的规范化、层次化等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形成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相互链接互动的结构,并在相互融合中突显出独特的优势。比如,根据动画专业的特性将素描、速写基础课程与动画造型、动画运动规律、等基础专业设计课程建立链接关系,使基础美术与基础动画相互穿插融为一体,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的相渗相融中,使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得到提高。

2、课程细分不确定

一是课程定名随意性大,许多引进课程未能吃透其概念及基本规律就匆忙命名,使得课程难以揭示课程的性质。一个很明显的表象就是动画专业的外来课程名目繁多,不仅译名含混,而且任意使用英文缩略字母作为课程名称。像“位图设计”,单就中文译名可谓云遮雾罩,不知其义。其实,它就是数码色彩(Computer Color)中的一项表现形式,位图(Bitmap)即色彩模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数码组合,完整地表现出色彩属性。

二是课程概念生搬硬套,不仅影响课程的教学定位,而且也造成课程交流的障碍。例如“三维基础”,单就课程名称误以为是一项专题艺术的课程,但其实所指的是讲二维的物体做成有立体感空间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软件与基础,如建模、渲染、动画、特效、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的建筑设计及工业造型设计等。由平面制造成立体的视觉形态的,都可以归于三维范畴。可以说“三维基础”是一个范围很广,涵盖了动画艺术的数码艺术命名,如此生搬硬套的把“三维基础”定义为一门课程而不加以说明细化,不但导致学生不明白课程的内容涵义,而且院校间的交流也无法明白课程设置的目的。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高校应该致力于培养高尖端的行业人才,改变重理论或重技术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动画专业是要求艺术与技术并重的复合型、实用型专业,对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以本科四年制大学教育模式设计为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低年级以解读经典作品的形式夯实影视理论基础,必须重视影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以经典作品来解析抽象的影视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认为理论课程枯燥乏味的惯性思维,提高艺术欣赏能力,最终使他们在系统的脉络中了解专业,全面认识这一艺术门类的特点和特色,从而引发他们对专业的思考。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安排,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专业的思考。

2、高年级有针对性地引入项目,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了适应行业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和择业面,对学生按专业方向进行教学,既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也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确保学生更深入地完成专业方向的学习。软件的学习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固化,所以对口项目的引进不但能使学生熟悉行业工作流程和制作规范,还能使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随着项目开展而迅速提高。将项目引入教学,还使每个教学环节目标更明确,教学内容更紧凑,与行业要求更贴合,效率更高。

3、开设创意启发性的课程,给学生自由创作的时间和空间,结合时代元素进行角色造型的设计,或者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寻找一个切入点,进行造型的系列开发与设计。学生就能够张扬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实际上,动画界的很多大师就是以他们学生时期的创意设计获得了行业敲门砖的。

·加强校企合作

现在大多数高校都住注重技术层的初步学习,但很容易就忽略了实战性。笔者暑假就在某动画公司实习一个月发现,学校学习的知识很多时候不会运用到实战之中,更多的时候是无法跟上公司项目的步伐。因此在校期间校方应在大三初始就应该做好与社会的链接工作,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促进双赢式办学,将文化与技术综合提升落到实处。

结语

如今动画产业在市场上有着大量的人才需求,高校的动画教学应该为动画行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模式上应该突破传统的模式,在与企业合作时,各个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区域特点以及周边的行业资源,设计具有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有侧重地打造本学校的专业特色,这不仅能为学生解决迫在眉的就业问题,同时也能为学校专业发展打好基础,最终推动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院)

上一篇:“老”展会对接新需求 下一篇:经济视角看融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