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模拟电子电路》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1-28 10:18:08

对中职《模拟电子电路》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从《模拟电子电路》课程特点出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及学生的思维特点,提出在《模拟电子电路》教学中,要做好新知识入门引导工作,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工作过程导向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过程性的行动;借助图例的直观作用,变抽象为具体;重视实验实践课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模拟电路;教学;方法

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器件不断更新,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低频分立元件电路是否还有必要学习?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无论电子器件如何更新,但电路拓扑结构,也就是电路的思想不变。基本电子线路是进行电子设备设计的依据。自动控制系统中,电量与非电量的接口必须用模拟方法解决。所以《模拟电子电路》要学,而且要学通,学懂,要抓住其主线,领悟其思想。这对许多同学来讲比较困难。原因是其概念多,理论性强,涉及很多微观方面的知识,因此学起来感到抽象,不易掌握。对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及学生实际特点,从教师“教”这个角度出发,谈谈教好这门课几个关键问题:

一、找好知识点,做好知识的引导工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学习一门专业课来说更是如此。《模拟电子电路》课前后知识衔接紧密,如果基础打不好,即使学完这门课也还是个“门外汉”。打好基础就要先入门。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好知识点,针对知识点,下大气力,采取各种有效手段,直到学生弄明白为止,千万不能在此吝惜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入了门,后面会一通百通。这里笔者选取了三极管的放大原理来谈一谈,这是《模拟电子电路》课的一根主线,后续内容均围绕此展开,对于这部分内容,我认为关键是要讲清一句话:即“放大电路中交直流并存”。交流指什么?为什么还有直流?两者并存是怎么一回事……这一连串的问题务必要给学生讲得明明白白,决不能似是而非。我是这样讲的:交流是三极管要放大的信号,如声音信号,然而这个交流信号不能直接进人三极管进行放大,因为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截止、放大和饱和状态,只有当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才能进行信号放大,而要保证其处于放大状态,必须首先在外部给它加上大小合适的直流电源,使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即处于放大状态,同时该直流电源又是三极管放大交流信号的能量来源。因此,三极管放大信号时,电路中是交直流并存—— 直流是开路先锋,是驮载交流信号的基石,而交流才是三极管要放大的对象。通过这样言简意赅,形象通俗的描述,学生很容易接受。由此我想: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面对抽象乏味的课程,必须考虑“如何讲”的问题,自己再明白,如果讲不明白,效果不会好。在这一点上,我的经验是:尽量通俗。

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

工作过程导向是应用性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符合或接近企业工作过程。《模拟电子电路》的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其内容分成若干模块,一个模块作为一个子项目,最后整合为一个大项目。过程性知识的学习在这里除了对学习场地的要求之外,重点要求必须结合每个教学子项目设置学习情境。首先尽量对真实的职业情境进行模仿,创设不经加工而能直接移植的最具典型意义的学习情境,设计与职业工作过程具有一致性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身临其境”的工作过程,学习是主动、过程性的行动。不过学习情境的创设要求做到:学习情境的设置要贴近实际,易于实现;项目具有典型的工作任务性,目标明确,且容易理解,符合经验(例如我们要学生完成的子项目有电压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稳压电源等,这些都是目标明确的典型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或干扰能进行纠正和排除,在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如放大电路中出现放大管无放大能力的问题,可采取改变偏置,提供工作条件,或检查三极管的好坏,或检查元件装配是否正确,或看是否满足频率要求等);在策略能力的发展上有施展的空间(如:整流滤波电路设计,一般要求制作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而对基础好的学生可要求根据电路选择参数,并制作∏型滤波,提高滤波效果)。

三、借助图形、图像,变抽象为具体

《模拟电子电路》课理论性强,若只干巴巴地讲原理,枯燥乏味,学生不易理解,如果借助画图,直观生动,形象具体,对讲解理论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例如:讲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时,可借助三极管内部结构图,标出三个电极,两个结,三个区,电荷从哪个区到哪个区,运动方向如何等等,一目了然,而且方便学生记忆。前面说的画流程图其实也是作图的一种。再如:讲三极管放大原理时,一定要画出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且要求学生熟记曲线,这是分析三极管的重要工具。在曲线上标出三极管的三个区,圈出能正常放大信号的部位,演示直流量(即静态工作点)大小如果不合适,信号会首先进入哪个区,从而发生哪种失真……这样声图并茂,效果一定不一般。另外,单管放大电路中交直流的合成,集成运放的传输特性,反馈放大电路反馈极性的判断,稳压电源的稳压过程等都可画出其相应的图形进行分析。总之,充分利用作图,也是讲好《模拟电子电路》课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四、利用实验、实践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模拟电子电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的许多结论是由实验得出,通过实物接触,可以加强对电路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静态工作点的估算,输入输出电阻的估算,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等都会遇到这方面的问题。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做《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主要用到交流信号源、稳压电源、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仪表,开始一定要讲清其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的不同用途,尤其示波器,用它可以观察到电路中的信号波形,必须熟练使用。如三极管放大电路实验,用示波器可以观察到交直流的存在,还可观察到不同工作点对放大电路输出波形的影响;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可以直观比较出反馈的有无对放大电路动态指标的影响;同相、反相比例电路,通过调试、测量可以验证输出、输入信号的大小比例关系——总之利用实验,不但可以获得明显的直观效果,还能使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成就感”,这对今后的学习无疑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上是笔者在《模拟电子电路》教学中的一些体会。电子专业知识内容较深、较广,学习难度较大,采用何种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还需要《模拟电子电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建新.《模拟电子电路》.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 瞳 健.对《模拟电路》课程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3] 陈幸.模拟电路课教学方法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上一篇: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论 下一篇:公共政策探究:择校问题冲击下的教育公平