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探究:择校问题冲击下的教育公平

时间:2022-06-18 02:08:16

公共政策探究:择校问题冲击下的教育公平

摘 要:随着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的加剧,“高价择校”“高考移民”“委身城镇”等现象层出不穷,教育公平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基于上述现象,笔者以成都市中小学择校为例,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对择校问题进行了探析,并针对这一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公共政策建议。

关键字:教育公平;中小学择校;义务教育;公共政策建议

一、教育公平与择校问题的关系探究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受教育权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教育公平能促进社会公平与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是教育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不同阶层的人通过接受教育增长见识,弥补因出身不同而形成的差距,从而公平竞争,改善自身的生存状态,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行按家庭居住地区来划分学生就学地点的就近入学政策,尽管这样做在方便学生上学,快速发展我国基础教育方面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成熟,就近入学这一政策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调整,其弊端也日益显著,缺乏一定的时代性,择校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

实际上,择校与教育公平并不相悖,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属于中性政策,它是人们追求高质量教育的产物,是让教育从形式上平等走向实质上平等的一种重要手段,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就学。但随着教育需求的大幅度扩展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不断加剧,“以权择校”、“以钱择校”、“重点教育”等现象也愈演愈烈,使得教育资源分化越来越明显,这严重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也造成一定的冲击。

对于以上问题,政府采取禁止公办小学与初中择校的政策加以控制。对此,笔者认为,禁止择校对教育环境的恶化有一定的遏止作用,但我们不能片面地否定它,应该从其根源入手,认真分析原因,寻求最佳解决方法。例如,国家可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择校行为,在体现大部分人意志的前提下,允许部分家长合理择校。毕竟教育公平也不是绝对的,它并不能保证人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追求也就情有可原。但是无原则的择校行为和不正当的择校手段会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促使教育公平进入恶循环,激化社会矛盾。“择校现象其实就是现代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与日渐高涨的公民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矛盾冲突的产物”。

二、成都市中小学择校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高质量的教育是每个家长的追求,所以择校便成了首选。就成都市而言,目前已有超过35%的家庭选择择校,其方向主要由农村向城市延伸,择校生年龄也越渐趋小,像成都七中等一些重点学校“爆棚” 现象严重,边区学校“空城”现象也逐渐增多。这就导致重点学校教育资源过度使用,教育压力加重,非重点学校生源匮乏,大量硬件设施与师资资源被空置,浪费较为严重。再者,成都的许多学校都设有宏志班,火箭班,国防班,重点班和普通班等,不同等级的班,学校的管理和软硬件设施配备也不一样。同时,较高的择校费用对于一般家庭也是一份沉重的压力,这就间接造成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所以说,“择校造成的优质校与薄弱校间因择校而引起的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恶性循环、教育质量下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择校的出现是一个复杂的产出品,是由众多原因所导致的。经过分析,笔者把这些原因分类整理,总体归为现实环境和价值观念两个方面。

(一)现实环境方面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教育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当中。据统计,目前国家财政性教育费用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同时,对于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机制,成都市政府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在解决一些新出现的问题上,也没有具体的法律可以依循。

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教育短缺,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阶层差异在每个国家都是必然存在的,它的形成是由贫富差距和家庭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所导致的。如今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阶层差异明显,基础教育资源也随之出现偏移。据调查,就成都市而言,2010年市区中小学教师学历本科以上的占83%,城镇为69%,农乡为55%。除此之外,在校舍建设、仪器设备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城乡教育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然而教育又是实现个人就业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不再只是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代言词,同时它对于人们生产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升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一个劳动者在不考虑其他的因素下,他所接受教育的质量和程度决定了他今后就业选择面的大小和预期收入的高低。

(二)价值观念方面

旧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传统文化思想仍深深影响着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追求。由于像“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书中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这些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使得人们把追求高质量教育作为获得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好的职业和较高的社会地位的必要手段。因此,高质量教育成了现代社会的普遍呼声。然而,“应试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仍然普遍存在,学校把高分学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把升学率作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依据。

现代用人制度没有得到及时更新,误导家长,使他们对学校的关注度愈加强烈,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应聘者的学历等级、毕业学校和留学状况作为聘请录用的重要考核内容,名牌重点大学学历更是在岗位竞争中占据首选优势。同时,很多企业也把员工的学历作为评价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学历的攀比以及人们在对它是决定一个人发展前途的重要资本这样一种错误认知下,导致了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加重了对教育的关

注度。

三、有关对实现教育公平的思考及政策建议

教育公平问题无论在何种历史背景下永远都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而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是每个政府及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但急于求成的做法往往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为遏止择校现象,促进教育公平,成都市政府所采取的禁止公办小学与初中择校的措施,这种“一刀切”的处理方式对于解决择校影响下的教育不公问题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 因为它并没意识到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才是导致择校问题下教育不公的根本原因。

“竞争性社会肯定会带来不平等,而减少竞争性不平等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减少成功的收益与失败的成本来使系统变得更少竞争性,二是确保每个人在参加竞争时优势、劣势相等”。而如今现代教育系统正为各学校间竞争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专业性平台,择校收费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便是这个平台上最大的争夺对象。当然,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可能指望从学校下手,我们只能从减少择校竞争性不平等的方式出发,依靠政府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来促进教育公平。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持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努力降低择校竞争性

教育资源均衡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均衡,而是指校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育机会和教育权利等方面的相对均衡,“教育均衡的主要实现方式为在教育资源的增量投入中实现教育的均衡,辅以在教育资源存量调整中推进教育的均衡”。真正的教育均衡并不会让人们在择校失败的挫折中有较大的落差感与失落感。为了达到这样的一种均衡,必要的公共财政投入是保障,公平的择校规则是前提,强化的公共服务职能是动力,高效的择校政策监督是支撑。同时,“从优质学校的赞助费、‘共建费’中提取较大一部分用来改善薄弱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实行教师交流与轮换制度等”。

(二)转变教育发展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现代教育理念在“质”与“量”认识上存在严重的偏差,学校把升学率作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依据,把吸纳择校生,扩大学校规模作为发展方向,片面地执着于对“量”的追求,而忽略“质”的输出。对此,笔者认为转变教育发展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当务之急。然而现在 “重点班”、“重点学校”的设立并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首先它促使了优质资源偏向一边,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重点学校政策拉大了城币教育与农村教育、重点学校与一般,其次,设立“重点”使教育有了等级之分,这违背了教育的平等权。我们应该逐步取缔“重点班”、“重点学校”,转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增加“实验学校”信息的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

作用。

(三)完善基础教育管理机制,严格控制择校收费行为

如今教育资源之所以不均衡,其中离不开择校费的推手作用。目前,优质教育资源正在向优质学校集中,而优质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作为既得利益的一方也并不愿放弃择校收费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利用先天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使得学校间差距不断拉大。反之,高额的择校费又是进入优质学校的“敲门砖”。所以,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该统一收费标准,严格收费程序,规范收费行为,并建立问责制,接受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孙承毅,李艳,《“择校”现象中的教育公平与效率》[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

[3] 戴维·格仑斯基,《社会分层》[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4] 胡林龙,《解读教育均衡的规定——结构、重点与实现方式》[J],新余高专学报,2007年第4期。

[5] 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

罗琦(1978—),女,成都师范学院教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在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上一篇:对中职《模拟电子电路》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对中、高职财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对接问题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