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朗读教学的初步尝试

时间:2022-06-18 09:15:22

语文朗读教学的初步尝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朗读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更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正视和准确掌握的“铁”字号基本功。经验表明,学生对那些才华横溢、激情满怀的语文教师充满敬佩,他们往往会“爱屋及乌”的喜欢上起初并不怎么感兴趣的语文学科,而声情并茂的的朗读常常能撩拨起学生情绪的琴弦,使之动心、动容、动情。所以优秀的语文教师懂得用磁性的朗读去赢得学生好感,进而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好的朗读对语文教学确有开天窗见光亮之功效。多年来,我在朗读教学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与尝试,写出来与同仁商榷,也期望能有引玉之用。

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加强朗读学习和修练。一个热切鼓动别人晨练的人,他定是深爱晨练之人,朗读教学亦然。教师只有自己率先垂范,潜心揣摩,才会获得对朗读的深切而独特的体验,才能品味到美文朗读的高深境界和不可言之妙处,才能发自至诚的鼓动学生投身朗读,才能行之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精确到位的指导。外行当教官,只会越教越乱,越教越迷茫,教了还不如不教。朗读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功夫,功夫不是“空谈”出来的,而是“历练”出来的,雕琢才能成器,百炼方能成钢。读得字正腔圆需要用力,读得声情并茂则需要用心,无论哪一种境界都不是随随便便便能达到的,高水平的朗读是有心之人潜心苦练、日积月累的必然结果,所以欲成非凡之人就必须经炼狱之门,就必须不惜工夫、劳精耗神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其次,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什么时候都应把培养兴趣放在第一位。怎样培养朗读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

1.利用好教材。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不少优秀的朗读材料,既文质优美又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学生朗读口味。如臧克家的《有的人》、高尔基的《海燕》、柯岩的《,你在哪里》、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温庭筠的《望江南》、诸葛亮的《出师表》、朱自清的《春》、的《沁园春 雪》等。这些作品风格各异但意蕴丰厚,感情深挚,教学中如能巧妙挖掘作品感人之深的情感魅力,并通过声色朗读使之外化出来,就一定能打动学生,激发兴趣。这一点,全国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和教坛新秀韩军老师堪称榜样。他们执教的《,你在哪里》、《大堰河,我的保姆》可谓语文朗读教学的典范。

2.利用教师的个人资源和优秀学生资源。教师的真情朗读是对文本的一种直观解读,它能直接激发学生放声朗读的热望,点燃学生纵情朗读的火花,最终助其走入课文,感悟人生,体味生活,理解文本;教师适时地抓住契机引导朗读,学生的兴趣就会被快速的激发出来。另外应用心发现那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学生,并及时为其提供平台,热情鼓励其展示才艺,因为,身边的榜样更易激起学生群起效仿和相互竞争的热情。

3.利用好音频资料。学生产生了朗读兴趣,且拥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教师可以搜寻优秀播音员或优秀配音演员的音频资料让学生品味观摩,以起到拔高升华之目的。学生的潜意识里固有积极向上的因子,且对人间大美之物有敏锐的直觉,所以一睹大家风采,最能燃烧激情,催发行动,且长期坚持,将极有可能发展为一门相伴终生的深厚趣好。多年来我总喜欢让学生聆听我珍藏的一套外国抒情诗配乐朗诵磁带,也鼓励学生去网上欣赏一年一度的诗歌朗诵会等。也许我们的朗读水平极其有限,但我相信这些做法必将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魅力而热爱语文,热爱阅读。

第三,交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朗读是一门艺术,除个人天赋外,必要的技巧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强力助推器。比如节奏、重音、语速、语调、情感等的把握,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非长期练习和悉心揣摩不可得。比如一首古诗,必须以舒缓的语速,分明的节奏,读出作者意欲表露的思想感情。另外你再把韵脚咬准了,这诗歌的美好韵味也就会如丝丝甘露润人心田。朗读技巧很重要。如排比句怎样读?比喻句如何读?叠音词如何读?呼告语如何读?如何换气?某种强烈的情感怎样表达?重读还是轻读?如何重读?如何强调?这些特殊的细节如果处理得当,收效将是非常显著的。但跟情感把握相比,我觉得朗读技巧算是细枝末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能敏锐地抓住其细枝末节的问题,引导其从准确把握作品情感入手,寻找到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句来用心音传达出作者意欲表露的真挚情感。这一点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和积累。

一句话:朗读的技巧在于,准确把握情感并借助朗读技巧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你感受到的情感。

第四,要用心用情去读。朗读的最高境界是情读即要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这一步说起容易做却难。常见学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的朗读,虽用力但得不到好评,真像是榨尽养分的蒸馏水,索然无味。究其原因是不理解经文的内容和意蕴。比如的《沁园春 雪》,只考虑语音、语速和节奏,读出来的效果将是矫揉造作、虚张声势的。此时最重要的是把握情感,再现意境。你胸中要有“如此多娇”的祖国大好河山,要有茫茫苍苍的无际雪原,有一代伟人指点江山的豪气。请先闭上双眼,想象一下北国壮丽的雪景吧,它使你心情激荡,它撩拨着你创造新时代的勃勃雄心,此时此刻你就是那个沉醉于大好河山,雄视万古的伟人!你该用怎样的语调和情感?浅吟低唱还是豪迈激昂?不言自明。但情感是有起伏变化的,语调也应该有抑扬顿挫,所以在整体把握作品基本情调之后,要引导学生体会蕴藏于字里行间的细微情感,设计适当的语调、语气、重音、停顿、拖音,来准确表达情感。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要读得疾快而豪迈。而“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就要读出向往之意,要稍轻稍慢。“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个“惜”字,含义丰富,既有惋惜之意,也显现诗人的雄才大略,更传达着一代伟人睥睨一切的傲岸。所以“惜”字要读的低而沉,它领起的几句语调则要高而轻,这样一处理,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也就能呼之而出。

第五,朗读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渗透课改意识。传统的朗读教学习惯于采用范读法,好处是便于学生模仿学习,但难以有个性化的张扬。为此,我曾尝试探究式朗读教学。例如,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时,我先范读,之后让学生设计最后一句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的朗读处理,学生热情极高,在相互研讨中对作品的理解步步加深。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春草图”一节时,我也让学生自己设计朗读的重音、语速、语调等。“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有人认为先慢后快,有人认为先快后慢,孰是孰非,教师不便明言,只有请大家来试一试,议一议,最后达成共识,方有说服力。探究不但可以激起品读的情趣,而且能使学生体会到创新的快乐,最终让学生明白:诗文是作家的创作,而朗读则是读者的再创作,更是一种心灵的碰撞和与古人谋的非凡意趣!

但愿我们的学生能通过朗读找到语文快乐学习的金钥匙。

上一篇:我的中专英语教学方法 下一篇:浅谈激励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