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中的学术利益链分析

时间:2022-06-18 05:04:53

研究生教育中的学术利益链分析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研究生教育密切相关的学术利益链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学术氛围,也制约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目前经济转型阶段承担着培养科研生力军和输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然而,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研究生教育密切相关的学术利益链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学术氛围,也制约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学术利益链形成的条件

目前我国高校的诸种弊端,使学术利益链得以形成。具体如下:

一是高校评价指标单一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存在评估行政行为化、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化、评估结果对高校发展的诊断和引导性不强等问题。各级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占主体地位,评估结果直接影响到当地政府和高校领导的政绩,而评估的指标比较单一,导致了一些高校不顾自身办学类型和条件,盲目追求“达标”从而丧失了“特色”。

二是高校管理体制行政化。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下,我国高校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方面权力集中在学校层面,院系的权力较小;另一方面高校内部行政人员掌握过多权力,学术权力相对弱化。随着大学自力的增大,行政权力进一步制约了高校学术和科研的发展。学生工作方面,院校两级管理模式下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院系一级没有足够大的权力,因此校级的指导工作很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高校管理体制的行政化,还导致高校官僚机构膨胀,高校成了一些官员取得政绩提升职位的快速通道。

三是权力膨胀的导师负责制。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借鉴西方经验采用导师负责制,在科技、经济和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导师制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导师遴选制度不完善、师德建设不足、相关法律法规和导师监督机制缺失,造成了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导师权力过大。由于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研究生通常很难拒绝导师安排的各种任务,帮助导师完成课题项目换取毕业证书成为普遍现象,师生关系也从传统的师徒关系异化成了“老板”和“雇员”的关系。

四是研究生权益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我国高校研究生权益保障体系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均存在较大的问题。高校在制定研究生管理制度时只是将国家相关政策作为依据,倾向于实体方面,而具体的程序性的制度规定却很少。目前,高校制定出的管理条例仍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子,过分强调学校的权力,大多是研究生需要履行的义务,而对于研究生的权利,通常限于制度规定的基本权益能够得到保障,研究生发展的权益如科研成果的归属、发明创造权等保障较少。由于高校研究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通常由研究生院来承担,研究生和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各学院参与度不高,难免会造成学院领导、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对制度中权利和义务的不熟悉甚至不了解。一旦出现研究生权益纠纷,规章制度中模糊的语义表述和宽泛的规定内容很容易造成责任界定不明确,责任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

五是学术期刊的收费乱象。我国的学术期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取版面费。根据刊物级别的不同,版面费也存在较大差异,核心期刊通常比普通刊物高一些,发一篇论文所需的版面费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中国科协和中国科学院就版面费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均向所属部门和刊物编辑部发出通知,要求稿件的录用坚持质量为唯一标准,从科研经费中收取版面费,不得向个人收费,不得出售版面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缓解经费紧张、改善办刊条件、提高刊物质量均有积极效果。然而社会上一些部门和刊物断章取义“通知”中的内容,向个人大肆收取费用,甚至不缴费就不予发表文章。对于一些刊物乱收费的情况,由于一直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又无相关监管机构,导致乱收版面费现象屡禁不止。

六是合作企业良莠不齐。目前,我国的加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的产品技术含量低、产量大、利润低,导致这类企业资金量少,竞争力薄弱,生存周期短,面临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许多研究生导师通过项目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就有一部分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的企业。这些企业通常硬件配套设施跟不上,实验室简陋;员工普遍学历层次偏低,导致企业没有研发团队,科研能力低下;人事管理混乱,员工待遇很难得到保证,一些员工因工作环境差、工资福利少经常超时超负荷工作而不愿留在企业,导致企业长期处于缺员状态。

学术利益链分析

研究生教育中的学术利益链各部分关系如图所示:

