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6-18 04:56:47

游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小学生对游戏这种活动都较为感兴趣,如果在教学中将游戏贯穿其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知识,还可以使其得到乐趣,促进学生思想和智力的发展。尤其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游戏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好的理解。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游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游戏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159-01

小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能力,数学能力是较为重要的一项,课堂的教学效率与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有密切的联系[1]。由于小学生较为贪玩,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较为刻板,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不能良好的接受数学知识。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的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而且还可以使其真正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是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情景中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得到寓教于乐。

1.游戏教学模式的作用

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过重的课业负担,会造成学生的情绪障碍,而且孩子也不能较好的支配自己的时间[2]。学校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在教学中使用健康益智的游戏来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因为在游戏化的教学中,以游戏活动的方法来进行数学教育,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有利于潜能和天赋的发展,从而使心理焦虑和压力得到减少,促进身心活力的提高。同时还可以促进"教与学"的相互提高,使游戏与教学较好的结合,并给予间接学习与合作学习环境的提供,在游戏的选择上,要保持多样性和开放性,体现良好的团队合作,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2.引入游戏,增强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说教的方式,教给学生新的知识,这种方法缺少趣味性,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有较好的兴趣,会影响课堂中的学习效率[3]。若在教学中加入游戏的教学模式,通过灵活、生动的数学游戏使学生学习新知识,会使学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公倍数这一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带火柴棍来,在纸上将三条平行直线画好,由左到右,分别是百位、十位和个位,吧火柴棍放到纸上,与直线垂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摆出4与5的公倍数,首先使一名学生将4倍数成功摆出,并进行记录,在使这些书初5,若能除尽则为5的倍数,级4与5的公倍数。另一个同学给予5的倍数的摆放,记录后用其除4,若能除尽则为4与5的公倍数,将其清楚的列出后,要求学生找规律,从而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较好的参与其中,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3.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目前大多数的教学方式主要为填鸭式的教学,学习新知识主要通过被动的接受,不能给予主动思考,因此需要对教育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革,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在新内容的学习前,可以提出相关问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如,教给学生如何进行闰年和平年的天数的计算,之前可以给学生说,每年有时为365天,有时为366天,你们随便说一个年份,老师就能正确说出,那个年份有多少天。并将万年历交给学生,让其检查老师回答的对不对,这样能够促进学生提高主动思考,而且带着问题去学习,能够使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每堂课中都给予学生这样的提问,并要求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还可以避免学生走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教学中贯穿游戏,还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游戏教学能够在根本上给予数学问题的思考[4]。如,在正方体的教学中,刻板的教学很难使学生较好的掌握该部分的知识,因此这一使其为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学生很难了解这些抽象的几何图形。因此这时加入适当的游戏,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又可以使抽象内容转为形象生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与画画进行联系,如教师将正方体的一些立体图形摆在学生面前,首先画出他的平面图,还可以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按照平面展开图的样子剪出来,再给予折叠,将其还原,促进学生空间感的建立,并能够将平面几何和立体图形进行密切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调动学生积极性

数学这门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学生该科目的学习并没有较强的兴趣,因此很多学习都是被动的接受,机械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增加课堂中的趣味性,显得极为重要。如在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上,教师先要求学生进行图形的拼凑,将组合的图形分成基本图形,分别进行面积的计算,在小学部分这属于一个较难的知识点,在其中给予游戏的加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性,并举办图形的拼凑比赛,看哪个同学能够拼出更多更好的图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解决学习难点的同时,也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的数学学习中。

结束语:

通过相关的研究和试验表明,在数学教学中加入游戏的教学模式,能够使课堂内容得到丰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较好的数学思维,并进行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改变原来那种刻板、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真正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由此说明,游戏教学模式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利平,张继海,王云生,刘学义,朱金华.利用游戏教学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浅谈小学数学的游戏教学[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3,16(11):123-124.

[2] 于冬,康静梅,王家亿,李立臣,张金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6(02):112-113.

[3] 王飞,赵国栋,王翠萍,刘凌志,刘柏虎.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浅析游戏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小学).2012,22(17):136-137.

[4] 匡祖友,刘德荣,张雪峰,于洪锦.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操作能力的作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11,16(10):172-173.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1) 下一篇:坚持“五个注重”培养学生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