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特区开发开放论文

时间:2022-06-18 08:35:09

推进新特区开发开放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言;铸统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势——以深圳为例;新特区未来发展趋势——以滨海新区为例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经济特区可分为传统经济特区和新特区两大类、我国经济特区可分为传统经济特区和新特区两大类、我国经济特区可分为传统经济特区和新特区两大类、区域功能由特区功能为主转变为以国际化城市为主、经济战略由工业经济为主转变为服务经济为主、发展重点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四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滨海新区作为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享有国家赋予的五大政策优势、发挥政府在投资中的推动作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战略、以新发展模式赢得新竞争优势、以新发展模式赢得新竞争优势等,具体请详见。

1引言

我国经济特区可分为传统经济特区和新特区两大类。传统经济特区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创办的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5个经济特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传统经济特区较好完成了中央赋予的特殊使命。

新特区指的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防止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而设立的具有某项特殊的经济功能,国家给予其特殊政策的经济性区域,主要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以及近几年新设立的几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与传统经济特区相比,新特区有几点不同。首先,成立深圳等传统经济特区是为了解决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目的是发挥窗口、试验、示范功能,而新特区的成立主要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和体制性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设区地的经济发展:其次,传统经济特区着眼于沿海地区的发展,目的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新特区则从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出发,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最后,国家给予传统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几乎相同,无明显差异,而新特区的特殊政策则充分考虑各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地区不同特殊政策也不同。

2铸统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势——以深圳为例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层次不断提高,程度不断加深,传统经济特区的发展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深圳处在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危机和机遇并存。如何转危机为机遇,我们认为应该加快“四个转变”。

2.1区域功能由特区功能为主转变为以国际化城市为主。创办经济特区以来,深圳由从一个人口不足三万的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的现代化特大型城市。与此相适应,深圳已由过去一个单纯的综合性经济特区向一个区域性大城市转变,功能由过去单纯的经济特区功能(主要指经济功能)向多元化的城市功能转变,发展路径从主要依靠特殊政策向提高整体素质转变。作为传统经济特区之一,深圳的未来发展不应该仅从经济特区的角色来筹划,而应该从区域性国际性城市发展角色来定位。世界城市发展史表明,城市的定位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深圳把自己定位为“区域性国际化城市”,是可行的。深圳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是内地唯一海、陆、空国际口岸都具备的城市和商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世界市场双向流动的咽喉,已初具国际性城市的雏型。深圳的内外条件足以支撑其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因此,深圳应抓住”国际化”这个目标,争取在新一轮全方位和深层次对外开放中抢得先机,使自己尽快融人世界经济体系中去。在继续巩固工业化和高科技产业方面优势的同时,在市场化、服务化、国际化方面加大力度,使自己成为内地进入香港、东南亚乃至世界的跳板和香港、东南亚乃至世界进^华南乃至中国的桥梁。

2.2经济战略由工业经济为主转变为服务经济为主。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经济体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往往是服务业加速发展期,尤其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08年,深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153美元。根据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在这一阶段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休闲时间增加和人均寿命延长,人们开始由物质产品消费为主转向以服务消费为主。但深圳服务业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2008年,深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第三产业对整个经济的支撑作用不足。从世界看,国际化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多在80%以上,服务业就业人数占70%以上。可见,深圳服务经济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未来20年,是深圳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快速增长期。深圳应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实现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

2.3发展重点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四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30年快速发展,深圳已基本完成工业化,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起飞阶段已经结束,进入全面现代化建设阶段。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方面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深圳经济发展快,社会转型早,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更复杂,承受的压力更大。只有坚持“四位一体”综合发展、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克服“短板效应”,增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全面强化和提升城市功能,加快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才能真正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的目标。与世界先进城市相比,深圳在经济实力、城市建设、法治环境、开放程度、文化软实力、城市辐射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深圳得改革开放之先机,经济较其他地区先发展起来了,因此有必要也有条件争当“四位一体”综台发展、协调发展的先进城市,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协调发展上做出新贡献,闯出新路子。

2.4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现代化进程不仅是经济总量扩张的过程。更是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为了加快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是通过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培植和鼓励主导产业的发展,来诱导资源配置,从而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必由之路。深圳特区的崛起之路,几乎就是在政府的支持、帮助甚至直接规划、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在深圳崛起的背后,政府这支强有力的有形之“手”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不仅是特区建设的整体组织和管理者,是特区安全和效率的保障,而且是特区开发与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是特区经济发展和转型的直接动力。深圳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或者说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深圳过去主要靠政府主导,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主要借助外力促进经济发展,现在发展的动力条件已发生变化。一是过去主要靠经济优惠政策,现在应该依靠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软环境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即要苦练内功。二是过去主要靠政府推动,现在应该转向靠市场运作。三是过去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规模,现在应该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深圳特区在政府主导下曾经创造了经济发展的“深圳速度”,未来深圳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在市场主导下创造出经济发展的“深圳效益”的路子。

