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让高中学生感受语文之美

时间:2022-07-17 09:38:02

尽力让高中学生感受语文之美

让学生更多地感受语文的美,让课堂更精彩,是很多语文老师的追求。现在谈谈我对此的看法。

我觉得,语文课堂一定要突出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感染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自身要先感受到文本的魅力,然后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将它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鉴赏文章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文章丰富的内涵美,体会到艺术强有力的表现力,进而形成自己的审美能力。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开拓审美的能力与途径。就高中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逻辑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其实这也是提升学生语言审美能力和活化课堂的有效途径。

1. 通过逻辑思维让学生明晰课文中真谛

在文学史上,对于贾岛所吟的《题李凝幽居》那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诗中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是颇有争议的。表面上,两种说法,各言其志,说的也各有道理,如果我们就此打住,学生只会如坠云雾。学生从中学到的只是文字的不确定性而已,并未能感受到语言真正的魅力和美的所在。其实,站在逻辑的角度而言,总有一个字是最接近生活是本质,或者说是最适宜的。(1)现实生活中, 我们能亲身经历的重要公共事件非常有限。 这就意味着, 在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必须依靠间接证据。诗歌的前一句“鸟宿池边树”可谓含意丰富。就“宿”字而言,应该是夜月下所发生的事情。夜晚,夜色苍茫,漆黑,动物都归于沉寂,何以见“鸟”?即使是月色皎洁,恐怕诗人也难于发现吧!难道诗人有这种透视能力,连夜晚宿在池边上的鸟也能看见!如果不能,那鸟是如何看见的,从逻辑而言,鸟是被惊吓而出,才有可能被看见。到这里,我们对比一下,“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更能惊出池边的宿鸟。“推”开轻掩之门,动作是何等的轻柔,生怕惊动人,“敲”落地有声,突然而响亮。相比之下,“敲”字更能适合此时此刻的意境,这足以看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的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才惊动了宿鸟。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情景,来刻画出环境之幽,响中寓静,更感艺术之巧。(2)我们理解诗歌,也要关注上下文,注重上下的联系,注意意境的调和、意会。从诗的上一句来看,“草径入荒园”的“园”,作者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呢?“园”为何不是“院”呢?“荒园”从逻辑上看,很明显是属于郊野之地,并非人来人往的寺院,由此感知,此地非僧人所常居之所。如果要写僧人的常居之所,宜用“院”,即“寺院”,用“院”字才比较符合和贴切,此处可见僧人是拜访别人而已。因此,理当用“敲”字适宜。

通过语言和逻辑的引领,学生的思维顿时清明起来,文字的得来也并非顺手拈来,它是有预设和构思的。这构思的美与巧也在逻辑的推力下,得以清晰解构和重现。

2. 课文中的语言是具备丰富美的

就一般而言,语文的教学实际就是语言的教学。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学会感受语言,相当重要。语言的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审美语言之美去获得,但语言之美,它往往会被语言本身所遮盖,不易轻易感受,它不是自动生成的,它需要通过品读,涵咏才会更深刻,它在逻辑的映照下才会更光彩夺目,经久而不绝。语文之味,比之于咀嚼之味亦宜,越是有逻辑的参与,味道才会更浓烈,芳香才会更宜人,才会有丰富之美。

在《伶官传序》一文中,有学生对“请其矢”的“请”字,提出了异议,课本的注释为“取出”,如果用逻辑的眼光去分析,注释为“取出”,似有明显的不妥。(1)从情感的逻辑角度看,“请”字含有尊敬的情味,将其翻译为“取出”,那情感是缺乏的。文中庄宗所领取的“三矢”是晋王临终所赐,既然是王所赐予,它代表的是先王的遗物,“三矢”里承载着先王的三大遗愿。因此,打仗之前,庄宗宜隆重地举行祭告的仪式,方可拿出来,但译为“取出”,则是毫无情感,毫无表情,甚至是麻木的取,这是有违于文意的;(2)从语义比照的层面的逻辑来看,课文将“请”翻译成“取出”,可能是为了与下文的“纳”相应,因为“纳”是“收藏”之义,但这并不意味着“请”字就可以翻译为“取出”,译“纳”为“收藏”是因为前后的语境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当庄宗将“矢”收藏时,其刚“凯旋”而归,此时是意气飞扬,雄姿尽展之时,与先前受“矢”的那种恭敬相比,已判若两人,所以语味已改变。如果将“请”译为“恭敬地请出”,这样的话文章前后的比照意味更浓,也更为吸引人;(3)从文章内容协调的逻辑来看,“请”更宜译为“恭敬地请出”,这“恭敬”显示出庄宗在创业之初的那种谨慎认真之态,这是为以后国之兴起,作了很好的铺垫,而后来的“纳”字则完全是骄横之举,没有了虚心的意味,遍布着失败的阴霾,这恰恰印证了原文“满招损,谦得益”这一句话。

审美是语文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这种美的性质不是瞬间就可以呈现,它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加上一些酒曲,才能酿造出甘醇怡人的美酒,这个酒曲就是逻辑。在逻辑的引领下,文学的言语变得曲径通幽,营造出丰富之美。

3. 引领学生利用逻辑进行探索,从而享受语文之美

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在其《项脊轩志》一文的最后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关于枇杷树,到底是谁种的呢?学生也有不同的见解。如果从逻辑的层面来看,我们会思考以下的一些问题:一是从种枇杷树的功能和目的来看,在古代,批把树是象征“多子”“喜结连理”的,也由于枇杷的颜色是金黄色,它也是富贵的象征。在庭院中种植,追求富贵的目的性很强,它是属于大众化的,入大俗的。归有光作为一代才子、文人,其品德高尚,断然不会这么地展现自己的大俗。所以,从目的上来看,只有其妻子是最大的可能;二是从情意上看,正是由于树是妻子所种,作者看到树,才会顿生睹物思人之感,才会生出如此大的感慨。至于“人死去后植树纪念”这一说法,在这里明显是不适用的。古人在亲人死后植树往往是在清明时节去种植,目的是纪念亲人,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所植之树的品种往往是有高尚品格象征之树,如松、柏等。种一棵枇杷这样的果树,意欲何为呢?而“陪葬品”一说,是逻辑的或然而非必然,不必赘言。

逻辑使人头脑从迷惘走向清醒,这个过程是充满乐趣和审美愉悦的。学生在这过程中也会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和热情。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逻辑的力量,必然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是一种美的引领。

收稿日期:2013-02-23

上一篇: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应实现“四个转变... 下一篇: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