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6-18 10:55:14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工具,无疑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教育方式。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使学生的思维变得“轻松”起来,但同时大量的“直观观察”,也削弱了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过程,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减少其负面影响,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全过程、全方位的整合,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116-01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工具,无疑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教育方式。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使学生的思维变得“轻松”起来,但同时大量的“直观观察”,也削弱了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过程,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减少其负面影响,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全过程、全方位的整合,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不能让课件喧宾夺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件仅在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中起到辅助作用,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必要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并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切忌用课件来替代教师,或是将课件当成学件来使用。

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教育活动中,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去倾听、去理解、去接纳教师发出的教育信息,以达到理解、消化和吸收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件设计时,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组织教学时要设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参与的机会,使教学活动从单一的知识和信息传授中解放出来,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学习伙伴关系,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过程中,达到创新知识,演练思维,健全人格的目的。

三、正确处理多媒体课件与物理实验的关系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教学过程要以物理现象、物理实验为研究的基点,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要依靠对物理现象和实验的感知,切不可忽视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不能用课件替代物理实验。教学课件仅仅是对物理过程的再现、概括、补充或实验模拟,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概念的一种辅助方法。物理课件的切入一般应放在演示实验以后,通过对物理现象及过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个感性支持,对于无法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如《分子力》一课,课堂上无法进行“分子间距离变化与分子力大小变化关系”的实验演示,教学时可通过实际中分子力的种种表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力的存在,并初步分析了物理过程之后,再切入相应的课件,给学生一个形象的感性材料。如果先切入课件再分析物理学过程,看似轻松,但却违背了物理本身以物理现象和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会造成学生思维的“空洞感”,这种“空洞感”源于对感性材料真实性的怀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凡是有条件完成的实验,就不要用多媒体课件来代替,既使在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也应该先做实验,然后再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详细的说明、归纳和总结。

四、要明确运用课件的目的性

使用课件的目的是为了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只有在用常规手段不能地突破难点时,才考虑使用课件,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顺利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受力分析、电场、电路分析、分子力、振动和波等课题,用常规教学手段无法把抽象的问题具体而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教学效率不高,这时可考虑使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而对那些用常规手段就可以很清晰、完整地在课堂上演示或展示出来,能让学生直接感知真实的物理现象的问题,不用课件教学,效果会更好。例如几何光学、电流表、机械运动等课题,就应该直接用物理演示实验,而没有使用课件的必要。应用教学课件,还应该为突出教学重点服务,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象、光的强度控制等手段,对其加以重点显示和特殊处理,甚至可以用多种方式反复强调和表达。要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展示教案、代替板书。如果仅仅是利用了计算机的文本功能,把它作为代替板书的工具,则就失去了使用的价值,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五、在使用课件的形式上。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特征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有助于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把握,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在选择课件时,首先应考虑在教学过程中能否给学生提供一个符合物理规律及原理的完整的感性形象;其次,应注意课件的画面简洁、形象深刻、操作简便、没有复杂及华丽的画面和音响,以消除教学噪音,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教学主题;三是注意课件的趣味性,要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疲劳,避免滥用或者为了炫耀计算机技术而造成教学过程的污染(噪音、光电信息等);四是引入课件时要适时,如果过早地切入课件,会使学生产生思维依赖性,只能给学生灌输一些既定的模式,学生自己没有认识过程,这样的学习仅达表层,无法深化,只有在学生已经分析了大致的物理过程,因感性材料缺乏而产生思维障碍时,切入合适的课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在课件的操作上应该讲究技巧,尽量避免和减少课件运用过程中的一些负面作用,应有序地控制课件的展示速度,让学生的思维与课件的变化同步进行,使其顺利突破教学难点:六是课件的使用时间不宜过长,暂停的画面要突出教学重点,尽量减少重复使用同一画面的次数,以免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六、设计课件时要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

课件本身的科学性,是指整个课件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并突出教学重点,是否符合物理学科的规律,是否符合心理学规律。要防止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制造虚假的物理现象。课件的使用,应以不影响物理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且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和连贯性为原则,不能随意切入。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需要,适时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作用,优化教学过程,则一定会促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上一篇:农村教师有效培训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下中学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