深圳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由租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克服经济增长对物质资本积累和自然资源的过分依赖,更多地通过提高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的使用效率以及技术进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3新特区未来发展趋势——以滨海新区为例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新阶段形成的重要战略部署,是环渤海区域发展乃至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棋。从全国来看,滨海新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承担者,肩负着在更新、更高、更科学的产业发展基础上,在新时期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与当年的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在各自区域中的龙头地位一样,滨海新区作为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享有国家赋予的五大政策优势:①综合改革实验,在自主创新、科学发展方面给予政策扶持,②建设东疆保税港,提高对外开放的等级,③财税优惠政策,对于高科技产业和自主研发产业实施鼓励政策:④金融改革,是全国的金融创新基地;⑤在土地的流转、出让、转让以及小城镇建设方面享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

上述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滨海新区蕴含着的勃勃生机和发展潜质,2009年一季度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完成716.95亿元,增长22.3%,增速快于天津全市6.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399.64亿元,增长54.9%,快于全市12.8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完成1657.45亿元,增长10.3%: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2.79亿美元,增长23.9%,快于全市3.8个百分点,其他主要指标均刨历史最高水平。这显示出滨海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第三增长极特有的发展潜力。

与全国其他经济区域相比,滨海新区的后发优势集中体现为政策优势、错位发展、高端产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撑上。在经济发展过热的时候,天津并没有过度攀比经济总量的扩张,而是在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科技创新、构建总体发展战略上做文章,进而保存和凝聚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潜力。与先行地区相比,天津在经济周期的发展阶段上,具有明显的继起性和延时性,当其他地区处于经济高峰时,天津经济则处于周期过程中的上行区间,进而表现出与其他地区的互补性和后发优势。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滨海新区应该在以下方面显示出自己的超前意识和发展方略,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当好排头兵。

3.1发挥政府在投资中的推动作用。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居于首位。大力引进和加快建设高水平重大项目,壮大综合实力,提高发展水平,对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滨海新区近年来所表现出的发展强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太项目战略的有效实施。通过大项目带动,不仅见效于经济的总量扩张,而且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提升。落户滨海新区的空客A320飞机、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100万吨乙烯、1000万吨炼油、中兴通讯基地、中船重工造修船基地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不仅为滨海新区注入了蓬勃的发展活力,而且有效地避开了经济危机对传统加工制造行业的冲击。以政府为主导,借助于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支撑,继续推进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项目投资,应该成为滨海新区反周期的经济发展方略。

3.2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战略。从迎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以更高的起点、更大的视野、更新的理念,抢占新的制高点。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壮大化工、汽车、现代冶金等优势产业规模,振兴和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发展生产业,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高智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链向高端转移,以此形成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带动和引领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发展。

天津高新区2005年3月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008年5月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先进集体”。试点期间,高新区健全了园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完善了园区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构建了以研发、孵化、产业化发展三大基地为主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与转化体系,形成了自主创新高地。试点园区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突破12000余件,2008年专利申请达到3577件,占全市比重超过40%,目前。年专利申请量突破3500件,专利申请年均增长47%,发明专利占比超过60%,在全国54家高新区中排名第三。软件著作权登记累积达到480件,占全市总量的50%;驰、著名商标达到16件,取得了大幅增长;实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单位达到100家。涌现出一批以曙光计算机、子午线轮胎成套生产设备、干细胞提取与存储技术等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产品和技术,为推动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3以新发展模式赢得新竞争优势。能否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脱颖而出,取决于是否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未雨绸缪,以全新的理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滨海新区脱颖于其他先行经济区域,不是靠规模、效益,而是在实现科学发展、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环境友好、产业循环方面的身体力行,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所起到的示范作用。这不仅在全国占据了领先地位,而且迎合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形成了产业互生共存、布局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坚持集约、节约、生态、友好型的发展模式,构建和形成稳定高效的生态工业示范体系,在资源使用上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通过海水淡化、风力发电和中水利用等项目的实施,构建以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持续发展为特点的循环经济示范区,无疑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3.4以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源。滨海新区作为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核,不仅需要构建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科技研发与转化基地,还需要构建与之相配套的金融研发与创新基地。因此,金融研发与创新基地的构建是保证前两个基地建设的重要支点。要结合滨海新区发展对金融服务体系的客观需要,创新金融品种,拓展市场领域。开辟和扩充以资本融资为特点的直接金融方式,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为滨海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提供具有创新意义的金融支撑。在金融创新的同时,进一步聚集国内外金融机构,形成功能齐全、机构林立、相互依托、良性发展的金融网络体系,以创新的思路大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和创新资本市场发展,使滨海新区的金融创新基地在藏国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并举上,发挥特有的双重作用。

3.5构建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体系。滨海新区是我国高度开发开放的地区乏一,着力构建与新型制造业相匹配、与国际对接的综舍服务体系,对在更高层次上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生态意义上的产业循环、形成全新的产业发展格局,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考虑,一是以中新生态城作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建立相对集中的国际化现代服务体系:二是以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新型制造业中心为一体,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型发展模式;三是以建立全国性柜台交易市场为重要突破口,在全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中领衔主演。

上一篇:医院收费员工作述职述廉 下一篇:制度建设摆脱行政依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