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应实现“四个转变”

时间:2022-06-18 03:02:19

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应实现“四个转变”

现行沪科版教材更注重科学性、合作探究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目的,加强了对学生三维目标的详细要求。这对已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物理教师是一次极为严峻的考验。故我们应本着新课改理念努力实现课改课堂教学“四个转变”。

一、由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向重视过程的教学。

重视结论的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结论的直接应用,忽视知识的产生过程,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结论,解题乱套公式,形成高分低能。我们的物理教学,不但要注重知识结论,而且要重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方法,使学生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深入的。这样既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有效渠道。重视过程的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教学中要充分展现贴近学生生活和生产实际的例子,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建立概念、总结规律奠定基础;二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科学地剖析实例,注意揭开事物的本质特征、突出事物的共性,把科学研究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三是教学中要适当设计一些情境展现的问题,善于引导学生把物理概念和规律同具体情境进行有机联系,以寻找抽象、概括、归纳的最佳切入点。

二、由重视解题训练转向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必要的解题训练是学会初步应用的基本需要,但过于强调解题训练,热衷于题海战术则是浪费学生时间和精力的不负责任的做法。物理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保持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亲近、热爱,以及和谐相处的情感,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勇于探索日常用品和新器件中的物理原理,切实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教学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指导学生认真做好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科学素质;二是多给学生实际的问题,鼓励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把“死”的知识应用到“活”的问题中,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引导学生多进行观察和思考,多从生活、身边发现实际问题,及时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由重视定向思维转向重视发散思维培养。

传统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定向思维的培养,而定向思维往往使学生思考问题时思路狭窄、解决问题时方法单一,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物理教学必须重视发散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做法是:首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表达和表现的欲望与平台,鼓励学生敢说敢做,建立融洽互信的师生关系;其次在问题设计时要给学生留有余地,使学生有选择的空间,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第三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质疑问难,对有创新性的提问要充分肯定,从而保持终身的探索兴趣。

四、由重视知识积累转向重视引导科学探究。

知识积累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仅仅依靠知识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掌握学习新知识、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技能,科学探索就是人类获取新知识的有效方法。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呢?一是用新的观念指导教学,把科学探索引入课堂,渗透到物理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二是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多了解科技进步新动向、新发展;三是要适时适当地进行信息构建,为学生创建科学探究的情境,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新课改背景下,唯有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改革才会有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高。积极进行各种尝试是我们物理老师必须做的,才可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县神木四中)

上一篇:在体育教学中也要强化德育培养 下一篇:尽力让高中学生感受语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