第一,相互追逐攀比ESI的高校。ESI是我国评价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部分高校无视ESI的局限性,通过各种方法激励和要求高校师生在相关学术期刊,以获得在学术评价体系内的利益最大化。此外,许多评估机构的大学排名都会将ESI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一些高校甚至大肆宣传有利于本校的大学排名,用来提高社会知名度、加强资金募集能力和吸引优质生源,却并不考虑所宣传的大学排名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第二,双重身份的研究生导师。对于高校来说,研究生导师是评职称、发论文的教职工,是站在教育一线管理和指导学生的老师;对于研究生来说,导师除了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外,还具有承接项目、管理科研经费、发放学生补贴和控制学生培养环节的老板身份。然而无论是“老师”还是“老板”,导师的科研工作大都围绕项目的课题和论文展开。项目不仅为导师提供科研的素材,还能促进论文的发表,更能带来丰厚的科研经费和学术上的合作关系。不仅是导师评职称的硬性规定,也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现有评价体系内,课题和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决定了导师的职称、奖金和研究生招生名额,也充分体现了导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第三,利益链最底层的研究生。国内大多数理工科全日制专业的研究生,经济大多尚未独立,为了能够按时完成培养目标顺利毕业通常还需要满足充足的科研经费、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以及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三大条件。因此,许多研究生选择导师时,除了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水平以外,还会把导师的课题和科研经费作为重要参考。另一方面,导师为了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通常会将项目工作和论文书写交给自己的学生处理,所以研究生在完成自己科研任务的同时,还要分担导师的项目和科研工作,这几乎成了高校学术圈内的潜规则。由于导师承接项目的种类繁多,科研经费根据项目的性质和大小差别非常大。在科研经费短缺的课题组,一些研究生为了能够完成毕业要求,不得不自掏腰包向学术期刊缴纳版面费。

第四,学术利益链导致不得不发表的论文和缺少规范的项目合作。

在我国“论文至上”的学术评价体系下,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技术人员是职称评定、级别晋升和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之一。高校教师为完成学术任务必须在规定时间公开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学术任务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教师的职务晋升、津贴发放和住房分配等;研究生在开题或论文答辩前通常需要附上按照培养要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凭证,否则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甚至影响到研究生的顺利毕业。

一些企业为了节约研发成本,通常将研发工作以项目合作或外包的形式交给人力成本较低的导师完成,通过和导师的合作,获得技术和人力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有些导师与企业私自签订协议,以项目合作和联合培养的名义将研究生长期外派到企业中实习和做实验。

学术利益链产生的问题

其一,高校管理工作向利益倾斜。在“大学排名”的指挥棒下,高校行政部门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提高各项学术指标上,弱化了高校应以教书育人、学生为本的宗旨。当学生的权益在校园内受到导师侵害时,高校管理层常常采取息事宁人的手段将问题掩盖,而并没有从问题的根本出发,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导致高校中研究生导师的丑闻频频发生,在社会上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其二,研究生导师趋利性严重。研究生导师作为专业权威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还在各行各业担任着专家的角色,享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导师禁受不住诱惑,工作偏离了传道受业的初衷,到处去企业搞合作、拉项目、接应酬,走出校园俨然变成了商人,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

其三,研究生权益无法保障。在高校研究生权益保障体系不健全、导师负责制不完善的情况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过度依赖导师,研究生不得不对导师的安排惟命是从,学术自由成为空谈。一些研究生也因此沦为了导师的廉价劳动力,工作长期超负荷,生理和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其四,学术期刊的天价版面费。公开是关乎导师和研究生前途的大事。然而,许多高水平学术期刊因稿源丰富,审稿周期比较长,急于评职称或为完成毕业要求的作者不得不花“天价”将论文投向一些靠版面费维持的低水平期刊。同时,买版面的现象也造成许多学术价值小的论文充斥学术圈。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的需求有增无减,在很大程度上更助长了学术期刊乱收费买版面的不良风气。

其五,课题项目和联合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导师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可以获得研究课题和科研经费,然而这类课题项目应用型偏多、理论型较少,质量很难得到保证。一些外派到企业的研究生既没有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联合培养过程中的相应监督,常常在企业中被当成廉价劳动力长期做基层工作,研究生权益缺少法律保障,培养质量令人堪忧。

(作者为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

上一篇:与本刊联合举办农业前沿技术培训班 下一篇:刚柔结合 安全扣罚款返还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